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管人183期通路預告資料
封面故事
防疫遠距工作模式變身長期優勢 線上協作科技重塑企業虛實場域
混合辦公就緒 贏在新常態
文◎余采霏
面對新冠肺炎(COVID-19)所帶來的挑戰,遠距工作/在家上班早已成為全球組織的一種工作常態,許多專家紛紛認為,這種新的工作模式已無法逆轉,在後疫情時代下將成為一種常規。事實上,在經過了一整年的大規模實驗後,愈來愈多的企業與員工都在重新定義「工作」的真正意涵,甚至進而發展出了「混合式辦公」的新樣貌。在Poly所發布的《混合工作模式:在工作實踐、空間和文化中創造下一個常態》調查報告中便提 到,未來工作的新常態是,員工將能享有更靈活的選擇性,而業務也能藉由積極的溝通 協作與有效率的團隊而得以蓬勃發展。這不僅涉及了IT基礎架構的因應與轉變,同時也帶進了虛實整合的工作空間概念,同時還有組織文化的變革與協同裝置的升級。對於企業來說,如何提供給一個可以讓員工放心展開業務,安全且高效的工作環境?如何在提升生產力的同時還能持續地激發創新與想像力?如何選擇正確的工具與技術來支援混合工作場景?這些將是下一階段企業亟需克服的要務。
專題報導
疫情引爆遠端員工資安需求 NGFW升級擴展搶攻SASE市場
全能雲防火牆 保遠距辦公
文◎洪羿漣
鑒於遠距工作模式興起、企業採用雲端服務的意願提升,過往以來IT基礎架構必備的次世代防火牆(NGFW)技術供應商亦開始跟進,除了延續過去提供設備、虛擬版本的建置,同時也增添防火牆即服務(FWaaS)模式,讓企業依據數位化轉型的進程選用最適合的防禦機制。FWaaS是基於雲端平台提供的防火牆服務,主要是因應企業端應用系統開始部分遷移到IaaS,新型態應用有可能基於PaaS平台開發,甚至直接改用Salesforce、Office 365等軟體即服務(SaaS),因此隨之提供必要的安全控管措施,涵蓋URL Filtering、進階威脅防護(ATP)、入侵防禦系統(IPS)、DNS Security等機制。
隨著遠距工作的安全議題備受關注,市場上異軍突起的安全存取服務邊緣(Secure Access Service Edge,SASE)框架,涵蓋範圍更廣,不僅納入FWaaS為組成元素,更添加網頁安全閘道器(Secure Web Gateway,SWG)、雲端存取安全代理(Cloud Access Security Broker,CASB)、零信任網路存取(Zero Trust Network Access,ZTNA)等,可說集資安技術之大成,並且以統一平台實踐可視化,讓IT/OT管理者可藉以配置分散式應用環境的安全措施,提高數位化防禦能力。
產業趨勢
郵件詐騙、勒索軟體、惡意程式、惡意網址數量暴增
疫情下遠距工作成常態 資安風險如影隨形
文◎周維忠
去(2020)年初新冠肺炎爆發後蔓延至全球,至今雖因疫苗推出,疫情稍見舒緩,但仍未完全平息。疫情期間為避免對社會的衝擊擴大,各國政府皆視疫情發展,實施各種防疫管控措施,從自主管理、居家檢疫、社交距離乃至封城鎖國等,不僅打亂民眾生活步調,也影響企業日常運作。
企業為降低群聚與通勤的感染風險,實施遠距工作或居家上班措施,以期在防範員工感染之下,維持最大限度地正常運作。由於遠距工作或居家上班對各種通訊、線上會議軟體與網路之依賴程度更高,資安風險隨之升高。
深度觀點
COVID-19疫情猝不及防 企業創新求變力保營運如常
IoT∕雲端匯流效應大 帶來機會也潛藏風險
文◎趨勢科技全球技術支援及研發中心
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IoT)目前已一躍成為全球在面對新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困境時的救星。由於IoT在許多生活方面都能減少人與人的接觸,所以在人們必須遠距上班並保持社交距離的情況下,IoT似乎成了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不過,企業機構之所以能順利大規模部署IoT,還要拜雲端運算之賜。
IoT與雲端運算的整合,例如各種支援IoT的雲端服務(統稱IoT雲端),正為產業的運作方式開闢一片新的疆土。也因此,IoT和雲端各自存在的資安風險,以及兩者匯流之後的效應,實在不容小覷。
技術論壇
移植Azure公有雲AKS容器服務 落地到HCI超融合叢集環境
WAC管理混合雲工作負載 輕鬆部署K8s叢集及容器
文◎王偉任
隨著新一代的HCI超融合雲端作業系統「Azure Stack HCI」發佈,微軟官方也不斷增強Azure Stack HCI基礎架構,並且支援更多運作環境的整合運用。事實上,原有的HCI超融合叢集環境,主要運作的工作負載是以VM虛擬主機為主,當企業需要運作容器時,管理人員可以在Linux或Windows虛擬主機當中部署Docker或其他容器引擎,達到運作和管理數個容器的目的,然而這樣的運作情境,通常僅適用於少量容器工作負載的情況,例如研發和測試環境。
因此,考量企業組織的正式營運環境,管理人員需要真正的容器管理調度平台,以便快速啟動Linux和Windows容器,同時能夠自動化管理容器的生命週期及自動延展,而Kubernetes則是目前所公認最佳的容器管理調度平台。
技術論壇
搞定K8s開發測試環境 Loft、DevSpace、Telepresence相助
善用三款容器輔助工具 加速雲原生軟體開發
文◎鄭淳尹
自從2015年Google推出Kubernetes容器管理平台後,圍繞在K8s(因Kubernetes由十個字母所組成,故常簡稱為K8s)的軟體生態圈——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CNCF,Linux基金會底下的非營利組織)逐漸成為目前雲端技術的業界標準,而CNCF的雲原生定義如下:「雲原生技術有利於各組織在公有雲、私有雲和混合雲等新型動態環境中,構建和運行可彈性擴展的應用系統。雲原生的代表技術包括容器、服務網格、微服務、不可變基礎架構和聲明式API。」
因此,容器技術已是這雲原生時代下必備的軟體技能,且在2015年Docker公司將容器執行環境規格和容器映像檔規格捐給Linux基金會下的Open Container Initiative(OCI)後,容器成為雲端環境的基礎設施即代碼(Infrastructure as Code)和不可變基礎架構(Immutable Infrastructure)的樂高積木,而載運這些容器貨櫃的輪船,就是Kubernetes,其具備以下優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