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雕塑大師羅丹:「這世界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 只要每個人用心去觀看﹑專注感受,日常中的每個角落都能發現美。 2005年,于國華教授應大陸作家胡洪俠邀請,在深圳商報開闢專欄〈台北城記〉,...more
《學美之旅》 法國雕塑大師羅丹:「這世界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 只要每個人用心去觀看、專注感受,日常中的每個角落都能發現美。 2005年,于國華教授應大陸作家胡洪俠邀請,在深圳商報開...more
翻新想法的非典型藝術史 在地作者群帶路 用讀者視角,打開藝術好奇&視野 ▌按讚點閱轉分享=我們最想讀的藝術故事 ▌ 從台灣美術、藝術史到藝術市場,條條大路通藝術 這些藝術趣文,網友按讚分享 ●看在地作者...more
佛陀頭頂突起是什麼? 夏娃給亞當吃了什麼好東西? 新聞浮世繪,比X果日報更精彩? 韓劇鬼怪家中的梅瓶,很厲害? ▌好奇點閱按讚轉分享=認識藝術不再嚇到吃手手▌ 別本不講的有趣故事,這裡都有 ●最好奇的藝術...more
翻新想法的非典型藝術史 漫遊藝術史網站人氣文章 在地作者群帶路 用讀者視角,打開藝術好奇&視野 ▌好奇按讚點閱轉分享=我們最想讀的藝術故事 ▌ 別本不講的有趣內容,這裡都有 本套書組合:《漫遊按讚藝...more
神知識再加碼 古希臘神話人物零門檻入門書! 看當代電影、藝術、音樂、廣告、電玩創作靈感, 是如何取用於這些天團級人物 ●一本梳理希臘神話眾神與英雄故事的圖解百科全書 ●給你每個英雄神人的「生產...more
藝術愛好者都私藏的鑑賞指南! 近百年來,藝術領域變化迭起,創作手法和概念推陳出新,藝廊及美術館裡的展出,每每都讓觀賞者一頭霧水、無所適從。現代與當代藝術是存心要惹人困惑、驚駭或惱火嗎?又或者...more
如果藝術教育可為救國方針(見《漢寶德談美》之〈藝術教育救國論〉),但我們究竟該如何增進美感、培育美感呢? 「廿一世紀是美感的世紀,在全球化的大趨勢下,美感是一種競爭力……」 本書正是漢寶德先...more
從器物找生活,體驗壺帶入生活的儀式感, 藉由氣場、心緒與境界的改變,形塑品茗的新興味。 器物是個性品味的延伸,根據設計者所打造出的象與境,能改變氣場、心情和境界。 相信茶道具的改變,也能帶...more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灣攝影展「婉風流轉時:影像靈光與文學的跨域閱讀」展覽專輯,收錄有策展論述、展覽專文、展覽作品圖版、展出文學家作品、藝術家簡介等內容。...more
「2021/22國際紙纖維藝術雙年展: 蛻」,呈現來自世界各地紙纖維藝術的精采作品。展覽突顯天然纖維與回收人造纖維的多樣性,透過藝術家在技術上與概念上多元迥異的轉化,回應今日的全球環境危機。 英文「...more
本書為「2021臺北美術獎」展覽專輯,展覽自2021年12月25日至2022年3月20日於臺北市立美術館三樓A、B展覽室展出。...more
介紹天然染色的範疇(植物染、動物染、礦物染)、植物染材認識與採集、植物染色工序、染材前置處理、染液色素萃取,以及臺灣47種優質的植物染材以,分別以蠶絲及棉布染色後,並經由無媒染,以及石灰、醋酸鋁...more
介紹藍染工藝的範疇,包括藍植物種類、色素萃取、染纈技法(蠟染、型染、絞染、夾染,以及臺灣42種優質的植物染材,分別以蠶絲及棉布染色後,並經由無媒染,以及石灰、醋酸鋁、醋酸錫、醋酸銅、醋酸鐵等5種...more
