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古美術 2月號/2025 第389期

典藏古美術 2月號/2025 第389期

可購買版本(1)

  • 雜誌名稱:典藏古美術    新功能介紹
  • 刊別:月刊
  • 出版地區:台灣
  • 語言:繁體中文
  • 封面標題:絲綢之路上的敦煌
  • 出版日期:2025/02/01
  • 定價:180
  • 優惠價:95171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載入中...
  • 分享
 

封面故事

典藏.古美術》389期(2025年2月號)主題

絲綢之路上的敦煌

大漠黃沙中,絲綢之路迆邐千里,敦煌如天外墜落的明珠,溢光流彩。《漢書.地理志》曰:「敦,大也。煌,盛也」,唐地理學家李吉甫:「敦,大也,以其開廣西域,故以盛名。」自漢武帝設郡以來,敦煌成為通往西域的關口,不僅是歐亞大陸的十字路口,亦是古今交錯的節點。1900年,敦煌藏經洞被發現,如時空膠囊乍然開啟,數以萬計的文書、絹畫讓古代敦煌重現於世人眼前。
由絲綢之路的廣大視野為始,大英博物館「八方絲路:萬里共風華」特展道出敦煌於東西網絡中的重要意義;大英圖書館「絲路綠洲:古代敦煌生活」特展,藉藏經洞文獻再現古代西域的生活片羽。立基宗教,石窟內的雕塑、壁畫、絹畫,為信仰與世變留痕,更成為後人源源不絕的創作泉源,奪胎換骨,走向現代。

 

編者的話

典藏.古美術》389期(2025年2月號)編輯手記

日升之刻,打開石室寶藏
敦煌啊,絲路上的敦煌!有什麼圖能夠作為代表嗎?此時的敦煌該是什麼顏色?截稿的前夕,正為著這期專題封面選圖苦思。猛然想起,在友人小籃IG限動上看到敦煌莫高窟蕭瑟飄雪的照片,迅即聯繫起來,發現攝影者亦為相識的碩珍姐,而她人就正在敦煌,於是火急火燎地透過微信,得到了數幀敦煌實況攝影照。真的是美啊!蒼茫無際的大漠黃沙、細點紛飛的漫天白雪、依山而建的紅色木構窟檐九層樓等,天地一片寧靜肅穆。
有別於以往封面以文物圖為主角,這次讓我們由此時此地的實景出發。挑選再三,擇定莫高窟大牌坊。行於敦煌城至莫高窟公路終點處的大泉河西岸,通過橋梁,迎面即見到大牌坊,郭沫若題字東面石窟區作「石室寶藏」,西面對著三危山主峰作「三危攬勝」。而這裡就是正式進入世界藝術寶庫莫高窟的正門。
就此,本期專題「絲綢之路上的敦煌」啟航。第一站來到大英博物館亞洲部策展人陸於平領隊的〈八方絲路─大英博物館特展導賞〉。「八方絲路」為大英博物館跨年度大展,籌備至成形歷時五年,共展出302組件文物,其中超過40%的展品來自29家英國和國際合作夥伴英文,正如展名Silk Roads,特意加以複數形式的「路」(Roads),超越單一的貿易路線,強調著絲路的多樣與複雜,呈現出亞歐非大陸各地域的絲路網絡,物品、技術、文化的交流。時至晚清,黃沙掩埋住歷史,1900年道士王圓籙意外發現藏經洞,敦煌幽宇自此在世上便赫赫威揚,那麼洞裡到底挖出了什麼寶?第二站就是林逸欣的〈開啟藏經洞的時空膠囊──大英圖書館「絲路綠洲:古代敦煌生活」特展〉,聚焦藏經洞文獻,呈現出古代西域人們的真實生活與文化景觀,窺見當時知識、信仰、制度等面向。第三站,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簡佩琦〈地獄傳說─敦煌「披帽地藏」之文本與圖像〉,則以藏經洞中發現的五代〈道明和尚還魂記〉靈驗記文本為出發,探討與現今印象很不一樣的「披帽地藏」圖像,從佛畫中分析發展與變化階段。
最後一站,將時間向後延伸至近代,自1900年發現敦煌藏經洞以來,到1943年政府決議設立保護敦煌的科研文教機構,這段時間中影響深遠的宣傳推手當為蜚聲中外的張大千。張大千於1941年春開啟了為期近三年的敦煌之旅,他為石窟編號、臨摹壁畫、論述演講、建議政府設立研究保護單位等等,曾喟嘆「敦煌,予深愛之,予深愛之」。蘭州城市學院藝術設計學院教授瞿朝禎〈異域新風入畫圖─張大千1941至1943年在甘肅、青海的交遊與創作〉,聚焦於1941至1943年,通過時間、地點、人物與藝術創作的詳實梳理,就像看著大千的行旅日記,讓今人對張大千此一時期的藝術成就能有較為清晰的認知。絲路上的敦煌是世界文化遺產,涉及歷史、宗教、藝術、語言、文學、民族學等多元面向的「敦煌學」,本期專題亦正如「八方絲路」的英文展名,加了「s」的Roads,多樣化的非單點思考,還有很多可以探索。
沐浴著金色的光輝莫高窟大牌坊,開啟絲綢之路上的古老傳奇,本以為光影時刻是夕陽,問訊碩珍姐,答:「這是2025年1月1日,日升之刻,上午十點,好日子。」就是這麼的因緣正好,在冷冽的空氣中覆上一層透亮的温暖,二月號適逢農曆春節,謹以此期祝願大家,日升之刻,一起好日子。
 

