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元至清這長達六百餘年的歷史過程中,繪畫蓬勃發展,傳世畫作與畫論浩如煙海。延續“中國繪畫”系列,《中國繪畫:元至清》跳出傳統畫史寫作的窠臼,在歷史原境中展開對元、明、清三代繪畫作品的細讀與梳理...more
法國著名詩人、評論家博納富瓦撰寫的一部有關繪畫、攝影、音樂的評論集,收錄十余篇文章,重點評論西方藝術發展史上幾位重要的畫家、雕塑家、攝影家、音樂家。 從曼特尼亞到埃爾斯海默,從霍珀到布列松,...more
除了圖像與風格的研究,藝術史還能擴展哪些新的研究視角?藝術史研究能否超越學科的邊界,為更廣泛的人文社科研究提供啟發?藝術史中的經典作為歷史的圖像遺存,是否還隱藏了更多的信息?而今天的我們又是用...more
一部經久不衰的藝術鑒賞類經典圖書! 本書全彩展現了跨越人類近3500年的繪畫史,通過閱讀書中對畫作的精闢講解和對畫家的介紹,你將認識繪畫史上那些具有紀念意義而又頗具爭議、吸引人眼球而又令人難忘的1...more
把繪畫當作藝術品的觀念是一項相對晚近的發明。 本書主要講述歐洲繪畫史上的一次重大轉折,即可攜帶、經框裱的畫作是何時在歐洲興起,又是如何在近代早期收藏、市場和藝術理論中逐步收穫一種明確自主的審...more
米開朗琪羅·博納羅蒂是偉大的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是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達·芬奇和拉斐爾·桑西並稱為文藝復興三傑。本書圖文並茂地介紹了米開朗琪羅的生平與藝術創作經歷,收錄...more
拉斐爾是意大利著名的畫家,與達·芬奇、米開朗琪羅並稱為“文藝復興三傑”,也是“文藝復興三傑”中最年輕的一位。 本書圖文並茂地敘述了拉斐爾的生平與藝術創作經歷,收錄拉斐爾·桑蒂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包括...more
萊昂納多·達·芬奇是整個文藝復興時期最傑出的代表之一,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所涉及的領域包括繪畫、雕塑、哲學、音樂、醫學、生物學、地理學、建築學、軍事學等,是一位富有科學探索精神和藝術實踐能力...more
本書聚焦于中國傳統繪畫中的故實畫這一領域,探討分析對經典故實題材內容的描繪方式是如何在歷代繪畫中得以形成演變的。在書中,作者圍繞伯夷叔齊採薇、伏生授經、謝安東山故事、蕭翼賺蘭亭、盧仝烹茶、郭...more
本書是法國著名思想家巴塔耶的關於現代主義繪畫之父馬奈的藝術評論文集,內容涉及貴族趣味向資產階級趣味的妥協、神聖性向藝術性的過渡、馬奈所師承的藝術家,等等。在巴塔耶的筆下,馬奈幾乎就是一個普通...more
1995年,知名人類學家莊孔韶首提“不浪費的人類學”理念,這是一種關於人類學方法和實踐的本土思想。不久后,人類學家與畫家展開了跨學科交叉實驗,旨在共同的田野體驗中,通過“畫文化”獲得對地方文化立體而...more
“人間天堂”的觀念始終縈繞於人類的想象之中。本書中,T.J.克拉克憑借對繪畫細節的敏銳洞察和令人敬畏的文化涵養,通過追溯喬托、勃魯蓋爾、普桑、委羅內塞和畢加索的重要作品,探究繪畫如何以其自身的語言...more
