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雕塑大師羅丹:「這世界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 只要每個人用心去觀看﹑專注感受,日常中的每個角落都能發現美。 2005年,于國華教授應大陸作家胡洪俠邀請,在深圳商報開闢專欄〈台北城記〉,...more
《學美之旅》 法國雕塑大師羅丹:「這世界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 只要每個人用心去觀看、專注感受,日常中的每個角落都能發現美。 2005年,于國華教授應大陸作家胡洪俠邀請,在深圳商報開...more
許多歷史悠久的榫接工法, 只有在古代建築物解體時才得以一窺全貌 榫接是將木材切削成具凹凸形狀的部件,在不使用釘子的情況下便能將需要接合的木料連接起來,形成牢固的結構體。長久以來,榫接除了用來製...more
★認識中國佛教美術發展必讀之書 ★250幅精選圖像,帶您體會中國佛教藝術之美 ★增納近20年中國佛教考古最新史料 本書分為八章,以通史之形式、美術史之角度切入,介紹自漢迄清佛教美術發展的過程、內...more
霹靂盛典——風起雲湧40年 限量典藏盒 ~內含ABC~ A《霹靂盛典——風起雲湧40年》典藏版乙冊 B【悅讀霹靂手提肩背袋】乙個 尺寸:33*37cm(寬*高) 底寬:10cm 材質:12安帆布 加工:手提把與側背帶.....more
不只素還真, 布袋戲與霹靂是台灣人最重要的瑰寶! 第一本霹靂董事長黃文章(強華)著作 第一本徹底洞悉布袋戲技藝 第一本收錄百張幕後花絮與偶照 那時候片廠員工之間的情感非常緊密,就好像家人...more
不只素還真, 布袋戲與霹靂是台灣人最重要的瑰寶! 第一本霹靂董事長黃文章(強華)著作 第一本徹底洞悉布袋戲技藝 第一本收錄百張幕後花絮與偶照 那時候片廠員工之間的情感非常緊密,就好像家人...more
***限量作者黃文章(強華)董事長親簽版!售完絕不再有*** ~內含ABC~ A《霹靂盛典——風起雲湧40年》典藏版乙冊 編輯盡力爭取 極為稀罕珍貴 限量作者親簽扉頁 B【悅讀霹靂手提肩背袋】乙個 ...more
在21世紀,創作不僅僅是做作品,藝術家也不僅僅是藝術家。 藝術家是品牌、是製作人、是KOL。 藝術平台是IG限動,藝術家可以24小時直播帶貨。 但是當每個人都可能是藝術家, 藝術的功能、場域,甚至定義,...more
佛陀頭頂突起是什麼? 夏娃給亞當吃了什麼好東西? 新聞浮世繪,比X果日報更精彩? 韓劇鬼怪家中的梅瓶,很厲害? ▌好奇點閱按讚轉分享=認識藝術不再嚇到吃手手▌ 別本不講的有趣故事,這裡都有 ●最好奇的藝術...more
翻新想法的非典型藝術史 在地作者群帶路 用讀者視角,打開藝術好奇&視野 ▌按讚點閱轉分享=我們最想讀的藝術故事 ▌ 從台灣美術、藝術史到藝術市場,條條大路通藝術 這些藝術趣文,網友按讚分享 ●看在地作者...more
翻新想法的非典型藝術史 漫遊藝術史網站人氣文章 在地作者群帶路 用讀者視角,打開藝術好奇&視野 ▌好奇按讚點閱轉分享=我們最想讀的藝術故事 ▌ 別本不講的有趣內容,這裡都有 本套書組合:《漫遊按讚藝...more
「畫家腦中納有宇宙,手中握有乾坤。」 ──李奧納多.達文西 李奧納多.達文西,文藝復興時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知識淵博、涉獵範圍極廣,他既是建築師、解剖學者、藝術家、工程師、數學家、發明家,還是...more
你喜歡逛博物館嗎? 你知道兼具知性與高度藝術價值的博物館, 其實暗藏許多有趣、卻沒那麼正向、 但又深遠影響人類文明發展的暗黑歷史嗎? 你所不知道博物館的故事與收藏,就像電影一樣精彩刺激, 趕快帶好...more
