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天地 3月號/2025 第478期

國文天地 3月號/2025 第478期

  • 雜誌名稱:國文天地    新功能介紹
  • 刊別:月刊
  • 出版地區:台灣
  • 語言:繁體中文
  • 封面標題:中文系的理想課程:「詞選」的教學與省思專輯
  • 出版日期:2025/03/01
  • 定價:140
  • 優惠價:95133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載入中...
  • 分享
 

封面故事

中文系的理想課程:「詞選」的教學與省思專輯 前言
林淑貞
王國維拈出「要眇宜脩」是詞的特色,說明「詞」不僅溫婉傳遞詞人幽微不為人知的深情,且以麗辭豁目而感盪人心。在這片秀美壯麗的詞學廣闊草原上,可以任意馳騁,或從容自在,精要講述;或快馬加鞭,縱橫原野;或輕車快馬,覽閱名家名作;或安步當車,細細品賞玩味;或悠哉遊哉,擇取奇花異卉。無論如何,皆可傳達詞中勝境。詞,搖盪人心太深沈了,橫跨海峽兩岸影視的瓊瑤小說作品大多源自傳統詩詞的薰染陶鑄而成。是以,面對這片豐富的沃壤,必須努力往下扎根,才能有豐茂彬蔚的森林迎向我們。
本專輯共有八篇專文,且看各位老師如何演繹詞中勝境。
李文鈺老師先拋出一個問題:「詞選及習作」是一門什麼課程以引發讀者閱讀動機,再就個人教材及授課方式進行細繹,最後揭示理想的課程就是浸潤在詞境之中,單純讀詞,就是最高境界。林佳蓉老師講述「詞」課程學分變動、課程目標、教科書選本等因大環境而有所變化,以音樂承載著詩所不能言、不能至的幽微美感。柯秉芳老師從閱讀文本帶進詞課程中,繼而透過時代、社會觀照有助於解讀詞作,最後就電視劇、流行歌曲帶入教學,期能召喚學生對文本的體會與趣味性。卓清芬老師分作六部份講述授課歷程,先從辨體尊體說明詞「別是一家」,再說明教科書的選擇、詞教學的境界探索與再生,最後希望詞學的美好可以永世傳承。羅賢淑老師選讀的詞作,以能激發學生興趣、引發共鳴、有益人生的作品為主,輔以活動設計增強對唐宋詞之理解與記憶,達到學用合一的實踐教學。馬銘浩老師以反思方式揭示詞選課程的本質,帶出詩詞是中華文學的正統,自有其存在的核心價值。黃雅莉老師全文分作四部份,首先以「感動」、「真心」作為開啟詞選課程的重要契機,繼而揭示教學目標在建構完整詞學體系;其三則是批改習作,期能培養創作自信;其四,揭示理想課程是能指導學生具有鑒賞、評析、創作、研究等多元能力,並能將詞之含蓄融入生活中。林淑貞老師課程內容除了講解詞的體製形式、填詞知識、賞析名家名作、古典詩詞吟唱、指導論文寫作,還有學生口頭報告期讓學生能與現代流行歌曲接軌。
如何將優美的詞傳承下去?以上,諸位老師操作方式容或殊異,卻一樣秉持著傳承優秀文學傳統的初心,立足在科技發達的世代中,浩然傲立而無所畏懼。
 