★李澤厚論著集精裝版附贈典雅藏書票 本書以宏觀鳥瞰角度對中國數千年的藝術、文學作了概括描述和美學把握。 從原始遠古藝術的「龍飛鳳舞」,殷周青銅器藝術的「獰厲的美」, 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more
一開課就秒殺,日本暢銷160,000冊! 為什麼傳統工作模式會被淘汰,那是因為沒有思考過「標準答案」以外的答案。 全球商務人士都在研究藝術的力量,讓你在最壞的時代有最好的觀點。 打破思考慣性從視...more
運用皮革可塑的特性,結合異材質,以多元的風格,體現於皮革上,為革工藝術創生。 「紋革創生」的概念,源於生命歷經淬煉後,呈現出一種特殊形式的生命紋路,透過不同主題,連結生活與大自然,從不同的...more
中國千年來古書畫世界悠遠廣博,「管見」乃書畫鑑別專家,作者王耀庭先生之自謙。第一部《書畫管見集》收錄文章以唐、五代、兩宋為主,計十五篇,出版後受到廣泛的迴響。今出版第二部《書畫管見二集》,所...more
本書收錄「靈燦潛靜: 黃圻文的心藝旅程作品展」展出內容。藝術家黃圻文,1960年出生於南投,迄今舉辦過66次個展、300餘次聯展,本次展出作品為黃圻文老師於2018~2021年間創作之抽象畫。黃老師融合東方書法...more
「訪纖學 FIBER LINKS」記錄在Covid-19期間,在限制之下維持有質感的跨國交流, 24位台灣與東協的設計師與纖維工藝師進行跨國線上合作計畫,促成24件紀錄時代的工藝作品的誕生。...more
本書的出版係屬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執行文化部風潮計畫(行銷國家品牌至國際),以實踐兒童文化權為核心,舉辦Enlightening Crafts for Children萌—兒童工藝展。目標向兒童及親子觀眾介紹臺灣重要的五...more
本書為以台日合作交流展覽作品創作者及作品紀錄做為台灣當代細木家具國際交流工藝創作技術推廣書籍。...more
本書為以木材結構在單車發生的可能,以自發性投入技術探勘、材料加工研究及試驗設計與研究開發做為台灣單車開發工藝發展跨領域創作技術推廣書籍。...more
本書為「injector after Null: 鄭先喻個展」之展覽專輯,2021年3月27日至8月8日於本館三樓3A展覽室展出。...more
服裝就像文化的代言人,織就人文與自然的身體風景。 這是一本你可以看見臺灣服裝設計,同時認識臺灣的書。 透過第一手採訪16位臺灣重要服裝設計師的故事,理解臺灣服裝設計如何從1980到2010年的短短40...more
漫畫是很多人邁向知識、學習、探索世界的第一道櫥窗,本次透過生動的漫畫,希望讓讀者體會工藝為我們帶來舒適便利的理想生活之外,它也能同時給予我們心靈層面的暖心與療癒。 周光實,個性像光一樣令人...more
本書以回顧《文化資產保存學刊》1-50期內容為主軸,歸納出六類文化資產領域,邀請專家學者撰文共16篇,以平淺、易讀的文字闡述、回顧臺灣及海內外文資發展的重要資訊,期待在各個重要的主題內容間,產生對...more
一部值得典藏、傳家、送禮的文化時尚精品 二○二二年 歲次壬寅 生肖虎 威虎賀新春 翻開故宮文物日曆 帶給您虎年增虎勁 虎歲揚虎威 由國立故宮博物院授權監製、台灣時代文化藝術基金會責任編輯出版的《202...more
「漆采本紀—南投縣漆藝發展史」針對南投縣漆藝發展史進行調查研究,南投縣為我國漆藝發展中最為知名的縣市之一,漆藝在南投縣的發展具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多重優勢組合。天然漆原料之外,因緣際會南投縣...more
