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人 9月號/2020 第223期

科學人 9月號/2020 第223期

  • 雜誌名稱:科學人    新功能介紹
  • 刊別:月刊
  • 出版地區:台灣
  • 語言:繁體中文
  • 封面標題:科學談靈魂出竅
  • 出版日期:2020/09/01
  • 定價:280
  • 優惠價:95266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載入中...
  • 分享
 

封面故事

瀕死大腦之說

不分種族文化和宗教信仰,瀕死經驗有廣泛的共通性,研究這類
神秘體驗能告訴我們,大腦在極限情境下的運作方式。 

撰文/柯霍(Christof Koch)
翻譯/謝伯讓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場上,年輕的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被炸彈碎片擊中後受了重傷,他在寄給家人的信件中寫道:「死亡是件簡單的事。我已見識過並且真的明白死亡。對當時的我來說,死亡再容易不過。那或許會是我做過最容易的事。」 

數年之後,海明威把自己這段靈魂出竅然後又回歸人世的經歷,寫成了知名的短篇故事〈吉力馬札羅山的雪〉。這是一個人勇闖非洲進行狩獵之旅卻悲慘遇難的故事,主角在非洲草原遭荊棘刺傷後產生壞疽,他知道自己即將死去,而就在死前之際,他的痛苦消失了,接著有個名叫康派的荒野飛行員出現拯救了他,兩人坐上飛機,在穿越了「厚如瀑布」的暴風雨後終於看見光芒。「那道在日光下令人難以置信的白色光芒就是吉力馬札羅山的山頂,隨後他明白,那就是他的去處。」在這段描述中,出現了典型的瀕死經驗(near-death experience)特徵:黑暗、痛苦消失、光明浮現,以及隨後的平靜感受。 

無以名狀的經歷 
當人遭遇到攸關性命的特殊事件,例如心臟病發、窒息、受電擊或鈍傷(blunt trauma)時,可能就會觸發瀕死經驗。在醫院,心跳停止的病患大約每十人就有一人會出現瀕死經驗。有數千人從這類痛苦且不確定的情境中存活下來,他們都提到一種經歷,就是自我脫離了受損身體,然後進入一個不受一般時空疆界限制的領域,這些強烈且神秘的經驗,可以永久改變他們的人生觀。 瀕死經驗並非虛構,這些經驗具有某種共通性,例如痛苦消失、看見隧道末端有光芒及其他視覺現象,覺得自己和身體分離並飄浮其上、甚至是飛入太空(像是靈魂出竅)等。有時候還會出現扭曲的時間和空間感,或者見到在世或已故摯愛之人和天使等靈體,此外也可能出現普魯斯特式(Proustian)的回憶、甚至是回顧整個人生一切善惡所為的記憶(一生快速在眼前閃過)。對於這些經驗現象,科學家有一些可能的生理解釋,例如視野逐漸狹隘的隧道視覺(tunnel vision),可能是因為視網膜邊緣的血流量最先開始減少,導致周圍視野最先消失。 

瀕死經驗可能伴隨著正面或負面的感受。正面感受一直是大眾矚目的現象,那是一種全然神聖的存在感。外在的嚴重身體創傷以及內在與宇宙合一的平靜感覺,兩者有著天壤之別。不過,並非所有的瀕死經驗都是如此正面,有些會讓人害怕,這種負面瀕死經驗時常伴隨強烈的恐懼、苦惱、孤單和絕望。 關於瀕死經驗的媒體報導,可能讓大眾產生某種預期,認為瀕死經驗應該是某種特定的感受。事實上,相較於典型的正面瀕死經驗,負面瀕死經驗可能伴隨著羞愧、社會污名,以及對於典型正面瀕死經驗的屈從壓力,使得相關報導變得十分稀少。 

任何與死亡擦身而過的經歷都會提醒我們,生命其實非常不穩定且脆弱。而且原本負責壓抑死亡想法的層層心理防禦,也會被瀕死經驗給卸下。大多數的情況下,各種負面經驗會隨著時間而淡去,然後日常生活的一切會逐漸恢復原狀(但也可能導致創傷後壓力疾患)。不過,瀕死經驗通常伴隨異常強烈且清晰的記憶,有時甚至可長達數十年。 

2017年美國維吉尼亞大學的兩位研究人員決定檢視,在瀕死之際因為大腦功能改變而出現的認知增強現象,究竟是否只是憑空想像?他們讓122位曾有瀕死經驗的受試者填寫問卷,請他們比較瀕死經驗以及在同一時間前後發生的真實事件和想像事件的記憶,結果發現,瀕死經驗的記憶有較高的清晰度和細節。簡而言之,受試者覺得瀕死經驗「比真實還要真實」。 