本書是一本研究中國繪畫與中國書法關係的理論專著。“書畫同源”即中國書法與中國繪畫的關係問題,乃是中國繪畫理論中最重要的論題之一,廣為人知,深入人心。由於中國書法對中國繪畫特色的形成具有關鍵作用...more
晚明時期,生活在浙江嘉興的文人、藝術家兼出版商周履靖出版了一系列圖文並茂的書籍,包括《繪林》《畫藪》等,成為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多源畫譜。這些作品立即大受歡迎,其內容和形式被當代出版物廣泛襲用、...more
桑德羅·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Alessandro Filipepi,1445-1510)以強烈的宗教人文主義思想和充滿世俗精神的風格而聞名。他的後期繪畫作品涵蓋了許多古典神話題材,充滿了古希臘與羅馬神話的元素。他...more
本書廣泛參考了藝術評論家羅斯金的代表作《現代畫家》和《透納與拉斐爾前派》,同時又將透納一生的創作與18世紀末19世紀初英國和歐陸的歷史聯繫起來,不僅對透納在藝術史上的開創性貢獻進行了完整的呈現和...more
偉大畫家系列全套共24冊,精選世界上極具影響力的24位偉大畫家單獨成冊,人物傳記名畫賞析二合一,想看懂名畫,先了解畫家的一生。提香是威尼斯畫派代表性人物。他是色彩掌控大師,同時他還能把對手的風格...more
本書是一部關於歐洲海洋繪畫史研究的學術普及讀物。 本書以歐洲繪畫的發展歷程為軸,通過550余幅海洋題材的繪畫作品,從史前岩畫、古希臘羅馬的瓶畫與壁畫,到中世紀的民間繪畫、文藝復興前後大航海時代...more
由宋入元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次劇變,其影響是全方位的,當然也勢必影響繪畫藝術。本書從社會環境、藝術風格、繪畫技法、畫家身份、畫作品評(繪畫理論)等方面闡述改朝換代的劇變對中國畫的影響,並選取了錢選...more
本書是盧甫聖的一部關於繪畫藝術發展的理論專著,首次出版于1990年,此次出版為最新修訂版。本書基於對歷史發展規律的探究,提出了一個新的關於歷史發展的假說,即“球體說”,即繪畫藝術的變化是一個球狀的...more
本書為浙江人民出版社“知宋”書系之一種,旨在為讀者打開了解宋代書畫藝術全貌及特色的方便之門。圍繞宋代書畫藝術的價值,主編精選12篇頗具創見的文章,配以精美宋畫彩插和《清明上河圖》長折頁,讀者從中...more
本書為“可居藏珍”叢書中的一種。本書共分四冊,第一至三冊原大彩色影印,第四冊為釋文及相關文稿。第一冊為黃賓虹手書《畫學篇》長卷,由唐雲先生題引首,正文後有賴少其、白蕉、王貴忱、盧子樞、黃文寬、...more
本書為傅雷關於中國傳統繪畫尤其是黃賓虹繪畫研究的文章集錦,以管中窺豹的形式,將傅雷對以中國繪畫藝術的優劣說、中西比較說、中國畫的改良說為代表的的民族文化與世界文化的溝通、中國傳統藝術如何創作...more
偉大畫家系列全套共24冊,精選世界上極具影響力的24位偉大畫家單獨成冊,人物傳記名畫賞析二合一,想看懂名畫,先了解畫家的一生。 米開朗琪羅,文藝復興美術三傑之一,一個“可怕的天才”,在世時被人賦予“...more
《小顧聊繪畫·叄》是顧爺“小顧聊繪畫”系列,時隔十年重磅新作。在這本書中,顧爺精選8位畫家,繼續以詼諧幽默的語言風格,帶領讀者領略西方繪畫藝術的魅力。 與前作相比,這本書選擇的畫家更為多樣:有保...more
