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債信被降評該驚慌嗎?
美國主權債信稍早被信評機構穆迪(Moody's)降評了!但對美債的衝擊,卻沒有想像大,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近期就只在4.4%~4.5%上下徘徊,雖然有小幅走揚,但金融市場幾乎沒嗅到驚恐氣氛。於是有人說,穆迪是落後指標,不值得關心。說這話的人,可不是路人甲或不知名分析師,而是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其實這話說得……也有一點道理,因為穆迪真的是「落後」,全球3大債信評等機構,分別是標準普爾(S&P)、惠譽(Fitch Group)與穆迪,前二者早就拿掉美國的3A(最高等級)債信,而穆迪確實是撐到最後才動作。但是標準普爾、惠譽提早對美國債信降評的動作,說真的,影響也很有限,因為美國10年期公債,迄今仍然是金融市場無風險利率的定錨指標,這聽起來是不是很荒謬?一個不是最高等級債信的債券,卻被拿來當「無風險利率」標竿,只能說,國際金融市場仍然是實力原則,就算美債被降評了,憑著美國強大的地緣政治影響力,以及華爾街在全球金融市場呼風喚雨的掌控力,對於美債會轟然崩塌的繪聲繪影傳聞,至少在現階段,仍是想多了。
但是,比較少人留意到的是,日債殖利率最近狂飆,美債跌不多、日債卻跌不少。日本30年債殖利率,快速從4月底的2.6%左右,在5月21日已衝破3%,眾所周知,日本近10年來大多處於負利率或超低利率,目前由官方調控的基準利率也僅0.5%,由市場交易出來的長債利率卻衝這麼快,這也太不尋常了,背後主因是日本政府持續要發債,但市場胃納量不佳,偏偏日銀又說要減少調控,與此同時,日本的通膨卻一路挺進,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已經連續3年超過2%,這是官方設定的溫和通膨目標,長年以來,日本都是達不到這個目標,所以有嚴重的通貨緊縮問題,如今緊縮已遠颺,物價上漲已成為日本民眾的近憂,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米價,正是明證。
而當利率+物價都往上,這代表著有高機率會牽動匯率往同向前進,一旦日圓再次升值,又會牽動整個亞幣的連鎖效應,這才是近期,比起美債被降評,更應關注的事,畢竟前一波新台幣急升,可是嚇壞了所有人,不可無準備。
(撰文:林正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