「三代織女─一個賽德克家族的技藝與記憶」介紹張玉英、張貴珠和張鳳英三代,從織布是一種文化信仰開始,簡略敘述從早期部落傳統,歷經日本政府理番政策、國民政府山地平地化政策、高機進入部落,一直到晚...more
本書為彰化縣文化局辦理「2021彰化縣第二十二屆磺溪美展專輯」,專輯內容包含數位藝術類、書法篆刻類、 油畫水彩類、水墨膠彩類、攝影類及立體工藝類六大類作品。...more
感性與機器看似是對立的概念,我們從對立出發來療癒自我:後資本主義時代的各個領域都面臨過度製造,資訊爆炸使得時間破碎,我們懸置主體的感受,失去自我與外界連結,甚至在危機來臨以前,就因為各種奇觀...more
本書的出版係屬於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辦理藝術家王俠軍之白瓷創作展,透過專輯回顧展覽內容,讓讀者明白當代瓷器工藝發展之創新與思維,探索工藝創作的多元面向,探究其構成之原貌,並解構其製作技術...more
本書寫的是書畫家李伯元的藝術世界。《美無定相》書名,乃習佛有年的李伯元得自佛教「法無定法」、「佛無定相」之牖發,由他親定並題字。主體內容,除簡述李伯元的行誼之外,著重在他的書畫創作及其與佛法...more
★日本知名佛像插畫家、散文家田中弘美,佛像圖鑑暢銷代表作。 ★看圖就看懂,純手繪的精緻畫風,絕對令你大呼:「超可愛!」 ★全彩印刷,完整介紹東京.鎌倉.東海地方最具代表性的190尊佛像。 ★獨家附...more
本書是作者寫給青年的第十三封信;「以美感的態度推到人生世象方面」,說明審美的方法及人心如何免俗及領略免俗的趣味、說明藝術與實際人生的距離、美感經驗與移情的關係、美感與快感有何分別、自然美與藝...more
劉時棟橫跨20餘年的創作,是一個以拼貼為基礎語法構築起來的視覺宇宙。自1990年代後期充滿筆觸的表現性繪畫出發,劉時棟運用巨量堆疊的影像團塊,創造出繁複、奇幻又混雜著日常現實的視覺語言,在推敲「圖...more
《王清霜100+漆藝巨擘百歲特展》以人間國寶王清霜藝師的精彩漆藝人生為主軸,分別以〈啟蒙東洋─把漆藝最好的技術學回臺灣〉、〈工藝教育─為臺灣工藝挺身而出〉、〈產業創新─讓漆工藝走入常民生活〉、〈漆...more
澎湖縣政府文化局每年辦理美術家聯展,類別有:書法、水墨、西畫、雕塑、陶藝、應用美術與攝影,藉以活絡本縣藝術氛圍,及提供藝文人士之交誼平台,凡參予展出作品皆收錄於本專輯內,並收錄本縣新秀獎美術...more
「桃源國際藝術獎」以兩年一屆的全新賽制,規劃了不分藝術類型的國際徵件,邀集學者、藝評及創作者組成國際評審團,嚴選國內外藝術家至桃園參展,藉此鼓勵創作之多元發展、厚植當代藝術研究根基,並以桃園...more
您曾經享受過麗美中心的服務,《模糊時尚》必定能夠進一步協助您完整地了解您所體驗過的,身、心、靈上不同層次的祛毒與美容療程服務。如果您不曾親臨麗美中心,那麼特別為麗美中心限量發行的《模糊時尚》...more
本展覽嘗試從生態環境永續的面向,關注並結合近年積極發展的國產材政策與計畫等相關作為,串聯木材跟人類文化共存的過去並挑戰新的未來。期待透過傳達與轉譯,讓觀眾跨越木文化的巧工技藝之外,體驗材料美...more
傅雅雯在作品《變形中》中嘗試運用移動感應技術,以身體的力量為媒介讓物體產生運動。透過拋出不同重量物件所產生的能量,物體運行與其所處空間之間所形成的張力,以及外部反作用力的介入,讓物體的物理上...more