概念運作一直是德勒茲思想重之又重的主課題。德勒茲的外部理論,主訴求就在於擺脫西歐哲學開拓內在思維的傳統,實驗一種意識之外的理論方式。 本書所研究的對象《培根:感官感覺邏輯》,堪稱是德勒茲外...more
大英博物館尋寶記 讀懂偉大博物館的背後傳奇 ▌用21件珍寶,濃縮800萬件藏品精華 ▌ 3大主題,從大英博物館思考全世界 7件作品看懂鎮館之寶˙9件作品見證文明奇蹟˙5件作品看見文化融合 是掠奪?是守護?是反省...more
本套書組合:《羅浮宮給世界的藝術課》、《大英博物館給世界的藝術課》 一個藝術浸泡過的理科大腦 最能幫你有效率地讀懂偉大博物館的背後傳奇 ▌學習這一課,幫你破解羅浮宮/大英博物館不枉此行的必賞珍品▌...more
神知識再加碼 古希臘神話人物零門檻入門書! 看當代電影、藝術、音樂、廣告、電玩創作靈感, 是如何取用於這些天團級人物 ●一本梳理希臘神話眾神與英雄故事的圖解百科全書 ●給你每個英雄神人的「生產...more
藝術愛好者都私藏的鑑賞指南! 近百年來,藝術領域變化迭起,創作手法和概念推陳出新,藝廊及美術館裡的展出,每每都讓觀賞者一頭霧水、無所適從。現代與當代藝術是存心要惹人困惑、驚駭或惱火嗎?又或者...more
臺灣美術史的書寫,雖與近代臺灣史論述緊緊相扣。然而,它卻不只是歷史中的一個樣貌,更應視其為在不同時空中,藝術家探尋美術主體性的流變軌跡。 本書以「游動之間的主體性」來思考臺灣美術史發展,一...more
「不朽的青春」展覽研究團隊再出擊! 用120件作品,講臺灣200年的藝術與藝術家故事。 ◆ 「你有喜歡的臺灣藝術家嗎?」 面對這個問題,我們往往不知如何回答。這背後當然有許多從教育到歷史上的原因,但其...more
「不朽的青春」展覽研究團隊再出擊! 用120件作品,講臺灣200年的藝術與藝術家故事。 ◆ 「你有喜歡的臺灣藝術家嗎?」 面對這個問題,我們往往不知如何回答。這背後當然有許多從教育到歷史上的原因,但其...more
「不朽的青春」展覽研究團隊再出擊! 用120件作品,講臺灣200年的藝術與藝術家故事。 ◆ 「你有喜歡的臺灣藝術家嗎?」 面對這個問題,我們往往不知如何回答。這背後當然有許多從教育到歷史上的原因,但其...more
BBC藝術歷史系列紀錄片《遇見文明》集結成書。 用全新視角觀賞藝術作品,探討地理大發現以來,殖民者與被殖民者的文化交流與衝突。 過去人們曾普遍相信文明是單一的,是從唯一一個來源傳播到世界某些...more
如果藝術教育可為救國方針(見《漢寶德談美》之〈藝術教育救國論〉),但我們究竟該如何增進美感、培育美感呢? 「廿一世紀是美感的世紀,在全球化的大趨勢下,美感是一種競爭力……」 本書正是漢寶德先...more
BBC同名紀錄片《遇見文明》集結成書。 這部2018年由BBC製作的藝術歷史系列電視紀錄片,由瑪麗.畢爾德、西蒙.夏瑪、大衛.歐盧索加共同主持,涵蓋六個大陸,三十一個國家,超過五百件藝術品。 若想了解...more
◎《紐約時報》高度讚賞,全世界最受歡迎的藝術讀物 本書介紹三個部分的內容——繪畫、建築、雕塑。 針對這三個部分,作者都是按照編年體的形式,描述世界各地的繪畫、建築、雕塑歷史 ,將家喻戶曉的藝...more
從器物找生活,體驗壺帶入生活的儀式感, 藉由氣場、心緒與境界的改變,形塑品茗的新興味。 器物是個性品味的延伸,根據設計者所打造出的象與境,能改變氣場、心情和境界。 相信茶道具的改變,也能帶...more
《SPQR》作者、世界著名古典學權威教授瑪莉.畢爾德新作! BBC藝術歷史系列紀錄片《遇見文明》集結成書。 若想了解文明,就必須知道從古至今人們怎麼觀看自己,如何塑造神祉。 「文明」這個概念在歷史上...more
