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塞納河的祕密
巴黎的歷史(甚至法國的歷史),都與穿過市中心的塞納河密不可分。塞納河除了堤岸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還暗藏許多故事和寶藏,有新石器時代的獨木舟,還有埋在地底的神秘支流。
巴黎為了即將在2024夏季揭幕的奧運會,卯足了勁要讓世人眼睛一亮。開幕式打破傳統,不在體育場舉行,反而搬到塞納河上。各國代表隊會乘船進場,預計沿岸的觀眾將有30萬人。
塞納河(Seine)與法文字「scène」(舞臺)同音,對聚光燈自然不陌生。它是藝術家和詩人的靈感源泉,也是連結巴黎與海洋的商業動脈。法國兩大知名藝人馬修.謝迪(Matthieu Chedid)和凡妮莎.帕拉迪斯(Vanessa Paradis)合唱的2011年暢銷金曲〈塞納河〉(“La Seine”)中這麼形容:「她豔光四射,自信十足……我明白我已深深著迷。」充滿神話與回憶的塞納河,是這座城市的命脈;河的兩岸則是這個城市崛起的出發點。沿著這條拿破崙所稱的「主街」,可見到巴黎許多知名地標昂然矗立,富麗堂皇。塞納河對這個城市的存在極為重要,甚至決定了建築物地址的號碼——與河垂直的街從最接近塞納河的地方開始編號;與河平行的街則順流把號碼往上加。
「從塞納河最能看出巴黎繼承了多元化的傳統。」負責運動、奧運會、帕運會及塞納河事務的副市長皮耶.哈巴東(Pierre Rabadan)表示。「巴黎人在歷史上、感情上,都和這條河分不開。」
奧運會的觀眾想必會陶醉於河上的美景,但這條河更令人讚歎的成就,肉眼或許看不見。塞納河原本因汙染嚴重,百年來禁止游泳,但巴黎市政府耗資約15億美元,展開規模與難度都相當高的河川整治計畫,淨化塞納河的水質。「奧運會讓我們加快了腳步。」哈巴東說。「沒有奧運會,這個計畫可能還得再花十年……我們有責任在2024年前做出成果,這得靠巴黎和上游幾個城鎮彼此協調。我們的目標是讓奧運會留下長遠的影響,讓民眾可以重回塞納河游泳。」
2024年夏季,全世界一流的游泳健將會在塞納河中競逐三大項目:馬拉松游泳、鐵人三項及帕運鐵人三項。
第二章
王室與聖徒
法國成為共和國之前,歷代君主藉由宮殿、堡壘、教堂,和許多不為人知的遺物,在巴黎留下他們的印記。在這些隱秘遺跡訴說的故事中,主角是巴黎的虔誠聖徒,和立國的歷任國王與王后。
巴黎是神話和傳說的泉源,這裡的都市地貌處處是故事。首先講到傳教士聖丹尼(St. Denis),他積極勸人改信基督教,後來成為巴黎第一位主教,在公元250年左右被羅馬祭司處決。據說丹尼在被斬首後,捧著自己的頭顱走了好幾里路,邊走邊講道,直到不支倒地——他倒下的地方就是今日的巴黎市郊的聖丹尼市。故事中他被斬首的山丘則稱為蒙馬特(Montmartre),意思是「殉教者之山」。他的墓成為眾人尊崇的朝聖地,於西元775年由查理曼大帝奉為修道院。到了12世紀,再由該院院長蘇傑(Suger)改造為壯觀的巴西利卡(basilica)式聖殿——當時無人見過這種長方形的教堂。日光透過大片彩繪玻璃窗流瀉一室,讓整座聖丹尼大教堂浴在燦爛的光影中。之後的聖母院及沙特爾大教堂(Chartres Cathedral)
等知名教堂,都仿效了這種建築形式。法國歷任多位君主都選擇葬在聖丹尼大教堂,讓此地成為王室陵墓。
