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別來自英國、美國的幾位考據學家,在不同的時間來到台灣這座美麗的島嶼,相繼採集到屬於早期台灣的豐富史料,無論是原住民語言研究,或是豐富的自然生物等,都為台灣早期歷史留下了最珍貴的紀錄。其中博...more
本書為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語言與文化學士原住民專班出版,以財團法人原住民族語言研究發展基金會所公布的新版學習詞表出發,擷取其中20個動詞詞條,以五種族語為例,列出衍生形語相關之例句,期盼能針對目前...more
1969年,在當時還是「特別管制區」的桃園復興鄉角板山,一場泰雅族青年和夫與日本女子綠的婚禮,震動了臺灣社會! 「現在回想起來,還是感到有些不寒而慄的。剛結婚的時候,真是一個恐怖的時代啊。」──...more
無聲勝有聲的山林智慧,含蓄隱藏的長者人生歷練和文化傳承,直堪後輩族人追隨與細細品味! ◎作者自身體驗+原住民族人在山林中的真實奇遇,100%的「原」汁「原」味。 ◎描述累積的傳統生活智慧,記述對大...more
排灣族人自稱「太陽之子」,傳說太陽神在一棟白色小石屋的陶壺產下兩顆蛋,這兩顆蛋孵化成一對男女,成為排灣族的祖先…… 每個民族都有解釋自己族群由來的創世神話,保存豐富文化的排灣族,也擁有自己的...more
歌在生命裡,生命就是歌。 對Pangcah(阿美族)來說,radiw(歌謠)是活著的歷史,串起了人、動物、土地之間相互勞動與滋養的關係;radiw就是文學,代替文字成為傳達情感的載體。眾人傳唱歌謠,一代傳一代,...more
南投縣仁愛鄉是賽德克族的祖居地,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為高山峻嶺,風景美不勝收,也孕育了豐富的動植物生態和多樣性的文化型態與內涵,其獨特的生活美學與人文資源,已成為台灣文化資產無法分割的一部分。 ...more
台灣面積雖小,卻擁有16個不同的族群,各族之間除具文化的普同性之外,更具文化之差異性,甚具族群文化之殊異性、獨特性和多樣性。文化是人類習得的行為,是人類適應環境之主要方式,以及人類所發展的生活...more
認識台灣原住民族,不可不讀的人文經典 台灣人類學先驅巨作 ╳ 台灣古道研究權威譯註 伊能嘉矩── 台灣史學、文化史與平埔族研究領域先驅 足跡踏遍台北盆地、淡北一帶及宜蘭平原 是最早有系統研...more
臺灣文學史上古典散文經典「雙璧」之一 臺灣原住民史研究最關鍵歷史文獻 文白對照、歷史解密,再現臺灣原住民的生活風俗 清領時期,首任「巡臺御史」黃叔璥將其蒐羅之臺灣相關文獻,以及抵臺後考察各地...more
原住民族長久居住在臺灣這座島嶼上,但自17世紀以來,荷蘭、西班牙、漢人等外來族群接踵而至,原住民族土地不斷流失。清代末期,平地幾為漢人墾殖,日治時期現代國家權力侵入臺灣山地,武力征服。尤其,18...more
本書記載台灣原住民各族群智慧語錄,透過祖先流傳的故事,讓讀者得以吸收其中蘊涵的深層的意義與價值,這都是我們先輩的智慧結晶,因此它不僅反映了族群生命的豐富內涵,更啟示了我們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引...more
神話與傳說故事是生活經驗的投射,保存了祖先豐富的生命經驗。 賽德克族自古以來,流傳有許多神話與傳說故事,述說著他們的信仰觀、生命觀、宇宙觀和人生觀等,也是他們傳宗接代繁衍的依據,對族人具有...more