本書為「110年全國美術展」展覽專輯,內容收錄110年度「全國美術展」共11類別評審委員感言及獲獎作品,包括水墨、書法、篆刻、膠彩、油畫、水彩、版畫、雕塑、攝影、新媒體藝術及綜合媒材等。...more
「光影-鄭木連玻璃創意展」生活的美好令人有無限想像空間,日常點滴猶如一幅美景,勾勒起過去的記憶,花的陪伴、魚兒上游、蟬的叫聲及周遭的人、事、地、物,一連串的畫面印刻在內心,化為養分澆灌於創作...more
「融合-陳民翊、鄭銘梵玻璃藝術展」陳民翊老師擅長融合玻璃技法,結合異媒材與機構設計,創作機動藝術及流動質感的作品,作品風格明朗、色彩鮮明,展現玻璃光與造型美感,表達哲學及人文思維,觸發觀者內...more
本書為「 Finders Keepers:陳建榮個展」之展覽專輯,2021年3月27日至8月8日於臺北市立美術館三樓3A展覽室展出。...more
作者難,識者亦難。朱省齋不僅談書畫賞鑑之難,也談古今藝苑人士軼聞掌故,身預其事,知之較切。 朱樸,字樸之,號樸園,晚號省齋。熱愛書畫,仿清人孫承澤《庚子銷夏記》、高士奇《江村銷夏錄》體例,...more
日本頂尖策展人、法國羅丹美術館指定代理商 教你運用商業分析的邏輯,導入資訊與知識的藝術鑑賞法 從古典名作到當代作品都能理性解析, 找出觀看的脈絡,提升美學意識與感性能力 有許多人會疑惑: 「...more
齊白石畫蟹題字「袖手看君行」,何以「妙極」?溥心畬談及「南張北溥」,為何「大不高興」? 張大千被識破少時仿作,又將會如何應對?說畫人、談畫事──朱省齋所見的民初藝壇。 朱樸,字樸之,號樸園,晚...more
本書為嘉義市立美術館開館展《辶反風景》展覽專輯,本展透過四個子題:「被體現的自然」、「內在風景」、「媒介中的觀景」和「激進的風景」,進一步思索自身與所處環境、觀看關係和地理政治的跨時代意涵,...more
朱樸,字樸之,號樸園,晚號省齋。熱愛書畫,仿清人孫承澤《庚子銷夏記》、高士奇《江村銷夏錄》體例,收錄所見名畫法書,品評鑑賞,考其源流,並記錄其尺寸、後人題跋圖記等等。一生浸淫書畫,特請陳巨來...more
朱省齋一生浸淫書畫,曾請陳巨來為其刻章:「晚知書畫真有益,卻悔歲月來無多。」 遂仿清人孫承澤《庚子銷夏記》、高士奇《江村銷夏錄》體例,就所見之名畫、法書,品評鑑賞,考其源流,並記錄其尺寸、...more
圖解希臘諸神的愛慾情仇 輕鬆科普不失深度的神話研究 漫威、聖鬥士星矢、哈利波特…等影視巨作都曾發想自希臘神話,但原版的神話故事比所有改編(或從中取材)故事都更加曲折離奇,龐大複雜的世界觀,以及無...more
楊柏林選擇隱居山林選擇孤獨,選擇創造。外雙溪的工作室,以大面積的玻璃將大自然引入建築物內部空間,內外相互呼應,從而激發出強烈創作欲望。將自己的生命量能與視覺經驗藉由作品表達出來,用美去理解轉...more
內容講述「2018年國家工藝成就獎」得獎者-孫超先生的結晶釉創作人生,包括:孫超年表整理、孫超重要釉方火表之介紹及作品紀錄等。...more
廖慶章/蘇小夢作品紋樣圖錄 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 #廖慶章大師,以及臺灣金工界國家工藝師 #蘇小夢教授,帶大家從廟宇的龍、鳳圖騰,及日常生活常見的花、草紋飾出發,看大師如何將傳統的紋樣與當代藝術...more
2021年第十九屆風城美展打破以往預立展示主題的形式,邀集93位新竹在地傑出藝術家及新竹美展竹塹獎歷屆得主共同展出,每件多元創作的作品,都代表著藝術家們耕耘藝術的豐碩成果,期藉由本展展現新竹地區開...more
