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了首爾才知道,原來陽光還得另外花錢買…… 社會的「線」,究竟畫在什麼地方?那條線又是誰繪製? 為什麼底層的弱勢族群只能停留在線外?而應該停留在線外的標準又是什麼? 是否...more
身為弱勢者,究竟會對你的一生造成多大的影響? 為了理解他者,你願意付出多大代價? 為了克服歧視,你願意冒多大的危險? 1959年,美國民權運動前夕, 一位白人作家,為了瞭解...more
除了山,庫德族有其他朋友嗎? 寂靜的汪洋中有一座孤島,島上囚禁著一群人,無法接觸島外的世界。他們在自己的國家遭遇各種苦難、欺壓、消音、欺凌,甚至種族滅絕,於是逃往他國尋求協助,卻...more
「每一個開口的女性,都是在成全另外一名女性。」 普立茲獎得獎記者羅南.法羅, 揭發好萊塢最大規模性暴力事件 燃起 #Metoo運動燎原之火的第一手實錄 ★出版空降美國亞馬遜、《紐約時報》暢銷榜...more
「我的全部,都公開透明在這邊了; 我所看待的自由和未來,也將與各位一同分享。」 第一本經唐鳳認可,串連她的過去與現在,遠眺自由與未來的深刻之作。 揭開神人級公民黑客、台灣抗疫功臣,被日本...more
人類世界的巨大衝擊,社會文明的關鍵時刻! 2020年伊始,人類世界卒然受到不明病毒與肺炎病症的侵襲,首先是中國武漢驟然宣布封城,接著是亞洲各國紛紛傳出疫情,病毒遍及世界各地……封鎖與隔離成...more
厄傷!惡商? 一場絢爛繽紛的彩虹派對,頓時成為哀鴻遍野的人間煉獄, 那一夜多少人徹夜未眠…… 本書除了將釀成「八仙塵燃」的七大連鎖問題遂一剖析外,也深入解構八仙樂園所屬陳柏廷...more
拆中國-China-拆哪 老北京化作煙云,碾為廢墟。而新北京粗糙巨大,「明天會更好」的夢,似乎變成空洞承諾。這是一部紙上紀錄片,一個外國旅游作家見證并思索了這一城市史上最瘋狂的...more
獨一無二的報導 當敏感封閉的北韓遇上經濟開放的共產中國—— 世界上最神祕、最奇幻的邊境線 中國和北韓間的異次元隱祕世界 這是全球獨一無二的邊境,兩條用滿語命名的河流&m...more
與何偉《尋路中國》、歐逸文《野心時代》並駕齊驅, 梅英東繼《消失的老北京》,再次挖掘不同面向的「非主流」中國。 歷史令人啼笑皆非的中斷、曲解和循環, 會讓這塊土地的人失憶並失根嗎? ...more
★2019/08亞馬遜書店最佳選書 ★入圍2019英國「巴美列.捷福(Baillie Gifford)」圖書獎 全球首部!實地全面採訪海上非法活動的驚人調查報導 「殘暴才是唯一秩序,貪婪與恐懼則是唯一激發人們行動的因素...more
紐約,繼911之後,再遭本世紀最大瘟疫重擊 「我想我們不會恢復正常,無法再回到昨日光景了。 如果我們聰明些,我們可以達到新的常態。」──紐約州長古莫 進入二○二○年三月,美國最重要的議題仍是...more
2019年6月,因著一條準備修訂的法例,引起了一場從來沒有人預計、如此波瀾壯闊的反修例運動。 一個週末接一個週末,一百萬人遊行,二百萬人遊行,一百八十萬人流水式集會;至後來一日接一日,不...more
為了生存,他們是沒有血緣的一家人。 他們是被遺忘的人。 腐敗的氣息、沒有未來的表情,努力只是為了活下去。 這不是我們以為的印度,也不是我們熟悉的女人,更不是認知中的無家者。作者...more
庫德族人沒有朋友,只有山。 Yar?n kurdan ji bil? ??yan tune. (庫德族語) The Kurds have not friends but the mountains. 獻給那些沒有自己國家的人 從來沒有擁有過自己的國家,散居在伊拉克、伊朗、...more
這些孩子,在成為加害人之前,都曾是被害人。 會進監獄的人,都是粗暴凶惡的人吧? 曾經,這是我對受刑人的粗淺印象。 但是,我在奈良少年監獄認識的那群孩子,完全不是這樣。 他們有人...more
必須為香港留下這一頁歷史 面對香港百年來的重大變局,《端傳媒》來自前線的圖文報導 細細密密地記下這場運動的一筆一畫,既是身為記者的責任, 也是《端傳媒》反饋香港這個成長、立足之地的義之所在。 ...more
這是「台灣德蕾莎」最真摯感人的生命故事, 也是改變了百萬人生命、寫給台灣的美麗情書。 有人問:「妳到底有沒有停下來的一天?」 她回答:「有任何停下來的必要嗎?」 戰後滿目瘡痍的台灣,需要...more