五年超過兩百次搜尋隘勇線的過程中, 他帶著筆記本、GPS、捲尺、攝影機、電池、GoPro, 在山裡從事由線到人、由山到部落的實地踏查。 藝術家高俊宏是行動者、運動者。從2007年開始在廢墟創作,2011年踏...more
西段起自南投東埔村、東段起自花蓮玉里卓麓村的八通關越嶺道,直線全長115公里,一路蜿蜒,煙霧繚繞,部分路段或地形險峻,或溪水相隨,沿途景致美麗又深邃,而主要的沿線大多為布農族巒社群及郡社群聚落...more
一段少為人知的島內移民史, 以及屬於臺南都市原住民的憂愁與歡欣。 脫離了原鄉的根與記憶, 原住民族群與文化的主體性,將於都市空間發展出何種新的形貌? 生活最根本的念想,無非是求得溫飽,安...more
本書主要在探討卡那卡那富族植物與社會文化之間的關係,適合作為認識卡那卡那富族之入門。 全書由從民族植物學的角度出發,檢視卡那卡那富族對於周遭植物的使用,以及這些植物與當地人群、社會和文化之...more
本書為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語言與文化學士原住民專班出版,適合作為認識卡那卡那富族之入門教材。作者針對擅長華語的練習者,將不易分辨的卡那卡那富語語音編成發音練習,可作為獨立的發音課程教材,易可當作...more
本書為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語言與文化學士原住民專班出版,適合作為認識卡那卡那富族之入門教材。全書由從民族植物學的角度出發,檢視卡那卡那富族對於周遭植物的使用,以及這些植物與當地人群、社會和文化之...more
《卑南學:卑南族群研究與部落調查資料彙編》簡稱《卑南學資料彙編》,其目的是希望藉由「卑南學學術研討會」的常年舉行,整理過往各領域先進的研究成果,並結合引進當代社會各領域專家與研究機構,協助建...more
古代,太魯閣族人用弓箭想要把太陽射下來,結果射偏了,射到了太陽的邊緣。有一箭射到太陽下方的一角,發生了連續的大爆炸,這一角爆裂的岩塊分別四處散落,宇宙至此有了大大小小的星辰散布著。另一箭也射...more
記錄復興區泰雅族耆老們如何在那個動盪的時代, 順應變遷,演繹出獨有的生活型態。 2018年作者楊馥祤因綠際會拜訪復興區泰雅族十位耆老, 以口述歷史方式記錄了泰雅族人因應時代而演繹形成的生活型...more
《台灣布農族部落婦女研究》 童年的美好與學校教育價值的衝突 作者以自身在布農部落成長的經驗,紀錄不同世代的部落婦女,探討社會、環境、土地與教育等議題;原住民老中青世代的部落阿嬤與年輕人日常...more
小矮人很厲害,他們經常與布農族人作戰……善於使用弓箭,躲在土裡面,有的躲在草叢裡,布農族人不知道他們藏身在那裡,他們會突然從樹上射擊布農族人,有時候從土裡面冒出來,也會從草叢裡面發箭突擊布農族...more
「阿美族學的一小步,是阿美族社會發展的一大步。」 建立阿美族學並非要標新立異,甚至閉門造車,而是依據阿美族社會發展的需求,以及學術研究之發展趨勢應運而生,以尋求阿美族學研究的新平臺、機會和...more
「雲端上的民族」布農人與大自然環境共存,不僅生態知識深厚,尊重森林和保育大自然的土地倫理觀念,更是世代傳承。舉凡傳統飲食動植物來源、狩獵文化、採集經濟、漁撈經濟、飼養經濟、傳統住屋、交通運輸...more
臺灣原住民族的口傳文學內容豐富,舉凡族群的起源、分布、禁忌,以及射日、洪水、人類始祖來源等宇宙奧秘,以及部落曾發生過的真實事件,都涵蓋其中。 日治時期有關原住民族的調查、採錄與研究,留下相...more