一年一度「藝術新聲」將於大墩文化中心大墩藝廊(一)至(七)熱鬧登場。展覽集結了國內外多所藝術學系:臺北藝術大學、臺灣藝術大學、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立大學、元智大學、清華大學、大葉大學、東海大學、...more
受邀至羅浮宮展出的能量藝術家 李登元 以自然質樸的線條形象,畫入光子能量, 獨一無二、嶄新的創作思維和藝術技巧, 創作出「無有之美」的一筆畫 ✽✽✽ 光子,是不可見光,存在一筆畫中,深愛著人類。 ...more
情慾與醜惡的藝術之美,一次珍藏── 解析共超過400幅名畫, 揭露西方歷史表層無法觸及的真相。 ◎ 情色美術史:解讀西洋名畫中的情與慾【五週年新裝版】 越禁忌越要畫,大師筆下的美麗胴體── 究竟是女...more
本書為「進步時代-臺中文協百年的美術力」展覽專輯,內容收錄本次展覽策展專文及學者專文、作品圖版及文獻照片等相關資訊。 此展覽希望透過挖掘出文協中的許多重要人物,如林獻堂、楊肇嘉、蔡培火、賴...more
110年大墩文化中心邀請展第二棒,由當代知名藝術家許文融老師接力舉辦,許教授是建國科技大學設計學院院長兼美術館館長、北京大學客座教授,也是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永久駐館藝術家,在藝術領域中獲獎無數備...more
鳥松與仁武,從古至今皆扮演著交通樞紐的角色,卻在都心周邊顯得低調。其悠久的歷史、豐富的人文生態,在受到工業快速發展的影響下,既有的生活環境承受前所未有的衝擊。 聚落發展面臨挑戰,曖昧地開始...more
#大導演文・溫德斯與各領域創作大師的私淑互動歷程,涵括電影、繪畫、攝影、舞蹈、服裝設計等領域,以書寫摸索啟發他的藝術家們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 談到的藝術家,包括塞尚、柏格曼、安東尼奧尼、碧娜...more
第六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離線瀏覽,展覽專刊將作品收錄的部分以六種不同層面,分門別類的透過不同角度或身分去闡述網路媒介與我們的關係,分別是「礦物、雲端、傳說、用戶」、「翻閱雲端」、「角色扮演...more
第七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ANIMA阿尼瑪,展覽專刊收錄內容包括策展人對談,由本屆策展人林怡華與游崴以對談的方式,從自身經驗出發,分享對於展覽主題的發想過程,至最後整體框架的型塑,另外也透露本次參...more
在2016年發現了一本跨越日治與二戰後的家庭照相簿之後,開啟了藝術家陳飛豪迄今持續以日治台灣文史為主題的系列創作。從初期將文字和語言作為「觀念藝術性」創作媒介的作品,爾後挖掘台灣與東亞世界不為人...more
全新觀點!打開你的藝術腦! 層層解鎖,全方位透視20件大師名作。 本書解密馬諦斯、畢卡索、安迪.沃荷、草間彌生、徐冰等20位大師的20件代表作,根據相同的「七把鑰匙/七個關鍵」(seven keys)來解釋作品...more
現代意義的北美美術史,多指歐洲移民進入美洲大陸後的美術發展,因殖民前的原住民文物遭破壞、掠奪,留存甚少。這些來自歐洲的畫家,雖承續基督教文化,卻不同於歐陸濃重的神權敘述,他們避離偶像、神話與...more
本書紀錄策展人在2018年為泰國清邁MAIIAM當代美術館策展“The Poetic Language of Flowers”及曼谷金湯普森故居博物館“The Rhythm of Flowers”兩檔展覽之策展論述、展覽紀實與花絮。甚至將泰......more