雜誌目錄

《典藏.古美術》389期(2025年2月號)目錄文字檔

古美術P104
關鍵字:
絲路、敦煌、大英博物館、大英圖書館、藏經洞、王圓籙、披帽地藏、張大千、八方絲路、上海博物館、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至寶競豔、國立東京博物館、大覺寺、香港藝術館、虛白齋、古文青生涯規劃、明清文人、傅斯年、傅園、陳含光、溥心畬、遺民、梅花書屋、潘遵祁、山本悌二郎、鹽月桃甫、聖眾來迎、文徵明、關山積雪圖、美麗的書來自臺灣

目錄

◎Editorial 編輯手記
4 日升之刻,打開石室寶藏|藍玉琦

◎Note 藝文
10 藝訊板塊|編輯部

◎Special Report 專題
14 絲綢之路上的敦煌|編輯部
16 八方絲路─大英博物館特展導賞|陸於平
24 開啟藏經洞的時空膠囊──大英圖書館「絲路綠洲:古代敦煌生活」特展|林逸欣
34 地獄傳說──敦煌「披帽地藏」之文本與圖像|簡佩琦
44 異域新風入畫圖──張大千1941至1943年在甘肅、青海的交遊與創作|瞿朝禎

◎Seasonal Story 季節故事
52 趙師雄醉憩梅花下|江采蘋

◎Exhibition 展覽
54 二大陶瓷殿堂的至寶競豔──上海博物館×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交流特展|小林仁
60 從天皇御所到佛教殿堂──東博「舊嵯峨御所大覺寺」特別展|救仁鄉秀明
64 煙火與雲霞:從虛白齋藏品看明清文人的仕隱殊途──香港藝術館「古文青生涯規劃─虛白齋藏中國書畫選」」|李浩祥

◎Connoiseurship 鑑賞
70 臺大「傅園」傅斯年校長墓碑為何人題寫?兼談陳含光與溥心畬間的遺民情懷雜想|羅啟倫
78 落花已隨流水遠,山窗聊復伴讀書──淺談中日之間兩築「梅花書屋」的收藏往事|唐寧
86 日本古美術的近代發現──鹽月桃甫的臺灣東海岸〈聖眾來迎〉|劉錡豫

◎Brushwork 畫品
90 五易寒暑:文徵明〈關山積雪圖〉|何炎泉

◎Reading 開卷
94 藝術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林素幸《美麗的書來自臺灣:近代臺灣的書物裝幀》|余玉琦

◎Calendar 展訊
100 本月展訊|編輯部
 

內容簡介

以積極提昇固有藝術文化知識領域和鼓勵大眾投入中國藝術文物收藏為前提,開創兼具學術理論與收藏實務的編輯方向。在內容的規劃上,著眼於全球華人的需求,邀集兩岸三地及海外專家學者撰寫深入淺出的文章,充實大眾的專業知識;同時,針對各地中國文物市場脈動及國際拍賣會所呈現的實況,做詳實的報導與精準的分析。此外每期規劃系統性的專題及系列性的專輯,讓雜誌內容更加豐厚。

內頁簡介

上頁下頁
  • P.1

  • P.2

  • P.3

  • P.4

  • P.5

  • P.6

  • P.7

  • P.8

  • P.9

各期珍藏

 

詳細資料

  • 條碼:471929410001802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藝術設計】顯化冥想的力量:高寶心靈覺醒電子書展,參展書85折起
 

購物說明

退換貨說明

請注意!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

非屬上列品項之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