這個時代,原住民居然是不被當「人」看待的 在這種偏見背後,是由怎樣的「思考」所支持著? 殖民的暴力,除了肉眼可見的直接暴力,還有隱微難見的間接暴力。 所謂支配,不只是制度的支配,更包含文化與...more
2007年正名的撒奇萊雅族,分布於花蓮奇萊平原,受十九世紀末期加禮宛事件影響,族人的文化長期被隱沒在歷史洪流中。經實地口傳調查與研究,本書揭開撒奇萊雅族口傳神話與傳說之多元面向,包括完整的故事分...more
台灣的原住民,在語言文化、人群分布與網絡連結上,和太平洋海域上眾多島嶼一樣,都是南島語族(Austronesian Lingustic Family)的一支。他們的祖先,大約在距今7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早期,已經在台灣住居...more
十二生肖與民間信仰及習俗息息相關,更衍生人的本命年、性格與命理的種種生剋,也展現出在地庶民文化的通俗性與重要性。 十二生肖是亞洲地區部分民族用來代表年份的十二種動物,長久以來與星宿曆法及十...more
泰雅族為臺灣原住民中分布較廣的民族之一,有兩大語群,臺中市的泰雅族大部分屬於澤敖利亞(Tseole)語群族,除了遷移到都市的族人外,主要分布在和平區,清代以「北勢蕃」來稱為此群族人,以當時的武榮社為...more
本書分三大篇,第一篇─阿美族部落發展史,主要探討阿美族的起源,並詳述南勢阿美族、秀姑巒阿美族、海岸阿美族、馬蘭阿美族、恆春阿美族的部落遷移史以及阿美族的重要發生事件。第二篇─阿美族社會文化史,...more
《卑南學:卑南族群研究與部落調查資料彙編》簡稱《卑南學資料彙編》,其目的是希望藉由「卑南學學術研討會」的常年舉行,整理過往各領域先進的研究成果,並結合引進當代社會各領域專家與研究機構,協助建...more
本書傳主Tahai Ispalalavi,是布農族的耆老,長年奉獻布農族郡社群的文史保留、傳承與發揚,同時也是雕刻工藝家。身為虔誠的基督徒,Tahai Ispalalavi奉獻許多心力在地方事物,擔任過武陵部落的村長與6屆...more
台灣原住民族雖然僅佔總人口數的2.3%,卻是南島文化的承載者,不僅形塑台灣豐富的多元文化,更是寶貴的世界級文化資產。在邁入多元文化與多元族群的時代,原住民族文化對於台灣主體性的建構至關重要,更需...more
《排灣學資料彙編》係透過「排灣學研討會」的固定舉辦,搭建起族群內跨地域、跨部落、跨學科,與跨世代的交流平台。讓族人以及不同學術領域的研究者,能透過調查、記錄、研究,以及分享和對話,共同追尋或...more
寫小時候的部落生活,介紹鄒族文化祭儀與氏族,紀錄日本時代人事物的「遺留」,外省「國語」的滑稽,基督教和西方人,家族故事、天災記憶等等…… 它是在七十餘年的時間長度中,以個人的生命所體驗、所感...more
從「蕃地」到「山地」,原住民族社會如何被國家機器收編為「地方」? 戰前日本政權的「蕃地」統治和戰後國民黨政權的「山地」行政,是為推動地方化而設的過渡性體制;兩者均以「國民形塑」為基礎,將原住...more
在人類學和博物館學領域中,作者阮昌銳教授熱愛教書與田野工作,多年來累積學術貢獻甚鉅。另外,因為熱心推廣,策畫許多展覽,且勤於寫作,讓更多人了解臺灣原住民與常民文化。除了相當數量的專書,在各處...more
集結《立報》、《自由時報》、《聯合報》的投書文稿 關注台灣原住民與弱勢群體的處境,指出短視近利、歧視異族的社會問題 再次點燃傳承知識與文化的庫巴之火,思索民族的發展與未來 庫巴kuba是鄒族...more
