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拆解現代世界中最關鍵、最複雜的政治力量,解讀此強大思想如何從中國出發成為全球激進主義的一部分,以全球史角度疏理毛主義崛起、擴散至影響世界各角落的結果。從印度北部茶園到安第斯山脈,從巴黎第五區到坦尚尼亞的田野,毛主義在全球各個角落串連,凝聚成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more
服裝不只是遮蔽身體的日常用品,更是大時代變動下最忠實的見證者。是我們在了解台灣過去的文化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由荷西時期到明鄭王朝,乃至清領時代與日本統治的二十世紀,從古畫、文獻、傳世衣物、老照片與政策中,一步步抽絲剝繭,還原出每個年代的台灣服裝。...more
輕如鴻毛的意外插曲
引發重如泰山的歷史變局
這個世界嘲笑它
竟然讓人因此成為眾人的笑柄
一段被忽略的故事
等待遠方的人重新提起
第一部以版權為中心的近代中國社會史
如果我們僅把視閾停留在1978年起的改革開放,能看到的就只是一群統治菁英對意識形態的堅持和彈性的戰略選擇。
但是,通過余凱思所提供的四百年時間視閾,我們還可以看到它與1930年代南京國民政府施行之「發展型國家體制」的歷史親緣性,甚至可以上溯至晚清改革所摸索出的「官督商辦」的制度。當前的中國模式,從長波段的歷史時間中,能夠觀照它存在的路徑依賴。中國的「經濟特區」,呼應了清代的「廣州制度」;以大清王朝為中心的朝貢貿易體系,演繹出東亞版的霸權穩定理論,歷史或許不會重演,不過卻時時在押韻。
做為美國新世代的中國史書寫,《從清帝國到習近平:中國現代化四百年》一書展示了美國的中國歷史研究科際整合的趨勢,利用社會和人文的學術成果,進行因果關係的詮釋。
TOP1
TOP2
TOP3
TOP4
TOP5
TOP1
TOP2
TOP3
TOP4
TOP5
村井理子的《最討厭的哥哥死了(略)》,運用擅長的散文筆法,把被迫收屍的五日紀事撰寫成書,雖然是真實情形,卻有著散文、小說,甚至公路電影的閱讀體驗。 有人會說,親人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