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戰之下的新戰場
川普(Donald Trump)發起對全球的關稅戰後,本來應該忙著跟各國談判,但最近突然又把矛頭指向聯準會(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指責他降息太慢,是個「大輸家」。儘管鮑爾的任期只剩1年,川普卻不能忍、更不願等,華府近期不斷傳出,川普正想盡辦法,如何讓鮑爾提前下台。川普的做法,當然引起華爾街緊張,導致他嗆完鮑爾之後,道瓊指數大跌近千點,美元指數也下挫到98,為近3年的新低。為什麼川普這麼急?關鍵還是在美債,美國政府2024會計年度的債務利息支出為9,490億美元,已經達到GDP的3.1%,超過了國防支出的占比2.9%。而且只要利率不降,隨著舊債到期轉發新債,未來的利息支出還會更高。對比來看,在川普上一任期最後一個完整會計年度2020年,債務利息支出的占比約1.6%,遠低於現在,只能說,前任拜登(Joe Biden)政府真的很會舉債,加上聯準會暴力升息的後遺症,現任美國政府只能窮於應付還債,更別說要提什麼了不起的大計畫了。眼前唯一解決之道,就是聯準會你趕快降息,否則利滾利之下,政府債務只會快速攀高,逼得美國財政部要四處去求外國政府不要再賣美債了,甚至還指望他們多買一點。
惟關稅戰之下,許多國家政府也被惹毛了,美債武器化的傳聞才會甚囂塵上,市場傳聞正是因為美債一度急跌,才讓川普宣布暫緩對等關稅90天。所以這90天,川普不只要忙著跟各國談判,對內更要解決自己的軟肋,也就是高債息的難題。偏偏對聯準會來說,通膨才是它的鍋,而美債是財政部的鍋。在關稅可能重新點燃通膨的此刻,如果聯準會貿然降息,未來人們可能會把矛頭對準聯準會,因此鮑爾無論如何不願妥協。於是乎,川普帶領的美國政府與代表貨幣政策獨立性的聯準會,雙邊的矛盾與對立愈見激化,成為眼下一道難解的題,更成為金融市場動盪不止的緣由。債券若出事,必然是大事,回顧上一次的大型股災,2008年的金融海嘯,肇因於次級房貸債券,而美債的影響力,百倍於次級房貸債券,絕不容輕忽。要解這道題,最終還是要靠美國大幅降息,但這次不是為拯救金融市場的流動性,而是政府債務本身成為颱風眼,本來這種事,只會發生在財政脆弱的新興市場政府,沒想到這次出現在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美國,只能說,在金融世界裡,真的沒有絕對不會發生的事。
(撰文:林正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