雜誌目錄

目次
編輯手記
001 張晏瑞 書香兩岸迎新春,共讀好書展歡顏:
記二○二五年初書展活動與共讀一本好書徵文
百家筆談
004 陳煒舜 拾桂捕虹:紀錄片《白孃孃:一朵遲桂花》觀後
007 楊悅庭 時尚、情感與記憶
讀中文系的人(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系列講座)
012 黃文彬 從野薑花到小大一:周芬伶分享讀中文系的不悔歷程
中文系的理想課程:「詞選」的教學與省思專輯
016 林淑貞 關於專輯
017 李文鈺 感月吟風多少事──「詞選及習作」十年反思與勘誤
023 林佳蓉 詞的閱讀與教學
030 柯秉芳 詩歌美學的再創作:歷史文化與大眾傳播運用於詞選教學
036 卓清芬 千春猶待發華滋──談「詞選及習作」的教學與傳承
044 羅賢淑 唐宋詞的教學與活動設計
051 馬銘浩 詞選及習作的教學演義
057 黃雅莉 立足詞體與詞心,建構詞史動態──詞選課程的教學設計
067 林淑貞 剛好遇見最風華的你們──「詞選及習作」的教學與發想
大道春風六十年:曾永義院士手稿捐贈暨新書上架特輯
075 林智莉 關於專輯
076 洪國樑 《韻文學七講》之緣起及其他
078 曾永義 《韻文學七講》自序
080 丁肇琴 從學堂走進殿堂──《韻文學七講》成書的點滴
082 杜桂萍 《明清戲曲劇目簡評與戲曲小語》序
085 林智莉 巨人永不消失──編校《明清戲曲劇目簡評與戲曲小語》
思想文化
087 潘銘基 論文言經典對傳統儒家文化承傳的意義
古典文學
102 張春榮、顏荷郁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
致遠──三國蜀漢名相諸葛亮智慧語賞析
109 盧宇凡、歐明俊 論宋詞對《世說新語》「雪夜訪戴」典故的接受
人物月旦
113 鄭渝生 獅友專訪(二)
文化傳載
116 王次澄 里仁為美(四):慈善
學林人物
120 洪國樑 從「知音」到「生死之交」──記與朱炎先生交往的點點滴滴
學術論壇
125 毛筱萍 在瘋癲與巔峰之間:論《西遊記》孫行者的形象轉變意涵
 

內容簡介

  《國文天地》以發揚中華文化、普及文史知識、及輔助國文教學為目的。

  《國文天地》創立於民國74年6月1日,由正中書局刊行,梅新教授、龔鵬程教授分別擔任社長、總編輯;民國77年5月改組,由王熙元、陳滿銘、許錟輝、林慶彰、傅武光等國內各中文系知名教授接手經營,並由林慶彰教授出任發行人兼社長、傅武光教授擔任總編輯;目前社長為陳滿銘教授,陳滿銘教授並兼任總編輯。

  《國文天地》在過去二十多年來能多次榮獲「金鼎獎」及眾多讀者的肯定,最主要就是因為我們兼顧了學術性與實用性、教學性與社會性,主要方向包括以下四方面:

  其一,以深入淺出的方式系統地介紹中國傳統文化,希望能經由雜誌的傳播力量,加強國人對傳統文化的認知,激發全民傳承文化的使命感與自覺心。

  其二,深入探究學術文化問題。隨著時代演進,學術文化的研究已非個人閉門造車的局面,而需要整合與溝通,《國文天地》正是學者、教師、學生以及社會人士互相切磋較量的園地,更藉此加強學院與社會文化的互動關係。

  其三,反應國文教學方面的問題。《國文天地》是大、中、小學國文教學的橋樑,邀請專家學者為教師們解惑析疑,對現行國文教材、教法、教學時數等問題都有深入的報導與評估,促使相關單位重視國文教師的意見,從而提升國文教學的品質。

  其四,報導兩岸三地的相關學術活動。《國文天地》對於大陸的考古挖掘、學術活動等,均擇要報導,提供學界參考。

  《國文天地》十多年來用心經營之下,呈現了多方面的發展,以符合時代脈動與文化傳承的使命。目前《國文天地》包括了思想與文化、歷史與人物、古典文學、現代文學、語文與修辭、文章章法、國文教學、作文實驗室、青少年文學、以及天地讀書會等攔目。

各期珍藏

 

詳細資料

  • 條碼:471207014771903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教練,我好想學□□!!!2025數位學習祭,有聲書/線上課程/電子書參展品66折起
 

購物說明

退換貨說明

請注意!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

非屬上列品項之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