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 2025/5/22 第1958期

商業周刊 2025/5/22 第1958期

  • 雜誌名稱:商業周刊    新功能介紹
  • 刊別:週刊
  • 出版地區:台灣
  • 語言:繁體中文
  • 出版社:商業周刊
  • 封面標題:4.5兆機器人商機
  • 出版日期:2025/05/22
  • 定價:120
  • 優惠價:95114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載入中...
  • 分享
 

封面故事

台北電腦展直擊>鴻海、和碩、廣達、微星都搶推機器人

亂世不變的剛需!
4.5兆機器人
商機

AI×機器人,讓各行各業需求真正爆發!

>台積電:「人形機器人需更多半導體」
>晶片全新商機起飛
>特斯拉竟是人形機器人最大黑馬?
25檔概念股、5大商機出列


當關稅戰、貨幣戰、晶片戰,變成一隻隻的黑天鵝,不斷搗亂今年全球各產業前景,究竟還有什麼產品,是當前的經濟亂世下,仍持續不墜的剛需?答案,就是實體AI的代表——機器人。

它的熱與蓬勃, 完全體現在邁入第四十年、正熱鬧舉行的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今年,走進這個大展,你會發現一個趨勢:AI已從遠在天邊的大型語言模型,變成在真實世界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體AI」,繼去年AI筆電一字排開後,機器人,則是今年眾大廠爭相曝光、乃至大國爭霸的實體AI產品。
不管是鴻海、和碩、廣達、台達電、佳世達等電子十哥,還是傳統的機器人概念股所羅門,又或者原本聚焦電競筆電的微星、工業電腦的研華、IC設計的鈺創,今年你都會在他們的展位,發現機器人蹤影。而且,這些機器人「長相」琳琅滿目,除了有手臂型、移動型、協作型,甚至有「狗型」與當紅的人形。

全球機器人產值五年後將翻倍!
達明、和椿、所羅門等概念股旺

百花爭鳴的背後,是龐大的商業潛力。
研調機構Market&Market預估,全球機器人市場的產值,將從今年七百一十八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二兆二千億元),至二○三○年翻倍增至一千五百零八億元(約合新台幣四兆五千億元),相當於筆記型電腦一年的產值。
而在五大機器人產業之中,又以服務型機器人的產值最大,根據研調機構GrandView Research預估將達到逾一千億美元,不過,就年複合成長率,則以協作型機器人最高,逾三五%,其次則為話題不斷的人形機器人,約二九%。
台灣機器人概念股,今年業績也顯著成長,像達明、和椿、所羅門今年第一季營收,年成長率都超過五○%。
這次的台北電腦展上,輝達創辦人黃仁勳特別點名,AI將讓機器人在未來幾年有大進展,並表示結合AI的通用機器人,將是下一個「兆級美元」的產業。
究竟是什麼推升了未來的龐大需求?背後與三股趨勢有關。
第一,就是在缺工、AI技術普及的兩大引擎驅動下,機器人正從製造業「出走」、向更多產業普及,也就是各行各業,都正在被「機器人化」。
研華共同總經理張家豪告訴我們一個故事。四個月前,他到日本一個農業鎮,拜訪一家當地的穀物商,「我到了現場,發現它居然用機器人檢測稻米!一包二十公斤的米,八秒鐘就能靠AI挑出瑕疵米,以前,那是靠人用放大鏡看。」
這個例子說明了,AI讓機器人更聰明、應用更多元後,不僅製造業,包括服務業、零售業、醫療業、甚至是農業,都在導入結合AI功能的機器人,「讓這項產品打開了多元的場景,不再局限在製造業。」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分析師張家輔指出。
以產值最大的服務型機器人為例,「只要用在提升﹃服務品質﹄,包括醫療、餐飲業,導入的都是服務型機器人,」工研院機械所長張禎元說,近年零組件成本下降,進一步壓低採購門檻,「這會讓未來百工百業,幾乎都可能用機器人。」
第二股趨勢,是地緣政治。
超過五家業者都向我們表示,近年不斷升溫的美中衝突,讓美商、日商、歐商在自家工廠裡「去中化」,將原本中國製造的機器手臂或各種機器人,替換為台商、韓商、歐商的產品。
而這,也讓過去被中企半價攻勢打得喘不過氣的台商,看到希望。包括達明、微星、萬潤,近期都因此拿下轉單,甚至帶動出貨量倍增,「去中化現在很明顯,畢竟這個產品整合了鏡頭、晶片、網路跟軟體。」萬潤董事長盧鏡來表示。
萬潤這家以台積電設備廠聞名的公司,十四年前就成立子公司聯潤,切入機器人市場,早年曾生產掃地機器人,後來改做工業的洗地機器人,在遭遇中國業者低價競爭後,近年地緣政治商機,讓該公司先後打進Ikea、台積電。

完整封面故事報導,請至書城選購本期《商業周刊》
 

內容簡介

《商業周刊》菁英的專屬閱讀

  《商業周刊》是台灣發行量最大的財經周刊,同時也是台灣最具影響力的雜誌之一。以「先進觀念,輕鬆掌握」為宗旨,讀者群包括:企業高階決策者、企業中階管理幹部、掌握機會的創業家、審慎觀察的投資者、分析經濟的思考者等。

  將以「放眼國際視野」、「整合專業分析」、「強化多樣內容」為目標,協助台灣企業界吸納先進的經濟資訊,讓《商業周刊》的讀者在變化日趨激烈的經濟競爭中,更能掌握先機!

  2003年ACNielsen亞洲菁英市場調查 商業周刊 榮登多項第一 . 商業周刊閱讀率高達23.7﹪. 高階經理人 商業周刊讀者以41.3﹪高居第一 . 參與商務建議決策 商業周刊讀者以25.0﹪高居第一

內頁簡介

上頁下頁
  • P.1

  • P.2

  • P.3

  • P.4

  • P.5

各期珍藏

上頁 下頁
 

詳細資料

  • 條碼:471770228490921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商業理財-商業】2025求職展:勇闖職涯新世界!具備硬實力x軟實力,提升職場競爭力
 

購物說明

退換貨說明

請注意!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

非屬上列品項之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