● 龔卓軍「近未來的交陪:台南蕭壠國際當代藝術節」相關論述首次有系統集結成書。 ● 臺灣獨特之「交陪美學論」第一本專書 ● 評論爬梳國內外相關重要文獻、學術研究、及當代重要展覽、影像、表演、藝術...more
融貫中西藝術理論的美學著作 《美學散步》是作者的美學論集,主要內容包括繪畫,詩歌,書法的批評與對比。共22篇。可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美學和文藝一般原理。第二部分,中國美學史和中國藝術論;...more
如何在博物館創造一場完美的展覽? 作品該如何蒐藏、如何保存、如何管理、如何維護? 建構博物館學與策展技能的最佳必備工具書! 「策展」是一種具備高度技能與特定學科專業的職業。博物館策展人的職責包括...more
博物館作為推動平權包容之文化基礎設施的主體性價值,這麼迷人的世界,有太多值得我們深入探索。 全書分成兩大部分,第一部分聚焦於「博物館建築空間再現與文化治理」,第二部分則以「策展空間與觀眾經...more
中國大陸50年代中期爆發的美學論爭,是唯一未受政治嚴重干擾的真正學術論戰,歷時六年之久,發表文章超過百篇。有如30年代聞名於世的老美學家朱光潛所云:該時形成三大學派,即「朱光潛派」、「蔡儀派」與...more
★李澤厚論著集精裝版附贈典雅藏書票 中國大陸50年代中期爆發的美學論爭,是唯一未受政治嚴重干擾的真正學術論戰,歷時六年之久,發表文章超過百篇。有如30年代聞名於世的老美學家朱光潛所云:該時形成...more
本書把大量不同的歷史文獻、文物作為史料,把以前一直沒有學者深入研究的中國藝術制度史完整地呈現於讀者眼前。作者把不同的美術機構分為四大類,分別為(一)公立高等美術教育機構、(二)公立美術研究、展覽...more
▌藝術很難嗎?句句有梗就不難 ▌ 藝術史──太學術|太傳統|太閉塞|太高冷| 你的痛點,這一本都知道 = 專接地氣的藝術講堂 = 希望把快樂帶給你,把些許知識留給你 一讀就懂的破梗金句,最基本的常識&理念 ●90...more
本卷資料來源主要為陳澄波家屬收集之報導、雜誌、期刊與書籍,選錄陳澄波逝世後至2014年間相關的論評文章,以及2015-2017年間與陳澄波百二誕辰東亞巡迴展相關之文章,並以目錄呈現。論評文章共分成十個年...more
年譜是以編年的形式記述個人的生平事蹟,透過閱讀年譜,觀者可以在不同的時空中與其相遇,領略此人一生的學經歷、行誼、人際關係、生平活動、行事風格等。若要認識陳澄波,綜覽其畢生的年譜自然是最清楚且...more
畫的真血脈,必自人格根源之地流出。一般畫家的立足地,是聰明再加上技巧的功力,而缺少人格自覺的向上一關。所謂人格自覺,指的是超出於個人利害得失之上的有所守、有所不為的生活態度;亦即是老子之所謂...more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灣攝影展「婉風流轉時:影像靈光與文學的跨域閱讀」展覽專輯,收錄有策展論述、展覽專文、展覽作品圖版、展出文學家作品、藝術家簡介等內容。...more
「2021/22國際紙纖維藝術雙年展: 蛻」,呈現來自世界各地紙纖維藝術的精采作品。展覽突顯天然纖維與回收人造纖維的多樣性,透過藝術家在技術上與概念上多元迥異的轉化,回應今日的全球環境危機。 英文「...more
本書為「2021臺北美術獎」展覽專輯,展覽自2021年12月25日至2022年3月20日於臺北市立美術館三樓A、B展覽室展出。...more
介紹天然染色的範疇(植物染、動物染、礦物染)、植物染材認識與採集、植物染色工序、染材前置處理、染液色素萃取,以及臺灣47種優質的植物染材以,分別以蠶絲及棉布染色後,並經由無媒染,以及石灰、醋酸鋁...more
