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 2025/6/5 第1960期

商業周刊 2025/6/5 第1960期

  • 雜誌名稱:商業周刊    新功能介紹
  • 刊別:週刊
  • 出版地區:台灣
  • 語言:繁體中文
  • 出版社:商業周刊
  • 封面標題:"從成衣到壽司 爭鮮百億之路"
  • 出版日期:2025/06/05
  • 定價:120
  • 優惠價:95114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載入中...
  • 分享
 

封面故事

這個年代,讓人不用思考的選擇,才最高明

從成衣到壽司
爭鮮百億之路

一盤30元的心理戰!
壽司郎、藏壽司進軍,它業績反漲,穩坐29年王座

揭秘》NET早期金主
怎用「外行人思維」贏日本龍頭,創造「心理壟斷」?



      你上一次走進附近的爭鮮,是什麼時候呢?
你知道,台灣迴轉壽司戰場規模大約兩百億元,而爭鮮在台灣的營收就超過百億元嗎?
  有意思的是,二○一四年起,日本正宗迴轉壽司品牌藏壽司與壽司郎陸續插旗台灣,他們進駐大型百貨商場,也在街頭打造出兩百坪大店,壽司郎的一檔行銷活動,讓名字中有「鮭魚」者可免費吃壽司,還一舉掀起社群熱潮,超過三百人為此改名。
論科技,對手的壽司軌道會準確滑到你面前,而爭鮮迴轉壽司需要你眼明手快的取餐;比體驗,對手可以跟吉伊卡哇合作,吃壽司送扭蛋,讓親子客很瘋狂。

比體驗、科技都沒贏對手
爭鮮卻在巷口穩坐台灣壽司霸主

拚用餐環境,別人都是百坪起跳,但爭鮮卻是安靜的在你家巷口開店;甚至論美味度、新鮮感,你應該很少在爭鮮拍照社群分享,只是快速的用餐完離開。
它安靜的進入我們的生活,業績卻是對手的一倍。
若以一盤三十元單價來計算,相當於爭鮮每年賣出三億五千萬盤壽司,空盤約可以繞地球一.三圈;平均下來,每個台灣人,每年都會吃上十五盤爭鮮壽司。
食物有文化性,如漢堡,台灣最大品牌仍是麥當勞,但「壽司這件事情,我們台灣守住了自己的品牌發展,」天帷企管顧問創辦人林剛羽說。面對日系品牌競爭,爭鮮不僅沒有被分食市占,坪效表現不比日系品牌差。
它是怎麼做到的?
商周團隊走進爭鮮在台北市松山區,去年剛落成的全新總部。
過去,爭鮮向來低調,鮮少接受媒體專訪。這一次,它敞開大門,內部高階經理人團隊一字排開,為我們細細拆解這間擁有近三十年歷史的本土餐飲企業,如何在面對「壽司母國」的強勢進攻,依然穩坐台灣霸主地位。
要理解它如何靠一盤三十元的壽司,構築百億帝國,你得理解它怎麼崛起。
「我們沒有那麼神,比較像是做了、調整一下、再做。」爭鮮台灣執行長劉桂照笑著說,語氣帶有些不好意思。
時光回到一九七○年代,那時,許多國際大牌服飾都在台灣代工,台灣成衣外銷蓬勃。許多有瑕疵或產能過剩的「外銷庫存品」,會留在台灣國內銷售,成為一般民眾的高CP值選擇。
其中,一間名為「津秋成衣商場」外銷庫存成衣專賣店,在全台有十多間分店。它的創辦人陳津秋,不但是台灣本土服飾品牌NET的早期金主,也正是他,在九○年代後期創辦了爭鮮迴轉壽司。
NET早期金主、外行人賣壽司
摘下日料店神秘面紗,主打高CP值
當時, 由於Hang Ten、Giordano(佐丹奴)等香港成衣品牌叩關台灣,相較之下,外銷庫存品的品質、尺寸不一,因此開始沒落。
陳津秋留意到日本百貨商場內的平價外帶壽司生意興旺,嗅到台灣市場空缺。他在一九九六年創立了品牌「壽司霸」(後續改名為爭鮮gogo)主打外帶壽司,並於同年底在台北永康街開出第一間導入軌道設備的「爭鮮迴轉壽司」。
這形同在台灣的日本料理市場撕開一道破口。
當時,台灣的日本料理仍屬高價消費,競爭的是食材與師傅手藝,手掌溫度如何影響醋飯風味、捏的手藝都是功夫。觀察台灣餐飲市場多年的林剛羽分析,當時,平價壽司只有在台灣南部能看見,在北部,壽司店就像早期的咖啡廳一樣,有一層神秘面紗,如果不是有商務交際,很難走進去用餐。
但在陳津秋眼裡,消費者對「平價卻有品質」的欲望是一致的,對衣服是,對壽司也是。他在跨足餐飲業隔年,就大膽投資中央工廠。對於成衣業者來說,這是常態,但在二十幾年前的餐飲業,卻很少人這樣做。
那時,壽司霸用一年時間開出超過十家分店,當分店數越來越多,陳津秋也開始注意到,光是一台包裝壽司的機器就必須投資近百萬元。如果店再開下去,將越來越不划算,再加上醋飯有製作技巧,因此開始建置爭鮮的第一座中央廚房,在這裡一次捏好壽司、單顆包裝,再送貨到各店。  

完整封面故事報導,請至書城選購本期《商業周刊》
 

內容簡介

《商業周刊》菁英的專屬閱讀

  《商業周刊》是台灣發行量最大的財經周刊,同時也是台灣最具影響力的雜誌之一。以「先進觀念,輕鬆掌握」為宗旨,讀者群包括:企業高階決策者、企業中階管理幹部、掌握機會的創業家、審慎觀察的投資者、分析經濟的思考者等。

  將以「放眼國際視野」、「整合專業分析」、「強化多樣內容」為目標,協助台灣企業界吸納先進的經濟資訊,讓《商業周刊》的讀者在變化日趨激烈的經濟競爭中,更能掌握先機!

  2003年ACNielsen亞洲菁英市場調查 商業周刊 榮登多項第一 . 商業周刊閱讀率高達23.7﹪. 高階經理人 商業周刊讀者以41.3﹪高居第一 . 參與商務建議決策 商業周刊讀者以25.0﹪高居第一

內頁簡介

上頁下頁
  • P.1

  • P.2

  • P.3

  • P.4

  • P.5

各期珍藏

上頁 下頁
 

詳細資料

  • 條碼:471770228490923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2025滑書祭!電子書、有聲書9元起!我的瘋狂劇場!嗨讀嗨聽嗨學,知識派對熱映中!
 

購物說明

退換貨說明

請注意!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

非屬上列品項之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