娓娓多變的原運30 年 道來綿延的原民心境 他們就像自灰燼中重燃火苗之後的烈焰主角, 承接著各類舊新挑戰。 本書延續《認同的污名》一書原貌精神,採取最大宏觀研究視角,分成前篇、中篇、及後篇。 前...more
2017年重新出版 瞭解原住民社會的必讀入門書 原運領袖們說: 「憑藉著閱後心得,大家忽然間取得了自我行動的顯著學理支持基礎。」 一九八七年,《認同的污名》一書出版,首開以族群、族群意識、族群變遷作...more
司馬庫斯(Smangus)位於新竹縣尖石鄉後山,屬於泰雅族的馬里闊丸群,地理位置遙遠,直到1980年始通電,不僅是台灣最晚有電的地方,也是唯一實施社會主義式合作共生制度的部落。族人堅持回歸泰雅族共享傳統...more
臺灣原住民族的神話中,不是火種藏於生殖器而是粟種藏於生殖器, 這兩者存在哪些共通的意涵? 阿美族與整個南島民族的關係,中國南方的布朗族、德昂族與南島民族的關聯性又是如何? §「作物」的起源與...more
《卑南學:卑南族群研究與部落調查資料彙編》簡稱《卑南學資料彙編》,其目的是希望藉由「卑南學學術研討會」的常年舉行,整理過往各領域先進的研究成果,並結合引進當代社會各領域專家與研究機構,協助建...more
《卑南學:卑南族群研究與部落調查資料彙編》簡稱《卑南學資料彙編》,其目的是希望藉由「卑南學學術研討會」的常年舉行,整理過往各領域先進的研究成果,並結合引進當代社會各領域專家與研究機構,協助建...more
在當代中國,神話是怎樣在特定的社區中存在的?它們扮演著何種角色、擔負著何種功能?哪些人在講述神話?那些保有和傳承著神話傳統的人們是如何理解神話的?講述神話對他們的生活具有什麼意義?神話如何在具體...more
「太魯閣族的另一種鄉愁」是一本花蓮縣吉安鄉「太魯閣族」的口述歷史書,透過15位長者的口述,清楚地讓我們看到台灣政治、經濟變動的大巨輪下,部分太魯閣族被迫遷移的生命故事;當太魯閣族被迫斷裂與大自...more
「台灣不見了2-部落的故事,部落自己演」,是2014年台原偶戲團和12個部落的孩子一同完成的族語光影課。本書共三冊﹝全套 : 平裝附數位影音光碟﹞。 第一冊《說故事》―12個來自部落故事的光影戲劇本,有...more
呂自揚是《歷代詩詞名句析賞探源》等暢銷書作者。 本書是改寫臺灣史與高雄屏東史書記載的突破性著作。 是研究臺灣史和平埔族,都應參考的精采創新著作。 本書是文學書,也是歷史書。 文學部分;以...more
在這曾是平埔族群居住的溝坪地區,在鄉間小路旁田頭田尾,有著一百多座的公廨。公廨中以三塊石板所堆砌的三片壁最多,但由於漢化及文化失傳,已鮮有人知其意義,將它當作土地公或有應公廟來祭拜,已漸漸失...more
作者是太魯閣人,服務警界,公職退休後致力於口述族人的歷史,有非常可觀的成就與貢獻。本書為其2000年間,訪談了花蓮地區太魯閣部落、德烏達部落與德克達雅部落的耆老,這些口述者大約在80歲至百歲間,是...more
◎ 當代政治正義及倫理哲學重鎮羅爾斯(John Rawls, 1971)主張,社會正義是要在「平等」權基礎上,讓最弱小階級也能受益。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不是展現在高樓大廈與高科技發展,而是端視其如何對待其最弱勢...more
《島民‧風俗‧畫》是近年來興起的臺灣史學研究中,研究年限最早的一本美術專著,也是美術史學者蕭瓊瑞著意將臺灣美術研究往前推溯的一本力作。 筆者搜集了相傳輾轉摹繪自六十七〔番社采風圖〕的版本五種...more
