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集.集成功:2021學習日誌
教練寫給你的一封信
你想要改變嗎?
也許現在的你和之前的我一樣,不想要忍受現在的生活,很想要改變,但是一直無法下定決心採取行動,不敢和交往對象分手,不敢辭掉工作,於是又回到原來的老樣子。也或許曾經,你覺得自己太軟弱,需要堅強起來,補充一點正能量,走進書店,看到銷售書架上種種書名吸睛又勵志,翻一翻覺得不錯,下手買回家,但是又沒有把它看完。在日記裡寫了許多鼓勵自己的話,但是好像又無法做到跟自己的約定。你心中很想吶喊「成功這條路,我只想站著走完,但怎麼這麼難走啊」「我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去哪裡」「我可不可以直接輸在起跑點」。
其實,只要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成功一點都不難。
首先,先想想你做什麼事,會讓你覺得活著真好?開心到身體的每一個細胞都活了起來?
當你能夠找到喜歡的事情,好好地持續地做,成功就會隨之而來。找到後,請設定你的目標,讓你知道要走去哪裡。偉大的目標也很好,簡單可達成的目標也很棒。不過,目標必須要具體。清𥇦的目標就像一張高解析度的照片,讓你看到細節,同時它也像一個精簡的廣告詞一樣,讓未來的你及其它人容易記住。
另外,如果可以找到目標背後的意義會更好。例如,許多人在我的課程中說想買一間房子。但我發現,買房是為了給家人住的學員,通常眼神比較堅定。我想是因為對於這些學員來說,買的不只是一間房子,而是一個家,因此他的目標也包含了對家人的承諾及愛意。
如果你的目標剛好對許多人有助益,就會有更多人挺身而出,幫助你實現夢想。例如,我希望在台北市推動友善公車,很多朋友覺得我的想法很棒,也想要幫我成就這件事。
我發現人在三種情境下,會眼睛發亮,神采飛揚。一是談過去的成功經驗,一是談未來的理想,三是在當下採取行動。我們設計這本行事曆時納入了這三個提高能量的情境。「過去最讓你覺得驕傲的事蹟是什麼?」「如果你有足夠的能力或資源完成任何事,你最想做什麼?」「你要如何表達你的感謝?」每月一問共十二個大哉問,都是需要你靜下來想一想自己的答案,幫自己充電。
「我的願景」及「我的夢想清單」則提供了你寫下願景及目標的機會,幫助你看到成功的樣貌。暢銷書《秘密》裡提到:「你能擁有你想要的——只要你知道如何在思想裡形塑出它的雛型。只要學會透過自己來使用創造力,任何夢想都能成真」。而「我的願景」裡你創作出來的夢想圖就是一種影像彩排,可以幫助你預想未來發生的事情,加強你和夢想之間的連結,在夢想成真的那一刻,可以更從容地展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
除了年初的願景及夢想之外,我個人最喜歡「本週5成功」「本週5學習」「本週5讚美」「本週5感謝」。每週反覆練習能夠定期補充你的正向能量,我的客戶使用過後,都覺得這個小工具十分受用。我相信,你也能和他們一樣,從「本週5成功」找到內在的活力湧泉,感受到肯定自我的力量。
如果你想要加碼,我很鼓勵你在早上寫下:
1. 你的長期夢想
2. 你的短期目標
3. 你今天要做的事情
每天寫長期夢想及短期目標,可以提醒你不要忘記初衷。每天寫今天要做的事情,其實跟Scrum等專案管理概念很像,幫助你確保行動和目標是一致的。
我很尊敬的日本文具作者土橋正先生曾說過,看行事曆的時間應該要比寫行事曆的時間還要長。受他的啟發,我自己上班時會把行事曆攤開,放在書桌前,確認工作進度以及今天要做的事情。這麼做會幫助我更專注在該做的事情上。
如果你想要加碼,我也很鼓勵你在晚上寫下
:
1. 今天發生的事情
2. 你的感受及學習
3. 今天的感謝
用筆書寫是和自己的對話,日日書寫,時時回顧,我深信你的2021年一定會變得更好。
如果你需要教練的專業協助,或者對這本行事曆有任何建議或者心得,歡迎寫信給我們的專業團隊:info@actionlearning.com.tw
行動學習教練 鄭秀娟
2020年寫於台北盛夏
商品說明
這本行事曆很不一樣,首先它是一本字很多的行事曆,需要你回答很多問題。
但是許多人買了這本行事曆,回家認真寫,很多美夢都成真了。
每年的行事曆,到了三月或五六月還是有人來買。2020年行事曆完全賣光光,許多人在三月才知道這個行事曆,就已經買不到了。
這不是飢餓行銷,而是真實的情況。
成功集適合目標導向,有許多會議的人,好事集適合活在當下,會議不多的人。
鄭秀娟
一個天生的好奇寶寶,註定要同時具有多重身份:日本立教大學經營學部兼任講師、行動學習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她也是國際行動學習協會WIAL高級認證教練SALC。
因為做的是自己想做,做得來,做得好的事,每天都過得很開心。她發願在2023年之前啟發100萬人過著更好的生活。透過教書、出版、演講,以及感動有影響力的人一起啟發別人,目前已達到26萬人。下一步的計劃是在台北推動友善公車,也就是司機等乘客坐好或抓好扶手之後,再發車;以及在公車停好的狀態下,乘客再起身下車。公部門說無法規範私人公車公司行為,公車公司說單憑一家公司之力,無力回天,秀娟教練則希望透過讀者的集體善力,產生漣漪效應,一起完成友善公車這件好事。
E-mail:info@actionlearning.com.tw隨時向讀者敞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