• 電子雜誌
商業周刊 2025/2/27(精華版)第1946期 (電子雜誌)
各期珍藏 試閱
收藏試閱本 16
人收藏
適合平板

商業周刊 2025/2/27(精華版)第1946期 (電子雜誌)

  • 刊別:週刊
  • 出版地區:台灣
  • 語言:繁體中文
  • 出版社:商業周刊
  • 出版日期:2025/02/27
  • 定價:150
  • 優惠價:120
載入中...

電子書閱讀軟體

支援瀏覽器說明

APP下載:

  • 分享
 

封面故事

※此刊為精華版,僅收錄部分文章,非整本雜誌。且因版權授權與排版設計,收錄文章提供之內容僅能節錄部分文字與圖片,非整篇提供。

25萬「新電農」報到!他們靠賣情懷、賣體驗,創造300億元產值
回家種田當網紅

雲林嘉義直擊》
定價高5成,客戶還笑納的秘密

農會總幹事、台北務農小白、魚塭女孩變身KOL
一支手機種流量,最高發出10.4個月年終


近年,大家看網紅直播、拍影片記錄生活,早已不稀奇。但你是否注意到,網紅結合農業的這股最新趨勢呢?
中國的農村網紅代表李子柒,擁有兩千多萬粉絲,曾被外媒評為「全球最值得關注的二十人」之一。她因為合約問題而消失三年,直到去年底無預警復出,一支在森林裡採集原料、從無到有慢慢製作出漆器的新影片,五個小時總點閱率即破億,留言爆棚,「在都市裡過著高壓生活,看這個太療癒了」、「在這訊息爆炸的時代,更需要慢節奏的李子柒」。

》》農民想學電商、當網紅!
》》疫情、農二代成新電農催化劑
這股風潮也早已飄到台灣。例如,以都市人視角分享務農生活、靠著種西瓜影片圈粉無數的「西部農場」、莿桐鄉農會總幹事張鈺萱自己跳下來拍攝的「來莿桐找Sandy」、利用直播賣魚,創下超商團購海鮮肉品類出貨量第一名的「魚塭千金鮮魚舖」等,不僅觀看量突破千萬,更大幅帶動其農產品銷量。
「這三年,打電話來諮詢電商、網紅相關課程的農民人數,至少比過去增加一倍!」農業部國際事務司國際行銷科科長郭俊伶證實。她透露,包括電商相關法律、拍照與修圖技巧、直播與Line社群經營、廣告投放、商品包裝與定價策略等實務課程,都很受農民歡迎。
這股趨勢究竟從何而來?
其實,這類「農村網紅」大受歡迎的主因,多半是影片中那種在田野間辛勤耕作、自給自足的氣氛,切中了都市人心底的嚮往。但郭俊伶進一步分析,在台灣,農業之所以能結合網路購物和行銷,與三個時間點息息相關:
首先,是二○○○年,網路時代正式開始,當時農業部就已出現「新電農」(efarmer)一詞。
緊接著,二○一○年前後,台灣開始出現規模化的生鮮電商平台,例如台灣好農、愛上新鮮等,網購農產品開始迅速發展,也是第一波爆發期。
最關鍵的當屬二○二○年。因為疫情讓所有人都猝不及防,消費者無法出門,農民也被迫上網販售蔬菜箱與各式農產品。許多人這才發現:原來「上大型電商平台」未必是唯一解,只要能搞定金、物流,光靠你的私人臉書帳號、IG帳號或Line群組,就可以做生意了!這成為第二波爆發期,也帶動了撰寫圖文、直播、拍影音等一連串網路行銷策略。
事實上,背後還有另一個潛在原因:許多「農二代」紛紛在疫情後由都市返鄉。他們的務農經驗遠遠比不上爸媽,但經營電商和自媒體能力遠勝長輩,不僅形同劃分出一塊「長輩不會指手畫腳」的業務,更成為不少農二代得到認同感、成就感的來源,也形成新電農大爆發的催化劑。
說到這裡,你也許會好奇:到底什麼是新電農?
根據農業部的定義,它原本是指利用電商管道,在線上販賣農產品的農民。如今,它的範圍已經擴大到「不只是銷售」,舉凡懂得利用Line、臉書、IG等各種社群平台,來行銷推廣農產品者,也都算是新電農。
「新電農的人數,大約已經占總體農民的五成了!」郭俊伶觀察。
根據統計,目前的農林漁牧就業人口數約為五十.九萬人,換句話說,台灣至少已有超過二十五萬名新電農。那有多少農產品透過電商販售?多位專家學者預估,占比約在五%到八%之間,產值至少逾三百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五成新電農中,大約只有一成到兩成是加入生鮮電商平台,支付上架費,讓平台代為處理金流、物流與與廣告曝光。高達三成到四成,都是透過農民公開或私人的社群平台來銷售自家農產品,真正做到自產自銷。
這跟傳統的銷售模式有何不同?
北農總經理吳芳銘分析,兩者的流程、賣法和商模都大相徑庭。
 