大約是在20世紀最後25年間,由於當時一些醫生和心理學家的研究,社會大眾才開始注意瀕死經驗。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穆迪(Raymond Moody)在1975年的暢銷書《死後的世界》首次提出了「瀕死經驗」這個詞,還有上述兩位研究人員之一的葛雷森(Bruce M. Greyson)在2009年出版的《瀕死經驗調查》,這些研究人員觀察到瀕死經驗故事中的相似性,終於把這個一度被貶為虛構或瘋狂幻覺(類似臨終病床上出現幻覺)的現象,轉變成一門可進行實證研究的領域…
 

編者的話

最後的黑蝙蝠

撰文/李家維
「應台好,我的姑父趙欽,黑蝙蝠中隊長,97歲,病危了。今天我去看他,已3天不食不飲,意識仍清楚,但只剩口氣了。他極喜歡你的文筆,能否寫一小段,我唸給他聽?」不到10秒鐘,龍教授回簡訊了,說要親自來探望姑父。這可是個長旅程,她一早由屏東潮州赴高雄左營,再搭高鐵到台北,早上11點就抵達姑父家了。病榻旁,這位野火女子輕聲溫柔地說:「趙伯伯,我是龍應台。」姑父微轉頭,睜眼看著她,嘴角微笑。她輕撫這位老英雄的額頭和臉頰,拉著手,讚揚他的人生如奔騰的野馬,又祝願他可以如煙塵般,輕飄灑脫地離去。
那是15年前的春日,龍應台到我家來參加年度螢火蟲趴。當介紹姑父是黑蝙蝠飛官時,我見到她一臉的茫然,這是一段她陌生的歷史啊!兩年後,龍應台發表了〈一個國家記得誰?〉,她說:「這主題是我寫作以來最感慨的文章。」接著龍教授和清華大學思沙龍的同學們,舉辦了「黑蝙蝠在新竹——向勇敢的人致敬」座談會,在華人界掀起了黑蝙蝠和黑貓熱。她也邀得詩人向陽創作的讚詩:當年英氣逼人、出生入死的勇士,今天即使倖存,也已垂垂老矣。在他們全體帶著寂寞的歷史離去之前,讓我們挽著他們,謙卑地說一聲謝謝吧。15年的一段緣,龍應台挽著這位黑蝙蝠最後離世的飛官,輕輕說了聲謝謝。
約60年前,美國為了蒐集中國大陸的電子情報,提供當時最精良的飛機,委請台灣空軍的優秀飛行員赴大陸出生入死執行任務。黑蝙蝠中隊在暗夜低空進行電子偵測,黑貓中隊則在白天高空進行精密拍照,英勇犧牲者眾。姑父仙逝後,黑蝙蝠及黑貓中隊的遺眷子女們聚餐緬懷,席中吳興華拿出他父親吳載熙的飛行衣,請教父執其配件功能。吳載熙是殉職的黑貓隊員,新竹的載熙國小即是紀念他而命名。興華是遺腹子,54歲了,不解父親飛行衣腰間的黑管子用途。詢之網路,眾人皆稱可能是尿管。黑貓中隊的孑遺飛官魏誠即時解惑,這是加壓管啊!當年的U-2偵察機在七萬英尺高空極速飛行,空氣稀薄,若無加壓衣及吸純氧,飛官會在半分鐘即因腦缺氧而失去意識。魏誠說那是眼前由一片灰轉為全黑的生死一瞬間,似乎靈魂就出竅了。
瀕死經驗永遠是迷人話題,值此新冠疫情冤魂無數之際,讀了〈瀕死大腦之說〉該會為茶餘飯後增色。那有著幸福感的奇特經驗,可能並非靈異傳說。腦中植個電極,通電刺激就能反覆體驗了。
 

雜誌目錄

NO.223 2020年9月號
【關於封面】
輕盈飄浮、朝向光亮、愉悅幸福、無病無痛、無憂無懼、至終平靜⋯⋯,這些描述聽起來似乎是美好的感受,卻是典型的瀕死經驗特徵,以往被視為虛構或異想,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生理學和神經科學研究,為這類奇妙體驗提出科學解釋。


神經科學
30 瀕死大腦之說
文/柯霍(Christof Koch)
不分種族文化和宗教信仰,瀕死經驗有廣泛的共通性,研究這類神秘體驗能告訴我們,大腦在極限情境下的運作方式。

物理學
36 熱力學第二定律依舊燒滾滾
文╱陳義裕
它出爐將近200年,如今仍是眾人關注焦點!

