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 2025/5/15 第1957期

商業周刊 2025/5/15 第1957期

  • 雜誌名稱:商業周刊    新功能介紹
  • 刊別:週刊
  • 出版地區:台灣
  • 語言:繁體中文
  • 出版社:商業周刊
  • 封面標題:金融新四皇 吳東亮
  • 出版日期:2025/05/15
  • 定價:120
  • 優惠價:95114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載入中...
  • 分享
 

封面故事

「我不是冒險家,我精算風險!」
最沒資源的他,如何翻身成國泰、富邦、中信勁敵
金融新四皇
吳東亮
 
「我拿生命救新光金」
從借錢成立台新、13度購併,到新新併,發10年最高股利
專訪最會購併銀行家》談父親、大哥吳東進、彰銀16年南柯一夢



沒有資源,你要如何做大事?

「你要懂得精算風險,然後信守承諾!」台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在接受商周專訪時,這樣回答我們。

今年三月底,金管會正式核准台新金控與新光金控的合併案,「台新新光金控」於焉誕生。台新金從一家獲利排名倒數的金控,躍升為全台資產第四大,台灣金融版圖正式改寫,吳東亮也成為「金融新四皇」。

台灣金融前三大家族為國泰蔡家、富邦蔡家、中信辜家。新光吳家雖然也是重要金融家族,過去新光金卻不是吳東亮主導,而是他的大哥吳東進。

他與前述家族領袖最大差異是,他的起點最低,資源最少,想要逆境突圍,必須極度大膽,又極度精算。通常一個人很難同時有這兩種性格。

一位金控總經理形容吳東亮是:「把算盤掛在胸前的人。」

這個把算盤掛在胸前精打細算的人,如何一路以小搏大,成為國泰蔡宏圖、富邦蔡明忠、中信辜仲諒的勁敵?

找味王、東元資助,離開家族創業
13次購併成功10次,壯大台新金

一九八六年,吳火獅猝逝,由於事發突然,沒有做好傳承,遺產多數由長子吳東進繼承,其他三個兒子版圖極小。

九○年代初期,新光集團旗下眾多企業,包括新光人壽、新光銀行、新光醫院、新光建設開發、大台北瓦斯等,董事長全部都是吳東進。

他的三個弟弟,吳東賢任新光產險董事長,老三吳東亮是新纖總經理,老四吳東昇為台証證總經理,版圖與哥哥天差地遠。

但這命運的安排, 困不住吳東亮。一九九二年,他找了味王、東元、九如實業等老牌企業資助,創立台新銀行,等於離開家族創業。

其後,他展開一連串購併,一九九八年收購台南一信、二○○二年合併大安銀行,在銀行購併仍屬罕見的年代,短短十年間把台新銀行市值推升至逾七百億。

至今他總共購併十三次,十次成功,勝多敗少。我們問吳東亮,你是最「敢」購併的銀行家嗎?他說不是,應該稱最「會」,「因為我不是亂併,我都會精算風險。」

購併彰銀失利成最慘痛教訓
他不惜槓上政府,為30萬股東上法院

這段過程,雖讓他站上高峰,也讓他摔入谷底。例如○六年雙卡風暴,讓台新金慘賠近兩百億元,這是他遭逢第一場浩劫;金融海嘯來襲,迫使他賣掉旗下台証證券主要業務,變現應急,使台新金痛失證券業務的動能。

而最沉重的一擊,是○五年台新金砸下三百六十五億元取得彰銀逾兩成股權,並取得經營權,最後卻換來一場南柯一夢。當年,為了籌資保德信彰銀股權,台新金選擇發行特別股。在那個金融業尚未普遍採用特別股的年代,這是一項很大膽的操作。

然而,特別股具有債券的性質,需要支付固定股息給投資人,拿它來支應購併案,在當時金融圈內被視為豪賭。

但吳東亮不是沒有精算過風險。他的算盤是:彰銀擁有龐大的海內外據點,如果能合併,屆時台新金的獲利將倍增,就有能力減緩負債的壓力。

這筆交易原本被視為台新金擴張版圖的關鍵一役,卻在政黨輪替後翻盤,政府不認帳,拒絕和台新金合併,一四年還發動經營權爭奪戰,把彰銀搶回去,從○五年到一四年,吳東亮九年心血,就這樣付之東流。

傷害還不僅於此。台新金持有彰銀股權,宛如「吞不下去、吐不出來」的一根魚刺,讓吳東亮錯失了布局壽險、壯大的黃金期。

他坦言,當年全球人壽、紐約人壽出售時,他曾想出手,但因台新金背負彰銀股權,資本結構吃緊,只能眼睜睜錯失。

甚至,台新金想布局海外,也因為資本適足率不足而走不出去,迄今台新銀行在海外僅四個據點,和它規模相當的玉山銀行,在海外據點超過三十個。

金融機構有大者恆大的特性,當他被困在財務泥淖裡,對手已遠遠超前。

完整封面故事報導,請至書城選購本期《商業周刊》
 

內容簡介

《商業周刊》菁英的專屬閱讀

  《商業周刊》是台灣發行量最大的財經周刊,同時也是台灣最具影響力的雜誌之一。以「先進觀念,輕鬆掌握」為宗旨,讀者群包括:企業高階決策者、企業中階管理幹部、掌握機會的創業家、審慎觀察的投資者、分析經濟的思考者等。

  將以「放眼國際視野」、「整合專業分析」、「強化多樣內容」為目標,協助台灣企業界吸納先進的經濟資訊,讓《商業周刊》的讀者在變化日趨激烈的經濟競爭中,更能掌握先機!

  2003年ACNielsen亞洲菁英市場調查 商業周刊 榮登多項第一 . 商業周刊閱讀率高達23.7﹪. 高階經理人 商業周刊讀者以41.3﹪高居第一 . 參與商務建議決策 商業周刊讀者以25.0﹪高居第一

內頁簡介

上頁下頁
  • P.1

  • P.2

  • P.3

  • P.4

  • P.5

各期珍藏

上頁 下頁
 

詳細資料

  • 條碼:471770228490920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商業理財-商業】2025求職展:勇闖職涯新世界!具備硬實力x軟實力,提升職場競爭力
 

購物說明

退換貨說明

請注意!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

非屬上列品項之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