童年和青春期的時光並非總是充滿歡樂,因為成長過程中帶來的變化可能會給孩子帶來焦慮和不安。而在孩子的繪畫作品中出現的所有符號,都表達了他們在生活中體驗到的最強烈、最深刻的情感和衝動。因此,對孩...more
遠古的彩繪陶器告訴我們先民有着怎樣的審美風尚?春秋戰國的漆器紋飾留下了什麼樣的審美密碼?漢代的畫像石、畫像磚記錄了古人的哪些生活日常、生死觀念? 作者從遠古到現代,從流派到思潮,從畫家到作品,于...more
本書是一本數碼繪畫教程,由經驗豐富的四位職業畫師挑選了筆下具有代表性的畫作,從零教學示範如何使用繪畫軟件 CLIP STUDIO PAINT 或 Photoshop設計幻想角色並完成一張完整的插畫。每章以一個幻想的職業...more
美國普利策詩歌獎得主、桂冠詩人馬克·斯特蘭德在大畫家霍珀那裡看到一個他似曾相識的世界:“常常感到霍珀繪畫中的那些場景,是我自己過去經歷過的”,總是被“拋置於一個完全由情緒和感覺所主導的虛像空間”...more
鑒畫師是一種獨特、神秘而又小眾的職業,他們具備深厚的專業知識與極高的敏感度,往返於各大國際都市,目的便是為了鑒定一幅幅畫作的真偽。他們被稱為“眼睛”。 菲力浦·科斯塔馬尼亞,研究16世紀義大利繪畫...more
本書是臺灣有名畫家方祖燊先生歷時六年完成的一部關於中國繪畫史的皇皇巨著,從遼、金、元時代寫到明代。 作者以朝代為歷史節點進行論述,先敘述歷史背景,再詳細介紹每個朝代的繪畫面貌,最後總結每個朝...more
本書是“大家學術文庫”系列中的一本,是我國著名畫家傅抱石的一本藝術理論合集,收錄了《中國繪畫變遷史綱》《中國古代繪畫之研究》《中國的人物畫和山水畫》,分別整理出版于1929年、1940年和1954年。本書...more
勒內·弗朗索瓦·吉蘭·馬格利特是比利時著名超現實主義畫家,畫風帶有明顯的符號語言。他的作品真實地表現日常場景,不作變形歪曲,但事件與細節的意外組合,產生奇特怪誕的神秘意味,如同睡眠中醒來一瞬間...more
本書解析了100幅世界上有名藝術家的繪畫作品,讓讀者瞭解它們最引人入勝之處。讀者會瞭解到這些繪畫大師們擅長什麼,他們的創作方法,我們如何欣賞作品,可以從他們身上學到什麼。通過啟發性的解讀,你可...more
近現代中國山水畫失去了精神支柱走向衰弱,20世紀初興起的 折衷派 ,後來被稱之為 嶺南畫派 的一批畫家試圖實現山水畫的現代轉型。然而現代山水畫的價值建構還遠未形成,在講究人文關懷的今日,山水畫仍然...more
你是否有這樣的困惑——世界名畫到底好在哪?在那些各不相同、複雜交織的圖案里,到底隱藏着哪些關於“美”的秘密呢?其實,欣賞世界名畫是有方法的。例如,藝術家們常常從線條、色彩、空間、平衡這四個角度來構...more
你是否有這樣的困惑——世界名畫到底好在哪?在那些各不相同、複雜交織的圖案里,到底隱藏着哪些關於“美”的秘密呢?其實,欣賞世界名畫也是有方法的。例如,藝術家們常常從線條、色彩、空間、平衡這四個角度來...more
你是否有這樣的困惑——世界名畫到底好在哪?在那些各不相同、複雜交織的圖案里,到底隱藏着哪些關於“美”的秘密呢?其實,欣賞世界名畫也是有方法的。例如,藝術家們常常從線條、色彩、空間、平衡這四個方面來...more
你是否有這樣的困惑——世界名畫到底好在哪?在那些各不相同、複雜交織的圖案里,到底隱藏着哪些關於“美”的秘密呢?其實,欣賞世界名畫也是有方法的。例如,藝術家們常常從線條、色彩、空間、平衡這四個方面來...more