|台灣駐日記者第一人的40年採訪現場| 日本全國性大報《產經新聞》外信部次長矢板明夫專文引薦 昭和、平成、令和 走過三任天皇,目睹泡沫經濟時期紙醉金迷的瘋狂 從蔣介石到蔡英...more
★第42次中小學生讀物人文社科類推介 ★2020年Openbook好書獎年度生活書入圍 ★國家文官學院110年度公務人員推薦延伸閱讀書目 故事從島嶼之南的屏東縣滿州鄉開始—— 一個原漢混雜、族群界線曖昧難辨的平地原住...more
洛杉磯時報、衛報、金融時報、NPR報導 亞馬遜網路書店4.5顆星讀者好評 全球售出11國版權 七十年永垂不朽的金氏王朝祕辛 謎樣暴君金正恩的崛起和統治內幕 橫跨八國、超過數百小...more
歷經二○○八年美國金融海嘯的新興族群── 當全美國唯一免費的居住空間只剩停車場, 他們的退休生活,是開著車駛離美國夢 ★二○一八安東尼盧卡斯圖書獎(J. Anthony Lukas Book Prize)決選 ★二○一八海...more
一部了解緬甸內戰實況的政治經典報導 《中國的印度戰爭》柏提爾.林納,記者生涯代表作 一塊被世人遺忘40年的翡翠大地、一趟穿越密林與深谷2275公里的長征之旅 30萬文字與近100張照片,記錄緬甸人民...more
四個失去生命、一個至今仍下落不明的小女孩, 一個被司法粗暴奪走將近二十年人生的冤案受害者, 自上世紀起始終逍遙法外的連續殺人犯。 《被殺了三次的女孩》作者再次挺身而出── 揭開日本司法的黑暗面...more
尹衍樑(唐獎創辦人、潤泰集團總裁):年輕人應勇往直前,在「擇你所愛,愛你所擇」的過程中有許多艱困,但最終可收穫甜美的果實。 2012年成立的唐獎,針對「永續發展」、「生技醫藥」、「漢學」...more
有人說,變老不是一個過程,而是在某一個瞬間,突然意識到自己真的「老了」。 拿掉年齡、外貌、體能變化,我們都是最普通、最一樣的「人」,同樣渴望有品質的生活、受到尊重,以及被愛。 長...more
我們以為睜開了正義之眼,但僅能看見人性的迷霧 「爸爸,你為什麼不把鳥鳥給狗狗親?」一句出自八歲智障女童不經意的話語,竟讓特教老師許倍銘成了性侵兒童的狼師。許倍銘震驚難解,明明沒有發生...more
一個花樣年華的女孩被殺了三次─── 第一次死於兇手的刀下; 第二次是被見死不救的警方殺死的; 第三次是被見獵心喜的媒體殺死的。 她生前的求救吶喊,一直沒人聽見。 是什麼樣的社會,讓一名普通女...more
被中國官方抹去的一頁血腥歷史,我們以記憶填補。停格在八九‧六四這一天的不只是無數年輕的生命,還有整體世代對國家未來的希望。大國在資本堆砌下崛起;在極權與殘缺的人性中沉淪。 紀念八九天...more
以法國自由精神之眼審視獨裁政治 來到平壤,彷彿離開了地球表面,我們有如鼠疫傳染源,分分秒秒都受到監視…… 北韓,地球上最神祕的國度,若未取得官方允許,理論上沒有人能夠自由進出。 法國知名記者葛達...more
我們離不開石化,也為石化付出代價,石化業不該是犧牲的體系。 首部揭開半世紀以來臺灣石化地帶變遷的圖文調查報導。 它完整追蹤從一輕到六輕,臺灣社會、經濟、民主、環境與科學發展的歷程, 以及未來石...more
融合歷史、回憶錄及報導文學的形式, 以探險小說筆觸,引領我們進入聖戰世界。 「若真想理解二十一世紀西方世界面臨的危機, 請從本書開始。」 ──普立茲獎得主 喬比.渥瑞克(Joby Warrick)...more
「營區就是開放式監獄!」 「收容所充其量只是一處位於不毛之地的貧民窟。」 「我們對當地社會而言是隱形的、看不見的。」 「我們受到的待遇比罪犯還糟糕──但我沒犯罪!」 「我們離開...more
十億生靈迫切地需要信仰的安慰, 佛教、道教、儒家傳統蓬勃復興,基督教也急遽發展, 但是,共產黨能許諾他們一個宗教的淨土? 普立茲獎得主──張彥(Ian Johnson)最新力作 五...more
黃健庭九年磨一劍,將後山最角落的台東翻轉成為臺灣耀眼國際的光芒之一。翻轉台東,不僅僅在國際觀光上,舉凡最吃力不討好的政策、最棘手的建設,甚至到最為人詬病的公務體系,他用創新去革新陳舊問題...more
「我們心懷想望,體制卻殺人如麻。」 他們是免洗奴隸。 這些比底層還底層的人以靈魂搏鬥, 以血肉之軀與殘暴現世抗衡, 直到命懸一線,被用完即丟。 >>揭露島上人吃人的社會,一個現代版的血汗奴隸...more