這座大教堂是法國首座哥德式建築。在裡面走一圈,也等於認識法國史上多位王室名人。7世紀法蘭克王國的國王達戈貝爾特(Dagobert)是第一個葬在這裡的法國君主,到了13世紀,後人又建造一座巨大的墓碑向他致敬。聖丹尼大教堂內共有70座墓碑和臥像,紀念從墨洛溫王朝、加洛林(Carolingian)王朝、卡佩(Capetian)王朝、瓦盧瓦(Valois)王朝到波旁(Bourbon)王朝的國王。(講個有趣的史實:1550年代亨利二世的王后凱瑟琳.德.梅迪西〔Catherine de Médicis〕,曾吩咐為她雕刻墓碑的藝術家仿照義大利畫家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的《維納斯的誕生》,把她雕成維納斯的樣子)。甚至有個水晶容器裝著路易十七的心臟,也就是路易十六和瑪麗.安托內特(Mary Antoinette)的次子。
儘管王室陵墓在法國大革命期間(1789-1799)遭到大肆破壞,遺骨被扔進亂葬坑,所幸陵墓的雕像保存了下來,在透過彩繪玻璃窗照進的日光下散發動人的光澤。聖丹尼大教堂之所以是蘇傑院長心目中的「光之殿堂」,關鍵就在大片的彩繪玻璃窗,它不僅是非凡的藝術成就,造價甚至高於建造教堂的石材。為了保存原作,大教堂已經移除原本的彩繪玻璃窗,但有兩片1140年至1144年間製成的彩繪玻璃,現存於克魯尼博物館。
第三章
地下世界
巴黎的街道下方,有個地下世界存在於黑暗中。這一層層的迷宮中有地鐵隧道、下水道,最底下還有廢棄採石場的龐大網絡,包含巴黎地下墓穴著名的藏骨室。這個地下世界始終令世人驚歎不已,開啟無盡的想像空間。
巴黎地平面可見的傳奇歷史建築、壯麗的教堂和代表性景點,建材都是中世紀起從地下採石場挖出的石灰岩。這些採石場在地底形成錯綜複雜的龐大網絡,產出的石灰岩非常珍貴,甚至成為出口生意,經塞納河運送出國。整個網絡的地底隧道向外蔓延約320公里,嚴禁外人進入。儘管採石場歷經歲月洗禮而廢棄,但所謂的地下城市迷(或說城市探險家),還是忍不住誘惑,從人行道上的人孔蓋和祕密暗門擅自闖入地下,往往引得巴黎的專屬巡警隊(暱稱為「地下警察」〔cataflics〕)對他們窮追不捨。這群人在地下的種種事蹟成了傳奇:在歷史悠久的採石場牆上畫塗鴉,開夜間迪斯可舞會、非法藝術展、祕密電影院。連法國億萬富翁澤維爾.尼爾(Xavier Niel)也戴起頭燈,扮成地下城市迷。幾世紀以來,走私販、釀酒商、菇農、二戰反納粹組織成員都占用過地底隧道;如今這些喜歡追求刺激的人也步上他們的後塵。
「地下城市迷」(cataphiles)一詞來自地下墓穴(catacombs)——因為廢棄後的採石場有部分區域成了世界最大的藏骨室之一。它位於巴黎南邊第14區,深入地下近兩公里處,放置了約600萬名巴黎人的骸骨。這裡是唯一可以合法探索地下隧道的地方,自然成了熱門觀光景點,2022年吸引了將近60萬名遊客。
巴黎地下墓穴的起源要說回1774年一場驚人的意外:丹費荷—霍許侯廣場(Place Denfert-Rochereau)現址附近某條街的地面突然塌陷造成天坑,吞噬了整條街的樓房。當時巴黎的地下採石場網絡就像滿是洞洞的乳酪,其實並不穩固,隨時可能出事,也有倒塌的風險。為避免更嚴重的災難,法王路易十六於1777年任命建築師沙勒—阿克塞爾.吉尤蒙(Charles-Axel Guillaumot)為採石場總督導,繪製詳盡的採石場地圖,讓地道成為安全的環境。他率領工程團隊補強支柱、設置刻有地面上街名的標示。這些刻在石壁上的街名與數字,為這個被遺忘的地下王國畫出了地圖。
第四章
學者與創新
有個煉金術士用點金石發現長生不老的秘密。與聖杯有關的神祕「玫瑰線」穿過巴黎,把聖敘爾皮斯教堂的中殿一分為二。是不是很耳熟?暢銷書和好萊塢大片講的故事不僅是天馬行空的幻想,也是依據史實。