太平洋黑潮暖流拂過台灣海岸, 太平洋的風也吹遍了中央山脈兩側, 山海子民普同受惠,世代在島上生活、傳承文化, 他們血液裡都流動同樣的血緣因子。 太平洋就如同他們千百年來的生命之水…… * ...more
這本書的主要目的,是要從「認同研究」的角度切入「族群研究」和「國族主義」這兩個研究領域,對「族群認同」和「國族認同」這兩個重要概念進行探索。「族群認同」和「國族認同」的形成過程,則是本書的核...more
布農族是台灣原住民族中居住海拔最高的民族,因為不斷的遷徙,在工藝的表現顯得比較弱些,而在器物以實用性為主。布農族的歌唱和音為台灣島民族之佼佼者,八部和音名揚全球音樂界。其社會型態行使父系氏族...more
臺灣是個多元文化共存的社會,但因殖民主義的同化政策影響,使得一些弱勢族群的文化與語言正在消失中,而原住民文化最為嚴重。對於原住民文化的特色,大部分的人都以為只有歌唱、跳舞,但這是一種偏狹的概...more
您知道台灣雅美族住家的來源嗎? 在台東有數以千計的卑南遺址石版棺為何朝向同一方位? 泰族如何創造水陸兩棲的住家? 為何泰北的苗族住地上,而貴州的苗族住木樓? 印尼的船形屋如何欺騙觀光客? 母...more
部落觀點,泰雅獵人說故事 心中的部落有多大 文明與荒野的界限在哪 凝望大霸尖山的一雙眼 是獵人剽悍銳利的眼神 在荒草峻嶺間 華廈林立中 筆刀代番刀 進行觀點出草 透視現代泰雅人的部...more
此書係花蓮縣撒奇萊雅族口傳故事的採錄集結,調查範圍涵蓋新城鄉北埔村、花蓮市(撒固兒部落)、壽豐鄉水璉村、豐濱鄉磯崎村、鳳林鎮山興里(吉拉卡樣)及瑞穗鄉(馬立雲部落)。 作者簡介 劉秀美 國立東華大...more
藉著踩進部落窺探耆老心靈及其背後所承載的深邃文化,過去幾千幾萬年泰雅爾族人蓽路藍縷慘澹經營所構築的生態與人文環境,其實是已建構了泰雅爾族的哲學思潮,將其帶進部落與家庭、園地與獵場、抵禦與抗爭...more
一八九五年,苦學出身的伊能嘉矩自動請纓遠渡重洋,來到台灣擔任總督府雇員。利用公私之便,開始對台灣北部與東北部平埔族原住民進行田野調查,足跡踏遍台北盆地、淡北一帶及宜蘭平原,詳細記錄各社的狀況...more
傳說、情感與美感;儀式、文本與影像 胡台麗以細膩的觀察 詮釋了排灣族的文化核心與表徵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胡台麗在晚近文化人類學的理論與方法思辨中,以特殊的田野敏感度與感性觸角,...more
轟動世界的台灣山林「抗日史詩」! 如果有人逼迫你忘記不該忘的東西,你應該反抗、你應該戰鬥,你不該讓自己變成被豢養的野獸!因為我們都是驕傲的賽德克.巴萊——真正的人! 什麼是賽德克.巴萊? 在原住民...more
如何認識太魯閣族的歷史印記、樂舞風采與族群面容?旮日羿.吉宏(Kaji Cihung)《太魯閣族部落史與祭儀樂舞傳記》之完成,是為太魯閣族人說故事的起點。此書從三個向度道出了太魯閣族群歷史與樂舞的相遇:首...more
作者是台東馬蘭阿美族人,書名和副題,已表達作者的觀點-認同部族,繼而從部落觀點,探討原住民生存的各項議題。 部分章節「土地誌」、「苦戀」,可以看到作者從對原住民生存的記錄、情感等角度,回顧現...more
當台灣各地區正如火如荼地進行文化產業與觀光休閒產業的推展時,原住民部落土地亦難幸免地被政府與民間、或政商勾結的搶奪,他們都是「上山找希望」的有力人士,族人卻手無寸鐵的無力阻擋、族人卻守株待兔...more