 

編者的話

你的角色 由你定義
文╱劉佩修

    時序來到春天,在這季節轉換時,我們選擇一群新電農做為封面故事,有獨特意義。
    長久以來,人們對某個職業,有固定的想像,商人、工程師、律師、設計師……,每種身分的專長與發展路徑,似乎循著一定的規則走,從業者也難免遵循該產業的主導邏輯,決定選擇、或放棄什麼。
    但我們發現,世界上最古老的職業之一,農夫,看似最根深柢固的角色,正被重新定義。
    這題的起心動念,來自春節期間,幾位記者同時提到,他們準備年菜食材,並非從超市或電商平台購買,而是直接跟產地的農夫網路下單。
    縱使售價較貴,同事依然埋單,因為他們能透過鏡頭,看著遠端的蔬果、雞鴨,如何從小長大,對品質產生信任感。青農返鄉,一路跌跌撞撞的歷程,喜怒哀樂都與粉絲共享,粉絲也願意以行動支持。
    透過社群互動,他們進行更深更廣的溝通,不但能學習辨認食材、烹飪技巧,又能理解當地風土民情,甚至農業的現況與未來。
    這早已跳脫傳統的買賣關係,而是彼此支持,農民重塑他的職業價值,粉絲實踐他的消費理念。
    但重塑職業價值,並不容易。首先,你必須累積職能資本。
    主筆蔡茹涵與資深記者程倚華採訪這批新電農,發現他們早已不像父執輩,專注在生產端,而是具備多重職能,從品牌、行銷、包裝、物流、金流,每一關都是新的學習。
    他們不是單打獨鬥,而是結合志同道合者,將小農集結為大農。
    他們通常不做喊價叫賣,而是告訴你這些食材的前世今生,怎麼使用能讓美味發揮極致;而你的支持,又如何挹注在地產業,形成良性循環。
    他們讓產品不只有功能價值,還有情緒價值,甚至社會價值。
    我們看到的不僅是新農夫,而是一群敢重新定義職業的人。
    在這春暖花開的時節,或許你正思考個人或組織的規畫,這些敢把舊角色演出新劇本的故事,或許可給你一些啟發;讓我們都成為一個定義職業,而不是被職業定義的人。
 

雜誌目錄

 
 

內容簡介

《商業周刊》菁英的專屬閱讀

  《商業周刊》是台灣發行量最大的財經周刊,同時也是台灣最具影響力的雜誌之一。以「先進觀念,輕鬆掌握」為宗旨,讀者群包括:企業高階決策者、企業中階管理幹部、掌握機會的創業家、審慎觀察的投資者、分析經濟的思考者等。

  將以「放眼國際視野」、「整合專業分析」、「強化多樣內容」為目標,協助台灣企業界吸納先進的經濟資訊,讓《商業周刊》的讀者在變化日趨激烈的經濟競爭中,更能掌握先機!

  2003年ACNielsen亞洲菁英市場調查 商業周刊 榮登多項第一 . 商業周刊閱讀率高達23.7﹪. 高階經理人 商業周刊讀者以41.3﹪高居第一 . 參與商務建議決策 商業周刊讀者以25.0﹪高居第一

 

詳細資料

  • 條碼:E060016462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18.8MB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教練,我好想學□□!!!2025數位學習祭,有聲書/線上課程/電子書參展品66折起
 

購物說明

使用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 博客來數位內容服務條款』請詳見客服中心說明。

自備暢通的網際網路連線及符合博客來支援的行動裝置、電腦作為閱讀工具,支援版本如下:

瀏覽器閱讀:無需安裝,即可閱讀。支援Safari (14以上版本)、Chrome (103以上版本) 、Edge瀏覽器 (106以上版本)。

APP閱讀:支援IOS13及Android 7以上系統。

電子書、 電子雜誌因版本屬性因素,恕無法比照紙本書籍提供MP3、DVD實體光碟,亦無提供相關影音檔案下載,請先確認無此需求再行下單購買。

請注意:

博客來電子書服務所使用之軟體程式及其支援行動裝置之可用版本隨時會更新調整,請隨時留意且主動查詢調整之內容。並請定時更新您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版本,以確保本服務運作正常。若因個人裝置因素(如:其他應用程式衝突、裝置記憶體不足、行動裝置支援版本無法升級),無法使用博客來電子書閱讀服務或影響服務效能,需自行進行排除待符合博客來支援項目再行閱讀。

退換貨說明:

電子書購買前請務必先行試閱,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

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有聲書及影音.課程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