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六月夏日午後,我們來到台北市民生社區的「瑞智互助家庭」採訪,沒有明顯招牌的民宅,平時聚集一群失智者和家屬,雖然不是他們的住家,卻是開了通往世界的一扇窗。夥伴們一起規劃導覽活動,樂於分享,接待外客。儘管導覽很難流利自如,但他們願意走出家門,努力接觸人群,也找到自己舞台,這裡的照顧並非是取代他們的生活能力,就像工作人員分享說:「看見可能,而非失能。」
失智照顧,對於許多家庭都是棘手問題,但還有很多可能的服務型態,也考驗未來的照顧設計。長照 2.0 政策,除了面對失能照顧,快速增加的失智照護需求,也是重要課題,然而,失能和失智的照顧模式並不相同,為服務失智者與家屬需求,政府在全台各地布建失智據點與失智共照中心,形成失智照顧的社區網絡。
本期雜誌關注失智據點的議題,採訪團隊穿梭南北,探討失智據點的服務模式,找出經營挑戰與機會,找到各地不同經營特色的據點。失智據點目前是計畫性方案,如何穩定發展?如何回應需求?如何發揮效益?如何展現多元活力,連結到社區資源?如何銜接長照服務體系與資源?這些都是值得探討與觀察的重點。
日本年輕型失智症患者佐藤雅彥,曾出書《失智症的我想告訴你們的事》。51 歲罹患失智症,他選擇自立生活,在原本社區過日子,也籌組失智者的倡議組織,呼籲社會重視他們的想法與權益,扭轉「失智者什麼都不知道、什麼都做不了」的偏見。社會不該奪去失智者相信自身而得以活下去的力量,反而應該共同建構一個失智友善的社會。他說:「即使得到了失智症,也不要放棄人生!自己要怎麼活下去,是由自己決定的,而生命的價值也是自己可以創造的。」
與失智共生,共同建構失智友善社會,照顧體系如何支持失智者和家庭需求,我們要學的還很多,要走的路還很長。
除了失智議題,本期的產品專題鎖定住宿機構的科技應用主題,訪問 3 家機構的應用方案,探討如何選擇科技產品,提升照顧服務的品質。鏡頭拉到海外,我們也有特派員賴莉欣前往越南,探索當地長照與老年照護的新興市場,帶回了第一手觀察與訪問,也希望拓展台灣未來照顧產業的發展市場。照顧產業正在快速整合發展,掌握市場訊息與趨勢,才能跟上發展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