考古學大師張光直說: 「在看到這本書之前,我沒有想到李壬癸先生的學問內容竟是這樣的廣博。但略一沈思,即可恍然:我是將語言學放在一個非常狹窄的軌道裡思維的。實際上,現代的語言學和其他的學科一...more
請與我們一起穿越時光,透過50分鐘的紀錄片,探索百年前隨著西方人和日本人採集收藏,而流散至各國不同收藏機構的噶瑪蘭與凱達格蘭文物、錄音唱片、照片和16釐米影片收藏;並經由1990年代以來的族群人物和...more
1936年11月末,芒花盛開的季節,臺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講座」的移川子之藏教授,率領助手宮本延人,在新竹州官員陪同之下,到達新竹五指山區的大隘社祭場,調查賽夏族人舉行的巴斯達隘祭典(矮靈祭)。他...more
作者是福建師範大學音樂學專業的博士,長期研究阿美族祭儀的意涵,對於祭儀的樂、舞有深入的觀察,無論從音律或舞蹈隊形,都能從中觀察到屬於阿美族特有的文化和精神意涵。 本書對於阿美族祭儀所衍伸的...more
由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施正鋒院長主編的本書,以「原住民族研究」為主題,從族群研究為起點,普遍探討原住民族,續及台灣的族群研究,乃至美國、加拿大、澳洲和紐西蘭,乃至於中國的少數民族,並以台灣...more
本書由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補助出版 一部排灣領袖家族的百年抗爭血淚史 太陽神、神祇們以及我們的祖先們啊! 請接受我們的祈求啊! 感謝眾神祇們平日的照顧,使吾族吾民不再生病、不再患難! 請接受這...more
您聽過「卑南(大)王」的故事嗎?您知道原住民民歌之父胡德夫是哪裡人嗎?您是否聽過張惠妹、陳建年與紀曉君等人的歌聲,或者閱讀過「臺灣文學獎」得主巴代(林二郎)的小說?您知道第一位原住民縣長(臺東縣長)...more
七○年代,台灣原住民主體意識覺醒了。 八○年代,原住民相關政策、法律一一制定。 九○年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政治,終於在部落中日益紮根。 二十一世紀的今日,關注原住民、族群問題的你, 請看孫...more
人類歷史發展對於「視覺」愈來愈重視,而對於「聽覺」則不知不覺的忽視了,對此,學者們便開始反省這種「視覺」的思維方式之侷限,希望「透過聽覺文化和所謂『音景』( soundscape )來了解人類的文化和歷史...more
本書探討蘭嶼達悟族高比例精神失序的歷史社會根源,以及精神失序者的疾病歷程、主觀經驗與日常的社會文化處境,主要分析焦點在於社會變遷所形塑的文化建構、現代醫療與疾病受苦的相互關係。 全書分兩個...more
《民族的美感──台灣原住民藝術與西洋藝術的對話》是依本首度探討台灣原住民藝術與西洋藝術相比較的思考實錄。長期關懷原住民的林建成,以十餘年的時間,上山下海,深入台灣各個台灣原住民部落,以田野調查...more
台灣具有平埔淵源之人,據估計超過八成,因此,對於平埔族的認同與理解,感情層面上也有尋根的意義。 九○年代「平埔學」曾蔚為風潮,惟後來漸趨消寂,本書出版,在本土研究上意義深遠,作者為美國紐約州...more
台灣是個多文化及多民族國家,國家整體的穩定與發展少不了原住民族的發展。這本書即是蒐錄我在這幾年來撰寫有關原住民族議題的部分論述性文章的選集。文章主旨多從原住民局內人的觀點,批判性探討當今原住...more