介紹藍染工藝的範疇,包括藍植物種類、色素萃取、染纈技法(蠟染、型染、絞染、夾染,以及臺灣42種優質的植物染材,分別以蠶絲及棉布染色後,並經由無媒染,以及石灰、醋酸鋁、醋酸錫、醋酸銅、醋酸鐵等5種...more
★李澤厚論著集精裝版附贈典雅藏書票 如何理解自然的人化以及人的自然化? 美學X哲學大家——李澤厚 撥開華夏面紗,透視中國美學 作者漸進式的論述遠古的禮樂、孔孟的仁道、莊生的逍遙、屈子的深情...more
★李澤厚論著集精裝版附贈典雅藏書票 本書以宏觀鳥瞰角度對中國數千年的藝術、文學作了概括描述和美學把握。 從原始遠古藝術的「龍飛鳳舞」,殷周青銅器藝術的「獰厲的美」, 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more
★李澤厚論著集精裝版附贈典雅藏書票 穿過美的歷程,直達美學核心 作者從「自然的人化」的觀念出發,倡「人類學歷史本體論」之說,立宏觀理論體系,結構嚴密,氣魄恢宏,不單回應了現時流行的中外各美...more
★文藝復興只有三傑?談到德國文藝復興,你不能不知道杜勒! ★美國總統國家與社會貢獻獎獲獎人,以史家之觀點,小說之筆法,帶您深入故事現場。 ★55幅精選作品,引領您進入藝術家的世界。 【談到德國...more
藝術源於生活,應用於生活,可以昇華人民的文化涵養,可以是改變世界的力量,可以讓不同文化間有更多交流與包容。對藝術的瞭解、尊重與投資是個值得深思的課題,而這一切都將轉化為國家社會的重要推進力與...more
一開課就秒殺,日本暢銷160,000冊! 為什麼傳統工作模式會被淘汰,那是因為沒有思考過「標準答案」以外的答案。 全球商務人士都在研究藝術的力量,讓你在最壞的時代有最好的觀點。 打破思考慣性從視...more
運用皮革可塑的特性,結合異材質,以多元的風格,體現於皮革上,為革工藝術創生。 「紋革創生」的概念,源於生命歷經淬煉後,呈現出一種特殊形式的生命紋路,透過不同主題,連結生活與大自然,從不同的...more
這是一部新藝術史; 一部技術與藝術的關係史; 更是從技術的視角重新認識西方藝術的批評史── 【藝術】 藝術是一種創造性活動,是人類文明的重要表現和佐證。 藝術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對人類的生活...more
本書源於林曼麗博士所發想與主持的一項研究出版計畫。除曾歷任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與故宮博物院院長外,林曼麗也在其長期任教的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催生了深具特色的北師美術館,為國內少數具有豐富且不同性質...more
凝視藝術作品中的蒼涼身影: 音樂.文學.戲劇.歌劇.繪畫…… 當我們有所醒悟與感到痛苦,那才是真正的藝術。 真正的藝術應該「如同一把利斧,破開人們心中的寒冰」──卡夫卡 唯有在最艱難的情況裡成就出來...more
本書收錄十三位專家學者的演講內容,爬梳從日治到戰後以迄當代的書畫、油畫與攝影三大領域,一探臺灣藝術發展史上對於本土性與現代性的雙軌追求與多元樣貌! 書中聚焦五大主題:「臺灣美術史概論」、「近...more
一個台灣藝評人將其田野指向孤島問題,新冠疫情的隔離形成了難以抵達他方的介面,藝術家卻像是要表明:為了讓觀眾看到他所見的介面也是很類似隔離的東西。因為介面本身是後設的,我們在護目鏡上所描繪的風...more
面對人類世時代,藝術能做什麼?又做了什麼? 污染、資源稀缺、氣象變化、全球暖化:生態紊亂正在加劇,並且嚴重威脅包括人類在內的物種生存。許多藝術創作者意識到「綠色」回應的緊迫性,因而投入(社會)...more