2021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邀請國內外八組藝術家於美術館戶外園區創作多件大型光影裝置並辦理5G與藝術國際論壇。...more
臺灣工藝季刊80(2021.03)月號 工藝×茶文化/ 1 臺灣茶文化探源—茶的引進與北臺灣早期茶路徑預覽 2 洞「茶」機先—國際工藝茶學苑的茶文化推廣預覽 3 日不落帝國的紅茶文化探源—從貴族風尚到全球化商...more
陳朝寶先生的畫風極具強烈個人特色,喜畫女體,畫面以西方色彩為基調,以中國畫之線條與筆法呈現女性慵懶之姿,東西合璧的方式精確捕捉女體之美,開創新媒材、新題材與新觀念。 本館長年致力推廣文化藝...more
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109年「島嶼對話-馬祖文化交流計畫」之「藝術游擊」藝術家駐村活動,今年徵選10位年輕藝術創作者前往馬祖南竿津沙聚落、鐵板社區、北竿塘岐社區與東莒大浦聚落四個村落駐村,利用一個月...more
本書為「 2020 臺北美術獎 」出版,展覽從 2020 年 12 月 12 日至2021 年 2 月 28 日於本館三樓 3A、3B 展覽室展出。 The publication of this catalogue is for “T......more
穿越千年文明, 12場星空下的繆思之旅, 陪你追尋黑暗中的生命火光, 以及閃爍背後的永恆深情。 生活在人造光線過度飽和的後工業文明中,我們根本不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黑夜,因為大部分的人都不曾體驗過...more
風雲在棋-林悅棋再生創作」展出多媒材創作者林悅棋2007年至今,再生媒材造型作品206 件。這些作品以真實的丟棄廢物,營造出超凡的多重幻象,以塑膠紙盒與顏料,打造堅不可催的時空戰場。...more
「臺中市女性藝術家聯展」,希望能以女性藝術家的視角,推動兩性平權的觀念,消除傳統文化的性別歧視,讓女性藝術工作者透過這個聯展交流平臺匯聚,連結彼此、相互激盪,形成一股藝術文化持續發展的力量,...more
★超過250幅全彩精美圖像,揭開美感奧祕 跨越藝術、建築、設計、幾何、自然和宇宙的永恆追尋, 以全新的方式觀看、應用和分享黃金比例的神聖之美 在一切能感知到「美」的事物中, 「黃金比例」無所不...more
張敬大師為國內知名景觀雕刻大師,創作主題是以大自然景觀為主軸,其獨創大山大水的創作且簡潔俐落又具生命力的立體造型,勾勒出那巍峨屹立、磅礡大氣的峽谷奇景,不僅讓人有身歷其境的震撼感受,更是讓觀...more
臺中市市政顧問林輝堂先生,自幼即喜歡塗鴉,早期常臨摹齊白石水墨畫,認識陳庭詩大師後,改用壓克力顏料,以自動性技法創作一系列抽象畫,1998年起隨柯適中老師習畫,從人體速寫、素描、風景畫到半抽象。...more
陳景容,1934年生於彰化。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日本武藏野美術大學、東京藝術大學壁畫研究所畢業。歷任師大美術系及研究所專任教授,現為其名譽教授。榮獲法國藝術家沙龍油畫銀牌、銅牌和榮譽獎,以及...more
他,顛覆整個世代觀看世界的方式。 與蘇珊˙桑塔格、羅蘭˙巴特齊名; 歐洲二戰後最具影響力思想家之一。 從憤怒青年到說故事的人—— 回溯約翰˙伯格思考源頭、觀測其書寫抵達之邊界, 探究半個世紀以來人文地...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