平埔(熟番)村社受到外力衝擊始於17世紀,尤其在清治時期(即17世紀末以來至19世紀末),其社會變遷之急速、社群互動之頻繁,為前所未有。本書以文獻紀錄、遊記、探險紀錄等資料為主,考察平埔社群的互動關係...more
「原住民族作為台灣的原點,原住民族權也應該是台灣憲政的原點。」 台灣的憲法增修條文雖已將原住民族列為憲法保障的民族,但是,落實效果顯然不足,作者以其親身經驗,談及相關法案審查時,所謂「以法...more
這幾年,作者試圖了解阿美族人臺北縣都市勞動與社區生活的點滴。到現在,如果算一算,應該有三部曲了。 第一部曲,談的是早期阿美族人主要及高比例從事的三個底層的勞動工作:礦工、遠洋漁工及木工。 ...more
本書環環相扣的論述,上下縱恆時間上百年,東西橫跨中央山脈南投花蓮兩地的空間,形成本書既是時間上元原流長的族群遷移史,也是族群變遷與形成的空間社會史,更是政治與文化激烈辯證的認同史。 本書探...more
「我是誰?」透過這種自我認識和自我認同,才能找到生存價值和奮鬥力量! 本書彙集「賽德克正名運動」多篇文章,具體彰顯出一個民族為了知道「我是誰?」,所歷經各種艱難掙扎的分析。 本書從賽德克族的...more
收錄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及其附屬機關主管法規(行政規則),及其他涉及原住民之法規,並公務人員常用行政法規...more
新書介紹 本書是台灣第一本以藝術評論為基礎關懷的原住民藝術論著,並涉及人類學、博物館與文化研究領域。 同時爬梳歷史,以歷史背景鋪陳做為當下原住民藝術窘狀的基礎根源;並透過作品接合歷史血肉,...more
原住民家庭經濟狀況低落為長期以來存在的問題,惟因近年來臺灣經濟及社會有明顯的轉變,原住民經濟弱勢的狀況及其結構皆可能有所改變。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業於91年首次進行「臺灣原住民經濟狀況調查」。...more
排灣族活躍於臺灣南端大武山脈東西兩側,是臺灣原住民當中階層制度最嚴謹的一族,並且貫穿於家與婚姻、政治、宗教以及藝術等各文化層面。排灣族有名的五年祭,在全世界各民族中也算是獨一無二的儀式盛典。...more
盡覽將失傳的泰雅文物 當塑膠籃漸取代竹編六角背籃,T恤取代傳統織布長衫,泰雅族高熊?頭目卡義.卜勇驚覺,泰雅文物漸漸失傳了。 於是,他和身為巫師的妻子比黛.達勞,開始進行泰雅部落踏查,收集已被...more
泰雅族是臺灣原住民族當中分布地域最廣的一族。本書首先回顧泰雅族的社會性質及複雜的族群內部分類系統等客觀知識的建構過程;接著呈現本族人群分類方式的多重性與動態性,並探討兩個最重要的泰雅文化核心...more
你知道最重視女性地位的原住民是哪一族嗎?答案是「阿美族」。 阿美族為目前臺灣原住民中人口最多的一族,主要居住在臺灣東部,即花東縱谷與東海岸地區。一年一次的豐年祭是他們最盛大的慶典,曼妙的舞姿...more
在作者過往的生活經驗中,總因與許多不同族群的巧遇或接觸,而使生命變得更豐富與趣味化。在作者離鄉北上求學或工作的過程中,跟原住民接觸與一起工作是很平常的事情,而更豐富他的文化視野。作者和原住民...more
布農族活躍於臺灣中部中央山脈地區,是臺灣原住民當中,居住地最高、最擅長打獵、又最喜歡作夢的民族,也是四處遷移而活動力最大的民族。 本書將先從布農人對人的看法等文化分類概念著手,重新詮釋布農...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