中世紀的巴黎是人文薈萃之地。卡佩王朝的歷任國王使它成為法國王室權力中心;商人把這裡漸漸發展成商業樞紐;剛落成的聖母院象徵巴黎是宗教之都。但巴黎最重要的發展或可說是13世紀成立的巴黎大學,也是歐洲最古老的大學之一。這重大的歷史事件,讓巴黎一躍成為學術重鎮,也是當時傑出學者與思想家大顯身手之地。
聖母院是這段演變進程中的核心。法國最早的高等教育機構就是12世紀在聖母院周圍成立的神學院。「聖維克多修道院(Abbaye Saint-Victor)位於聖吉納維夫山(Montagne Sainte-Geneviève)山腳,是第一個學術中心。」 法國國家圖書館的中世紀手稿部門負責人夏洛特.德諾爾(Charlotte Denoël)說。「這所學校是因為偉大的導師——聖維克多的雨果(Hugues de Saint-Victor)而聞名。他創作了一本巨著,彙整自古以來所有的人類知識,書名是《教學論》(Didascalicon)。」這本書有部分文稿現存於國家圖書館,從書的狀況就看得出當年眾人辛勤研讀的程度,羊皮紙已經磨到非常薄,還有許多學生寫的註釋。
(本章第一小標之前的文字在各章中最短。但若要繼續往下譯,就會出現小標沒多久又得截斷的情形。考慮時間因素,還是在此打住。)
第五章
大快朵頤
巴黎是全世界一流美食之都,不僅吸引頂尖的廚師到此一展長才,也讓熱衷品嘗這些廚藝結晶的饕客前來朝聖。巴黎還有許多藏身各個角落的美味,從都會葡萄酒莊到屋頂農場,在在向世人展現這個城市不僅以美食享譽天下,更有數百年傳統和不斷創新廚藝的精神。
一聽到「巴黎」兩字,腦海中浮現的畫面可能會是:濃濃奶油香的可頌;擺滿臭乳酪的市場小攤;不惜排隊幾小時也要買到的超精美甜點;從Instagram崛起、粉絲超過1000萬人的法國甜點主廚塞德利克.葛雷(Cédric Grolet)——他最招牌的就是唯妙唯肖的擬真水果甜點,讓大家對法文「Faire du lèche-vitrine」這個詞(字義為「舔窗戶」,引申為「櫥窗購物」)超有感。
巴黎對美食的熱愛早已融入這個城市的自我認同。這裡的社交儀式源自烹飪史;餐廳文化則是用儀式表現的藝術形式,隨著時間不斷精進。就連巴黎的街名都反映了與美食相關的傳統。好比市區內人口與美食都很密集的行人徒步區「卡代街」(Rue Cadet),是以18世紀的園藝工卡代兄弟命名,他們當年在這條街上開闢了知名的蔬果農場。「格拉謝荷街」(Rue de la Glacière,冰櫃之意)令人想起過去的居民從冰封的比耶夫河切割出冰磚放在井中貯存,以備夏季冷藏之用。「布朗吉街」(Rue des Boulangers,烘焙師之意)可能是向中世紀的烘焙師致意。「帕荷蒙提耶¬大道」(Avenue Parmentier,延伸為馬鈴薯製或含馬鈴薯之意)則是表彰農藝學家帕荷蒙提耶(Antoine-Augustin Parmentier)的貢獻——當時法國民眾對馬鈴薯很有成見,頗為排斥,但他¬極力推廣食用馬鈴薯的益處。
法國的高超廚藝早在中世紀就有紀錄。「現在我們可以透過美食的不同層面和角度,用別出心裁的方式遊覽巴黎。」名美食評論家兼廣播主持人法蘭索瓦—黑吉斯.古德利(François-Régis Gaudry)說。他也是《來吃巴黎!世界最知名美食之都指南》(Let’s Eat Paris! The Essential Guide to the World’s Most Famous Food City,2023)一書的作者。這本書完整而詳盡,好似色香味俱全的巴黎烹飪史之旅,特別是他的美食同業也在書中露面。值得一提的是,書中具代表性的景點,有很多是遊客不太會注意的,對喜歡冒險嘗新的人來說,可能是隱藏版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