「有些事物會消失,如同從未發生過;有些事件永遠存在,是你生命的一部分」 塵封已久的情書、飽含父愛的家書、與一生摯友的書信; 跨越近百年的六十餘幅家族照片; 面對家族記憶,挖掘心底隱痛; ...more
「藝術的內在因素,即情感,必需存在;否則藝術作品就變成了贗品。內在因素決定藝術作品的形式。」——康丁斯基。 現代藝術理論的經典文獻之一 《藝術中的精神》是康丁斯基於1911年發表的第一本著作,主...more
中國千年來古書畫世界悠遠廣博,「管見」乃書畫鑑別專家,作者王耀庭先生之自謙。第一部《書畫管見集》收錄文章以唐、五代、兩宋為主,計十五篇,出版後受到廣泛的迴響。今出版第二部《書畫管見二集》,所...more
潘元石在藝文界不僅是藝術家,也曾是美術老師、 臺南美術研究會理事長、奇美博物館館長。 在這多元身分下,潘元石始終保持著深耕臺南在地藝術教育的熱忱。 潘元石在南師嚴格的規律生活中,接受藝術...more
本書收錄「靈燦潛靜: 黃圻文的心藝旅程作品展」展出內容。藝術家黃圻文,1960年出生於南投,迄今舉辦過66次個展、300餘次聯展,本次展出作品為黃圻文老師於2018~2021年間創作之抽象畫。黃老師融合東方書法...more
「訪纖學 FIBER LINKS」記錄在Covid-19期間,在限制之下維持有質感的跨國交流, 24位台灣與東協的設計師與纖維工藝師進行跨國線上合作計畫,促成24件紀錄時代的工藝作品的誕生。...more
本書的出版係屬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執行文化部風潮計畫(行銷國家品牌至國際),以實踐兒童文化權為核心,舉辦Enlightening Crafts for Children萌—兒童工藝展。目標向兒童及親子觀眾介紹臺灣重要的五...more
本書為以台日合作交流展覽作品創作者及作品紀錄做為台灣當代細木家具國際交流工藝創作技術推廣書籍。...more
本書為以木材結構在單車發生的可能,以自發性投入技術探勘、材料加工研究及試驗設計與研究開發做為台灣單車開發工藝發展跨領域創作技術推廣書籍。...more
台灣畫廊史上第一本,以理論及實務為出發的全方位藝術圈介紹! 隨著藝術產業結構完善與國民文化水平提升,藝術群眾對於圈內關注也日益增多,本書基於藝術產業與市場的多年觀察,整理出藝術受眾比較感興趣...more
什麼是「視覺中心主義」、「笛卡兒透視主義」、「視覺性」、「凝視」、「視像霸權」、「柏拉圖洞穴」、「時代之眼」、「視覺修辭」?由於資訊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圖像與影像如今扮演著主流的角色,關於視覺...more
收錄:黃敏俊2019~2021年的完整作品。 白適銘、陳貺怡專文推薦 「彩虹一直是我創作的靈感來源,光色合一即是對彩虹的觀察。 自從 2017 年提出新光色論以來,我的作品就一直圍繞在把彩虹呈現在作品上...more
本書為「injector after Null: 鄭先喻個展」之展覽專輯,2021年3月27日至8月8日於本館三樓3A展覽室展出。...more
服裝就像文化的代言人,織就人文與自然的身體風景。 這是一本你可以看見臺灣服裝設計,同時認識臺灣的書。 透過第一手採訪16位臺灣重要服裝設計師的故事,理解臺灣服裝設計如何從1980到2010年的短短40...more
漫畫是很多人邁向知識、學習、探索世界的第一道櫥窗,本次透過生動的漫畫,希望讓讀者體會工藝為我們帶來舒適便利的理想生活之外,它也能同時給予我們心靈層面的暖心與療癒。 周光實,個性像光一樣令人...more
本書以回顧《文化資產保存學刊》1-50期內容為主軸,歸納出六類文化資產領域,邀請專家學者撰文共16篇,以平淺、易讀的文字闡述、回顧臺灣及海內外文資發展的重要資訊,期待在各個重要的主題內容間,產生對...more