本書是國畫大家黃賓虹探尋、闡發中國古代名畫精微奧秘的繪畫史著作。作者依畫史先後展開論述,從上古到明清,聚焦各個時代的代表性畫家,講述歷代繪畫之精意,梳理畫史脈絡、畫家師承、風格流變。全書見解...more
本書以印象主義源起的社會背景為開端,全面介紹了印象主義的發展歷史、藝術特色、代表畫家和經典作品,按照時間順序依次介紹了印象主義、新印象主義及後印象主義的演變進程。其中,書中重點介紹了法國印象...more
本書以明代吳門畫派及相關研究為中心,是一部條理清晰、主題突出的學術著作。全書分為“紀游交游”“主題與圖式”“圖與物”“書畫鑒定”和“研究綜述”等五個章節,收入作者多年來不斷耕耘、潛心鑽研的吳門畫派研究...more
本書通過綜合梳理西方抽象藝術發展脈絡,並清晰化其中的創作思想,盡可能地以還原式的方法呈現富有創造力的各種抽象藝術語言,由此揭示藝術創新的能量來源。期望讓更多的讀者從中受到啟發,開闊視野,為創...more
維米爾是17世紀荷蘭僅次於倫勃朗的重要畫家,憑借帶有神秘詩意的畫作而聲名遠揚,他的創作數量不多,卻精細異常,相關解讀一直是西方藝術史研究的熱點之一。 阿拉斯借助各方材料還原了維米爾在代爾夫特的...more
一幅畫的細節中隱藏着作者試圖傳遞的私人密碼。這些密碼呈現的豐富信息是畫家對細讀之人的“回報”,它悄悄影響着觀者與畫面的互動以及對它的理解。通過細節把握繪畫可使慣性思維中不為人所見的信息顯露出來...more
自20世紀初,西方抽象藝術一直令觀眾們困惑、憤怒卻又有些著迷。這種顛覆性和複雜性交織,一度導致其在主流藝術中的被接受速度緩慢。但今天,當我們觀看和討論現當代藝術時,抽象藝術早已成為不可避開的主...more
本書是陳師曾先生1922年在濟南主講“中國美術小史”課程的講座記錄稿。作者從遠古時期文字與繪畫的起源說起,梳理先秦到清代中國畫的發展脈絡、技法沿革、題材變遷以及重要的畫派、畫家等,內容提綱挈領,文...more
本書以繪畫心理學理論為基礎,介紹了繪畫心理分析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兒童繪畫發展與心理分析,詳細介紹了繪畫測驗方法的實施方法和作用,本書重點介紹了兒童繪畫心理的心理分析作用,以案例的形式呈現了不...more
1965年,在修建連接中亞歷史古城撒馬爾罕和塔吉克斯坦公路的過程中,被世人稱為“阿夫拉西阿卜壁畫”的遺跡重見天日,儘管它被部分損毀,但仍是粟特傳統繪畫中極富意趣的傑作。 義大利那不勒斯的東方學家康...more
繪畫的標題往往是我們進入畫作的首要指南。然而,繪畫並不總是自帶標題,並且許多畫作——包括那些傳世名畫——的標題皆出自製版人、策展人、畫商、批評家乃至藝術家親友之手,而非藝術家本人的創作。 本書對...more
韓國的美術包括繪畫、書法、雕刻、版畫、工藝、裝飾等等,既繼承了民族傳統,又吸收了外國美術的特長。 本書是本系統介紹韓國古代美術的論文集,是欲一睹韓國美術精華的選擇。書中詳述韓國美術的發展脈絡...more
抽象藝術興起于立體主義和表現主義等西方藝術運動,迅速成為一種全球現象,改變了現當代藝術的面貌。 本書揭開了抽象藝術的神秘面紗,帶領讀者踏上跨越全球的紙上旅程,追溯了抽象藝術從20世紀初開始至今...more
繪畫構圖學是研究繪畫藝術構圖和畫面結構的原理、規律與技法的應用性繪畫理論。《繪畫構圖學》從繪畫構圖學概述及基本要素、繪畫構圖脈流與表現形式、繪畫形式語言與空間構成的關係、繪畫構圖的立意與呈現...more
