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 2025/5/8 第1481期

今周刊 2025/5/8 第1481期

  • 雜誌名稱:今周刊    新功能介紹
  • 刊別:週刊
  • 出版地區:台灣
  • 語言:繁體中文
  • 出版社:今周刊
  • 封面標題:戒美國進行曲
  • 出版日期:2025/05/07
  • 定價:99
  • 優惠價:9594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載入中...
  • 分享

優惠組合

 

封面故事

《今周刊第1481期 戒美國進行曲》

2025兩岸三地1000大
5大現場直擊>關稅試煉,中國尋找新活路

廣州小鎮SHEIN供貨商、義烏商家靈活轉內銷戰法
中國矽谷杭州,憑什麼孵出AI「七龍珠」?
台商看中國抗關稅底氣;外資預測中美貿易全脫鉤的最糟劇本


中央不干預、市場情緒翻轉
兩天狂升逾6%趕進度
台幣匯率讓美國滿意了嗎?

巴菲特最後一舞 給市場的亂世諍言
台積電打造零廢生態圈 用挑剔帶夥伴升級
 

編者的話

1481期 編輯室報告
保持警醒
今年的兩岸三地一千大報導,聚焦在中國。川普當選以來,美中貿易戰更加烽火連天,川普認為,中國佔了美國大便宜,三月起,對中國關稅先是加徵十%,接著二十五%...,最終累計稅率到一四五%。
面對疊加的關稅,以中國為生產基地的兩岸三地企業會如何因應,中國經濟會受到巨大衝擊?顯然是值得探究與關心的主題。
中國是全球第一大出口國,在全球貿易體系盤據一定的地位,美國也仰賴甚深。不過,數字會說話,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占比,近年來已有意識地降低;中國面對地緣政治風險、美國掀起的貿易戰,顯然早已有所準備,積極地尋找防衛與突破之道。
從這次的榜單中,中國的AI軍團、半導體與電動車族群展現的能量,在未來的世界貿易版圖上,可能將難以忽視。眾所周知,以比亞迪為首的中國汽車,早已賣進全球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出口國;Deepseek竄紅、宇樹科技機器人驚艷市場,而創辦人王興興說,這才是剛開始;中國致力半導體技術自主、PCB產業也超車台灣躍居世界第一……。
中國過去幾十年經濟成長的過程中,學會世界經貿邏輯,建立國際盟友,儘管如今面臨「「房間裡的兩頭大象」,亦即是中國地方財政和房地產的困局,經濟實力仍不容小覷。仍有龐大的台商、產業與中國連動密切的台灣,有必要對中國產經發展保有深度的認識與驚醒,而不是屏蔽。
 

內容簡介

《今周刊》最專業的財經雜誌

●產經訊息的先驅
十餘年來,《今周刊》持續報導第一手的財經資訊與產業動態。從國際趨勢、政治經濟情勢、產業動態到個人投資、理財規劃及社會文化資訊,《今周刊》都由最專業的新聞團隊為讀者揭露最新的變化與發展。

●國際大師的認同
國際投資大師吉姆?羅傑斯(Jim Rogers)、末日博士魯比尼(Nouriel Roubini)、日圓先生神原英資、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菲爾普斯(Edmund S. Phelps)、亞洲經濟學家陶冬、中國經濟學者胡祖六…都曾應《今周刊》邀請赴台演講,開展台灣讀者的國際視野。

●專家名人的思想
在專家部分,除了有《今周刊》發行人、台灣知名財經專家謝金河每期提供獨到見解外,更邀請了Mr. Taiwan-谷月涵、經濟趨勢大師陶冬、知名商管學者司徒達賢、樓永堅、吳靜吉、李仁芳以及王偉忠、劉黎兒、黑幼龍、呂宗耀等各界名人撰寫專欄。讓讀者能透過專家的眼睛,看到產經發展的脈動。

●全球趨勢的視窗
在與國際接軌上,《今周刊》與全球發行量第一的財經雜誌 - 美國彭博商周〈Bloomberg Businessweek〉,以及日本東洋經濟週刊〈Weekly Toyo Keizai〉合作,獨家授權翻譯轉載,藉此提供《今周刊》讀者更多、更全面的國際議題,以及更前瞻的財經趨勢與產業動態。

●橫跨領域的服務
《今周刊》為提供更全方位的服務,針對經常奔波往來的商務人士推出數位內容。《今周刊》也製作投資知識、子女理財教育、女性理財、生涯規劃等特定主題之各類專刊,以滿足不同讀者的需求。目前《今周刊》在iPhone App store的下載,是台灣各新聞媒體第一。

內頁簡介

上頁下頁
  • P.1

  • P.2

  • P.3

  • P.4

  • P.5

各期珍藏

上頁 下頁
 

詳細資料

  • 條碼:977102761100519
 

訂閱方案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商業理財-商業】2025求職展:勇闖職涯新世界!具備硬實力x軟實力,提升職場競爭力
 

購物說明

退換貨說明

請注意!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

非屬上列品項之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