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味一成不變,對我們是最大的稱讚。」專題店家在採訪結束後,有感而發地說出這句話。曾歷經年輕人路過不屑一顧,拜媒體之賜再次獲得青睞,始終以穩定節奏、經典菜色,陪伴著食客的日常與人生重要相聚,維持品質的「不變」,正是這些餐廳驕傲的所在。
老派不是復古,而是數十載的堅持,展現出歷久彌新的價值。本期〈老派餐廳學〉走進五家名人推薦餐廳-紅屋牛排的西餐風華、圍爐酸菜白肉火鍋的溫暖團圓、法森小館的法式經典、雞家莊的傳統台菜,以及翠薪越南餐廳的異國家鄉味。不論是店內裝潢、服務生的態度,還是一道道熟悉的菜色,各自承載著屹立不搖的時代記憶。
春節期間入住創立於 1878 年的箱根富士屋(Fujiya Hotel),彷彿走進一座小博物館,見證日本飯店發展史。館內珍藏的百年菜單,更是一張張時光印記。〈職人細語〉專訪圓山金龍廳許耀光主廚,出身餐飲世家的他,在訪談中分享父親的泛黃手稿。這些佈滿歷史痕跡的菜單與食譜,不僅記錄味道,也訴說著飲食文化的傳承。
總編輯 陳怡伶
農曆新年一過,連續跟風兩家排隊美食,其中「一蘭拉麵」美味的令人讚嘆,自2017年引進台灣,迄今在平日下午抽號碼牌,仍足足排隊四十分鐘,可見台灣消費者的喜愛。另一家台式滷肉飯「黃記」,早在多年前就獲得眾多饕客的認可,近年更因觀光人潮不斷,知名度歷久不衰,上午十一點半開始營業,內用及外帶的號碼牌已排到六十幾號,在在宣告傳統小吃店在餐飲市場的熱度。這期〈地方滋味踏查〉介紹高雄三多商圈的街頭名店,推薦大家前往嘗試,讓各地美食繼續飄香。
副主編 洪麗君
台中、彰化靠海一代俗稱「海線」,農、畜牧業發達,「黑豬肉」是其中一項特產,與豬肉相關的料理特別多。從台中來台北工作之後,格外想念沙鹿的肉丸圓仔(bah-înn-á)、肉圓(bah-uân)、水煎包和乾油麵。肉圓仔是包肉餡的湯圓,湯圓皮薄又軟,輕輕裹住鮮香十足的粉色內餡,配上大骨熬成的噴香湯頭,撒上香菜、白胡椒粉,是沙鹿人共有的飲食記憶。本期「風土識食」介紹高雄旗津大陳新村的「鰻鯗」令人感動,眾生為鏡,我們同樣是被海風吹拂長大的孩子,無論走到哪總懷揣家鄉味。
編輯 徐菀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