五代至南宋這近四百年時間,是《韓熙載夜宴圖》《溪山行旅圖》《千里江山圖》《清明上河圖》等傳世名作湧現的時期,也是中國繪畫史上一個特殊而關鍵的階段:越來越多的畫家脫離了寺廟和宮室壁畫的集體創作...more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中西方在藝術文化方面的發展可謂大不相同,無論觀點、工具,還是表現形式都有較大的差別。歷史在演變,文化也在不斷發生變化。中西方在不同國度不同地域內形成了新的理念、新的藝術形...more
《中國繪畫全史》系統地論述了中國繪畫的演進,按時間線索分為四個時期:實用時期(唐虞以前)、禮教時期(三代秦漢)、宗教化時期(六朝、隋唐)和文學化時期(五代至清),分期充分考慮了思想、文藝與政教對於繪...more
本書是關於豐子愷解讀印象派的著作,豐子愷以印象派為中心,選取其中的關鍵的畫家及其代表作進行了清晰而精確的點評,深入淺出地講解印象派本末及其興起、與之關聯緊密的新印象派、後印象派,縱向勾勒西方...more
本書主要論述的是文人畫家與工匠之間較為複雜的關係,二者不僅存在著合作和轉化,還存在著融合和平行滲透的關係。在前兩章中,敘述了工匠在與畫家的互動中,工匠通過積極的學習,使得自身的文化素養和繪畫...more
本書圖文並茂,既具知識性,又有趣味性。全書分為4冊,分別是《從羅馬到博洛尼亞》《托斯卡納消夏錄》《狂歡節里的威尼斯》《意大利魔都米蘭》。作者圍繞古城羅馬及其周邊(意大利中部)地區及北部諸城、以...more
該書既是了解15世紀意大利繪畫的手冊,同時也是從圖像風格中解讀社會歷史的樣本。該書將意大利繪畫納入到15世紀意大利經濟和商業體系中,解釋了當時的各種日常活動和生活習慣對繪畫風格的塑造,例如禱告、...more
達·芬奇開闢了文藝復興的全盛時期,數世紀以來,這一時期的藝術作為優美風格的典範同古典風格相競爭;在不經意間,達·芬奇也逐漸發展出“文藝復興人”的最初範本,即一個人無須成為專才亦可達致卓越。作為製...more
傳統的中國畫是中國五千年燦爛文明的重要篇章。這種以毛筆、墨、絹紙為主要工具,以點線結構為主要表現手段的造型藝術,有着深厚的傳統和獨特的民族風格。而20世紀的中國繪畫則體現了中國藝術從傳統走向現...more
通過分析西方從文藝復興以來的宗教題材和歷史題材經典繪畫,探討了繪畫敘事的藝術價值和藝術規律,並討論了攝影技術對西方再現性、主題性繪畫創作的影響。由此引申出中國當代主題性美術創作的現象和話題,...more
《印象派:反思與感知》是藝術史家夏皮羅終生思考印象派的傑作。在對印象派藝術長達70年的反思和感知中,夏皮羅為世人提供了一份印象派藝術的理念、主題、技術和美學的近乎完美的終極成果。作者將印象派繪...more
本書是在中國美術史學家高居翰1989年加州伯克利大學的研究生專題研討班和1991年哥倫比亞大學班普頓(Bampton)講座的演講稿件基礎上擴充而成,後整理成書。沒有了講演形式的時間限制,本書文字部分已經大大...more
此書是在著名藝術史家高居翰教授的系列講座“ APure and Remote View: Visualizing Early ChineseLandscape Painting”基礎上,翻譯、整理而來。錄製此系列講座是高居翰去世前的重要工作......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