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台灣 第79期

生態台灣 第79期

  • 雜誌名稱:生態台灣    新功能介紹
  • 刊別:季刊
  • 出版地區:台灣
  • 語言:繁體中文
  • 出版社:愛智
  • 封面標題:臺灣東南區植群 生態價值與植物多樣性
  • 出版日期:2023/04/05
  • 定價:180
  • 優惠價:95171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載入中...
  • 分享
 

封面故事

【本期內容簡介】

臺灣東南區山區的櫟族物種多樣性,高居全臺第一,其中包含許多世界稀有和臺灣特有種,眾多珍貴裸子植物也並存在此。這片亞熱帶原始林是250萬年臺灣自然史天演的總成果。本期特別以「臺灣東南區植群 生態價值與植物多樣性」做為封面專題,有宏觀視野的報導,也有微觀的深切省思:包括摘錄學會調查團隊部分內容及重要發現,呼應三月舉辦的「臺灣東南區植群生態價值與植物多樣性BGCI / GCCO/IOS國際會勘暨研討會」,期盼公部門負起應有的保育作為,並引發更多人共同投入關注、珍惜此一極奇珍異的植群基因庫;省思大葉栲族群長程的遷移發展,如何形成此一區域獨特的「關鍵物種」,同時觀察其可對應的生態指標和意義。

林鐵不單是一條鐵道,而是250萬年地球天文、地文、生文、人文,在臺灣時空的生靈廊道,其間生機旺盛、變化萬千!〈林鐵行腳‧站之旅〉系列報導,本期繼續上行,將帶讀者一窺獨立山站至水社寮站這段林鐵風光。

隘勇線(警備線)的行山踏查,本期亦收錄兩篇,除了作者高俊宏帶領讀者繼續深入內山地帶新竹淺山地區加拉排山林探勘,還原當代時空場景;另有常駐六龜在吳憶萍、張心怡,在一次次的耆老訪談與田調中,挖掘出隱身山林的歷史印記。

《生態台灣》季刊,來自民間也始終保有理想性與反思性的環境生態刊物,宛如為台灣山林一般,用多元多樣的根系保有島嶼的無窮生機。根植此理念,本期多篇精彩好文,期待與您分享。
 

編者的話

【編輯室報告】
櫟林的提問與召喚
文│陳玉峯、簡義明

臺灣是地球的臺灣,臺灣是250萬年時空生界的臺灣,臺灣是世人及世代的臺灣,然而,人類歷史的運會、政經社會的變遷,左右了政策發展、土地利用、自然生態系的開發、物種的式微或滅絕,遠在20世紀中葉以降,伴隨工業革命以來最劇烈的全球資源開發、文明進展,老早已重創地球生態系,如今簡化為暖化等等環境議題,但是地球生界能否永續,事關全部人類的思想、價值系統暨行為,事實上我們已經太晚覺醒了!

經由台灣生態學會承辦林務局臺東林管處委託調查東南區植群之後,發現東南小小區域是臺灣殼斗科森林的核心區,地理環境、最後一次大冰期及多次小冰期的來回振盪,天演出臺灣櫟林的天堂,也是全球天演重要的環節,加上珍稀裸子植物如臺灣油杉、臺灣穗花杉、羅漢松屬等孑遺,以及諸多在地特產化的物種,共構臺灣現今低海拔山區絕無僅有、無可替代的自然遺產,更在東南區獨特的低山雲霧林環境中,演化出諸多櫟族龐大的板根形相,足以做為全球保育、研究、生態旅遊、永世發展的自然遺產,同時,正是在地原住民祖靈、原文化的發源地,凡此天文、地文、生文暨人文一體成形的櫟林生態系的存亡,關係臺灣及地球生界的未來。

2022年我們將調查研究部分成果,在IOS(International Oak Society)發表後,引起國際殼斗科學界及愛好者的重視,促成國家林業、林學主管單位之一的林務局暨林管處與台灣生態學會合作,於2023年3月底舉辦「臺灣東南區植群生態價值與植物多樣性BGCI / GCCO/IOS國際會勘暨研討會」,期能經由國際認證,藉助各面向專業討論,針對珍異東南區世界自然遺產級生態系,以及原住民主體文化暨世代永世利益,提出更好的發展建議。

本期之專題「臺灣東南區植群生態價值與植物多樣性」刊出的兩篇文章,即是學會調研的階段性成果之精要呈現與重要發現,期待國人共同關心此一極其珍異的植群基因庫。除此之外,在79期的內容中,我們持續看到作者們展現無處不生態之萬千顯影,所有的書寫,都帶我們走向人跟環境相互交織與融攝的風景心境,每篇文章的起手式與觀看之道雖然不盡相同,但落款時的頻率應該都是共振共鳴,殊途而同歸。在山與海、城與鄉、家園與他方之間,《生態台灣》乘載也連結了所有朝向共善的努力,我們希望在這個價值混亂、信念破碎、思維扁平的現世中,這本刊物的存在,即是說明了這個世界依舊保有思辨、想像與行動的能力。
 

雜誌目錄

【封面專題:臺灣東南區植群 生態價值與植物多樣性】
達仁櫟林生態要義與保育價值
文│陳玉峯、楊國禎、潘富哲、董藹光

典雅的樂音──初論「近危」物種大葉栲
文│陳玉峯

【島嶼故事】   
臺灣大學生命科學館世界爺樹木橫斷面圓盤來臺始末(下) 
文│謝長富

內山地帶新竹淺山地區的殖民地景(二):加拉排山林記憶-後篇 
文│高俊宏

【生態教室】   
林鐵行腳系列˙站之旅(二) 
文│陳玉峰

我們是如何來到海灘的
文│黃瀚嶢

略述我所認識的黃瀚嶢與《沒口之河》一書
文│小令

光和陰   
文│姚若潔

霧中生衍:記金門野生動物繁殖季
文│張庭怡

【環境與生界議題:紀實與反思】   
氣候抗爭的方向:從潑番茄湯行動藝術說起  
文│Nakao Eki Pacidal

全世界有那個國家的地質公園與掩埋場相鄰?
文│黃煥彰

【百工百業人物誌】   
讓世界聚焦臺灣──舒夢蘭的影像藝想世界
採訪│吳宜珊

【地方知識】   
氣候變遷下村的餐桌
文│鄭婉阡

隘勇警備線──隠身臺灣山林之中的歷史印記
文│吳憶萍、張心怡

【自然小徑:環境教育與生活美學】   
縱情山林 
文│陳清圳

建蓁環境文學獎,8位獲獎人年輕清新   
文│古碧玲

想像的萌生與實踐──土地想像測量論壇側記 
文│吳克威、蔡郁柔

內頁簡介

上頁下頁
  • P.1

  • P.2

  • P.3

  • P.4

  • P.5

  • P.6

  • P.7

  • P.8

  • P.9

  • P.10

 

詳細資料

  • 條碼:977199149000279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雙12黃金週 黃金/珠寶下殺7折起 滿額最高回饋10%(詳見活動說明)
 

購物說明

退換貨說明

請注意!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

非屬上列品項之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