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讓AI成為「AI」
「二○二二年,迎來一個大驚喜,AI覺醒了!」
雖然早在三十餘年前,從郵遞區號、銀行支票讀取,甚至是近期的YouTube、臉書和IG等都有AI運作痕跡,「但這次不一樣,它會和我們對話,」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在Netflix的新紀錄片《明日有解?比爾蓋茲的未來對策》中,睜大眼睛用誇張的語氣說。
快速學習、不斷發展的AI,對人類猶如陌生的智慧體,時隔不到兩年,比爾蓋茲點名會因A I出現變革的教育,也快速跟上這股浪潮。(見52頁)
隨著人工智慧快速進展,未來需要什麼人才?還在學的學生要具備什麼素養才不會遭淘汰?今年《天下》教育特刊為尋求解答,資深記者蕭歆諺飛越太平洋,抵達在AI發展歷程佔有關鍵地位的美國史丹佛大學,感受站在歷史中心點的悸動。(見86頁)
「史丹佛師生都很勇於嘗試A I,」蕭歆諺說,走在路上便能聽到學生討論,創業題目也多和A I有關,鄰近矽谷企業樂於前往分享前沿知識,就如史丹佛校訓「讓自由之風永遠吹拂」,AI為每個人插上可隨風飛翔的翅膀。
台灣教育也在努力追趕,尤其是高教體系。雖然仍有老師遲疑,但先行者已跨出腳步,癌藥所傳授如何使用AI開發新藥、工業設計系學習融入設計流程,連中文系、法律系和新聞傳播系都運用在教學和課程中。(見110頁)
從美國到台灣教育都積極擁抱未知世界,即是看到未來所需的人才,從強調既深且廣的T型、跨域的π型人才,到如今更加上不可或缺的素養:創新創意、同理心、思考判斷和提問表達,每一個都是AI所缺乏,也是人之所以勝過人工智慧的基本價值。
雖然使用人工智慧尚有待克服之處,諸如偏見、倫理等爭議,以及當任何事都能由AI代勞,人存在的意義等哲學性思考;但與其懼怕,或許更該勇於嘗試,讓AI成為Assistant Instrument(協助工具),並在過程中不斷調整修正,才是教育最根本的目的。
川普回來了,準備交保護費?
美國大選結果出爐,川普回鍋再度當選總統,會為世界帶來什麼改變?尤其川普在選舉期間點名要台灣付保護費、又要晶片製造商掏出更多錢在美蓋廠,對台灣勢必造成衝擊,資深主編史書華和研究資深主編辜樹仁帶來第一手解析報導。(見20、2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