表演在今日,與過往最大不同之處可能就在於發生場域及觀演關係的大幅改變:從鏡框式舞臺空間或者黑盒子式的劇場空間,擴張/遷徙至當代藝術領域裡以美術館為主要代表的白立方展覽空間當中。從1960年代的行...more
「雖然我們將杯碗瓢盆用作食器,但它們或許認為自己是樂器, 將材料製成食器是人類的事;但活得像一座樂器卻是它們的事。」 擷取自——〈碗盤們〉 大學時代以雕塑作品於藝術界嶄露頭角的安奎哲,畢業後於...more
《藝術松》是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數位藝述》系列(2011年~2015年)精神的延續,作為台灣數位藝術相關知識生產的新園地。藉由台灣數位藝術中心的民間機構力量,創辦藝術松學校影音導讀、Podcast與期刊出...more
與《觀看的方式》齊名的代表性文集 觀看的感知和想像,始終是理解這世界的首要方式 愛與激情、死亡、權力、勞動、體驗時間、歷史 貫穿全書、驅動我們所觀看的視界 本書是約翰‧伯格的代表性文集,涵括的時...more
包浩斯一百周年紀念版 如果不是「包浩斯」,世界不是你眼中所見的樣子 最前衛的藝術設計學校 最前衛的藝術設計運動 最經典.最普及的「包浩斯」論著 英、美亞馬遜書店5顆星推薦 大量珍貴圖片.深入淺出 帶...more
一部值得典藏、傳家、送禮的文化時尚精品 二○二二年 歲次壬寅 生肖虎 威虎賀新春 翻開故宮文物日曆 帶給您虎年增虎勁 虎歲揚虎威 由國立故宮博物院授權監製、台灣時代文化藝術基金會責任編輯出版的《202...more
「漆采本紀—南投縣漆藝發展史」針對南投縣漆藝發展史進行調查研究,南投縣為我國漆藝發展中最為知名的縣市之一,漆藝在南投縣的發展具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多重優勢組合。天然漆原料之外,因緣際會南投縣...more
「三代織女─一個賽德克家族的技藝與記憶」介紹張玉英、張貴珠和張鳳英三代,從織布是一種文化信仰開始,簡略敘述從早期部落傳統,歷經日本政府理番政策、國民政府山地平地化政策、高機進入部落,一直到晚...more
本書為彰化縣文化局辦理「2021彰化縣第二十二屆磺溪美展專輯」,專輯內容包含數位藝術類、書法篆刻類、 油畫水彩類、水墨膠彩類、攝影類及立體工藝類六大類作品。...more
感性與機器看似是對立的概念,我們從對立出發來療癒自我:後資本主義時代的各個領域都面臨過度製造,資訊爆炸使得時間破碎,我們懸置主體的感受,失去自我與外界連結,甚至在危機來臨以前,就因為各種奇觀...more
本書的出版係屬於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辦理藝術家王俠軍之白瓷創作展,透過專輯回顧展覽內容,讓讀者明白當代瓷器工藝發展之創新與思維,探索工藝創作的多元面向,探究其構成之原貌,並解構其製作技術...more
本書寫的是書畫家李伯元的藝術世界。《美無定相》書名,乃習佛有年的李伯元得自佛教「法無定法」、「佛無定相」之牖發,由他親定並題字。主體內容,除簡述李伯元的行誼之外,著重在他的書畫創作及其與佛法...more
●城市的真相不只有一個!臺灣也可以跟大阪一樣充滿魅力。 ●散步也能散出新高度,走在路上一秒化身城市偵查小達人。 ●日本地方團體5年精華集結,跟著日本地方都市魅力研究專家探險解謎。 給你九十分鐘...more
★日本知名佛像插畫家、散文家田中弘美,佛像圖鑑暢銷代表作。 ★看圖就看懂,純手繪的精緻畫風,絕對令你大呼:「超可愛!」 ★全彩印刷,完整介紹東京.鎌倉.東海地方最具代表性的190尊佛像。 ★獨家附...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