物理學
38  量子蒸汽龐克
文/雲格赫朋(Nicole Yunger Halpern)
就像科幻小說裡的蒸汽龐克題材,融合了維多利亞風格與現代技術,物理學的一個新分支也正在更新19世紀的熱力學,以結合現代的量子系統。

演化
44  我們的手指來自鰭
文/朗恩(John A. Long)、克勞提爾(Richard Cloutier)
遠古魚類關鍵化石顯示,手指構造在脊椎動物離開水域到陸地生活前就已演化出來。

科技
52  自主戰爭,毀滅倒數
文/夏基(Noel Sharkey)
把殺人決策外包給機器可能導致多國大戰, 確保人類可管控軍事武器系統,對全球安全至關重要。

永續發展
58  剛果原住民的居住正義
文/路易斯(Jerome Lewis)
開發勢力與保育人士假借保育之名,趕走世居剛果盆地的原住民。人類學家居中協調,開發軟體標記重要森林資源,並為當地人發聲。

氣候變遷
68 碳稅的變數
文/梅卡費(Gilbert E. Metcalf)
課徵碳稅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最佳方法,科學家與經濟學家需合作 降低不確定因素,促使政策制定者訂定實用的稅率。

特別報導
76 新冠病毒秘密檔案
編輯/菲謝蒂(Mark Fischetti)
新冠病毒引發全球大流行,目前科學家已了解哪些相關知識?

特別報導
82 史上規模最大的心理學實驗
文/丹維斯(Lydia Denworth)
前所未有的疫病大流行肆虐至今,不僅侵害人們身體更侵蝕心靈,我們有什麼方法度過這次全球困境?





科學人觀點
6   蜂鳥眼中有超「人」的斑斕世界  文/曾志朗

總編輯的話
8   最後的黑蝙蝠  文/李家維

10  讀者論壇

12  科學人新聞
金星末日說|紅色洞窟裡的氣候史|找東西不只是視覺工作|過度鋪路致水患|細胞組建導電聚合物|一覽世界科技進展|蚊子的尖峰時刻|口服藥減蛇毒|安全鑑定海龜性別|人骨記錄海嘯災害

形上集
24  兩種物理教科書  文/高涌泉

教科書之外
26  互補──完美的和諧  文、圖/陳文盛

網上世代
27  連結知識的持續識別碼  文/莊庭瑞

談心說理
28  古希臘面具的簡單與不簡單  文/鄭谷苑

專家看新聞
90  拒戴口罩的領導者  文/格里克(Peter Glick)

科學佐以詩文
92  當拉斯穆森冰河崩裂,一位女性把「重力波」翻譯成黑腳語  文/利德(Jessica Reed)

健康與科學
94  自殺也成流行病 文╱華立斯(Claudia Wallis)

科學焦點
95  反科學的邏輯謬誤  文/歐瑞斯克斯(Naomi Oreskes)

反重力思考
96  拱手不握手  文/米爾斯基(Steve Mirsky)

生物手記
98  新渡戶歪白蟻的超高速大顎彈擊  文/關貫之、邱俊禕、李後鋒

科學人書摘
100  隱身沼澤的王者——泥炭苔  文/摘自《三千分之一的森林》

圖表會說話
104  颶風黑名單  文╱菲謝蒂(Mark Fischetti)

編輯部的抽屜
106  別人眼中的科學  文/老編
 

內容簡介

《科學人》雜誌-全球科普雜誌第一品牌

自2002年創刊以來共11年榮獲出版界最高榮譽雜誌出版金鼎獎!身為全球科普雜誌的第一品牌,《科學人》一直領先報導全球最先進的科學脈動與產業趨勢,除生命演化及天文奧秘的探索外,也包括成就未來經濟創新的各種工具:「NBIC,Nano-Bio-Info-Cogno(奈米科技、生物科技、資訊科技與神經科技)」,及其聚合衍生的「長壽醫學」、「未來能源」、「淨化科技」、「即時通訊」、「人工智慧」及「前進太空」等產業趨勢內容。除了原Scientific American文章精確編譯外,台灣延伸企劃採訪篇章更佔40%以上,藉由淺顯易懂的編輯呈現方式,帶給產業精英、知識家庭、高中及大專院校師生最具未來性的知識力。

《科學人》雜誌即將於2017年2月滿15週年!15年來,在「廣」的方面,《科學人》月月帶給台灣讀者科學新知、科學新聞、重要科學研究;而在「精」的方面,《科學人》推出15週年特別獻禮:「博學誌」系列文集,滿足您在單一領域更深入、更全方位的知識渴望。

「博學誌」系列文集

問,時間為何物?(2016/9/20全新出版) 台灣大學物理系教授 高涌泉 專文導讀

窺探大腦(2016/10/20修訂版)  中央研究院院士 曾志朗 專文導讀

發現天文之美(2016/11/20修訂版)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 孫維新 專文導讀

掌握數位生活(2016/12/20全新出版) 台灣大學資工系教授 林守德專文導讀 活靈活現動物行為(2017/1/20全新出版)金鼎獎科普作家 張東君 專文導讀

各期珍藏

上頁 下頁
 

詳細資料

  • 條碼:R030079897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其他】2024采實電子書全書系:春暖花開‧享閱讀,參展書單書85折起、任選3本79折
 

購物說明

退換貨說明

請注意!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

非屬上列品項之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