透過動保人、事、情的歷史片段,忠實呈現「零撲殺」修法倡議過程。 這是一本介紹台灣NGO組織—「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簡稱:動督盟)倡議公立動物收容所「零撲殺」修法過程的紀實。本書拋...more
華麗面紗之下的韓國社會逐一浮現── 曾在韓國NGO工作的國際獨立記者楊智強, 抱持記者的使命站在示威現場與邊境禁區, 揭露朝鮮半島的風光與闇黑! 從世越號獵巫、閨蜜門事件、...more
他們被剝削、被污名,在不安全的環境下犧牲 他們是各國境管法律歧視下的受害者,卻也是全球化的先驅者與經濟發展的貢獻者 每一個你我眼中的「低端人口」,背後滿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存故事 ...more
在這裡,回家只是死亡的開始…… 1986年4月26日,烏克蘭車諾比核電廠發生爆炸事故,輻射塵隨風吹至鄰近小國白俄羅斯……為了避開人口密集處,政府以人工方式降下黑雨,白俄羅斯從此成為重災區…… ---這...more
當長壽已不再稀奇 如何長壽得健康、幸福成為更重要的議題 二○一八年三月底,台灣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到一四.○五%,平均每七人中就有一位老人,正式邁入世界衛生組織所定義的「高齡...more
五個國家、七個台灣人,九種觀察南亞的視角 來自遙遠的國度,最真實溫暖的報導。 孟加拉家喻戶曉的奶茶、巴基斯坦的蘇非音樂, 與自然共存的尼泊爾、在傷痛中重生的斯里蘭卡, 印...more
往克服與重生的方向挺進, 猶如黑暗中的一道曙光。 2011年3月11日震災,是日本戰後所面臨最大的災難和危機。 在一萬八千多人罹難,數萬個家庭破碎,福島縣、宮城縣和岩手縣濱海區的基本建設遭...more
時隔五年,繼《地中海的春天》後張翠容最新力作橫跨多國文明體系、四大宗教區域的探訪實錄!這回,張翠容給了自己一個「新命題」:探究歐亞諸國在現代化進程中所面臨的焦慮與衝突。她的行腳來到烏克蘭、土...more
中國的「阿膠神話」帶來了非洲毛驢的滅頂之災/中產階級的名校爭奪戰/海外置產夢:買一個「做新加坡人」的感覺/不見光的世界第三大整形市場/中國創業者眾生相/成為京城新貴的「活佛」/千億市值的...more
朱曉軍夫婦二十多年來,從塞北到江南採訪了四十餘婚姻案例,訪問過百餘位當事人,諸如:歷經封建式婚姻的蒙古格格、環跑全中國的「第一人」、舉國聞名的京劇名伶、為毛澤東拍過四百多幅照片的女攝影師...more
「打從我住進療養院那一刻起,就沒打算繼續佯裝精神失常。 奇怪的是,我的言行舉止越是尋常,所有專家就認定我的精神越是有異。」 大膽,真實,美國傳奇女記者潛入紐約精神病患收容所的臥底報導。 &n...more
▌主持國慶酒會當天賈伯斯病逝,要臨時更改直播內容!? ▌瞞天過海,不可能的任務──專訪達賴喇嘛! 25篇動人的採訪故事,無數次溫暖人心的感動時刻! 本書收錄舊金山人氣主播海翔的22篇橫跨不同...more
從制定者、執行者到受害者 一胎化政策的全面調查報導 ★本書獲美國記者與作家協會非文學類最佳圖書獎★ 設計一胎化政策的不是人口學家,而是火箭科學家。它的實際效益並不大,後果...more
Conscience of Senior Officials 陳培德,浙江省體育局前局長, 與足球腐敗集團長達十餘年的殊死較勁, 揭露中國足壇的假球黑幕! 「假如鮮血能擦亮更多人的眼睛,我就是死也在所不...more
The Doctor's Redemption 一個熱愛自己職業且視病如親的醫生, 卻為醫院所不容? 陳曉蘭,上海地段醫院醫生, 偶然發現龐大的醫療黑幕, 竟從此踏上了二十年的醫療打假之路&hell...more
別讓社會新聞澆熄你對生命的熱愛!第一線上社會記者真實記錄新聞背後的感人故事,有分享、有提醒,傳達「好心聞」! ◎地方第一線社會記者記錄分享新聞報導背後的生命故事,傳達正面的力量。 ...more
三輪車夫之子、洗衣工之女…… 七篇兼具生命脈動與時代觀察的動人報導, 捕捉古老傳統的印度/經濟高度發展中的印度/世界最大民主國家的印度 激烈變動的一刻 ★各界推薦 談論印度這個國家的...more
20年產出10位諾貝爾獎得主, 人均創業世界第一, 以色列成功的祕密全在泰培歐計畫! ★Amazon.com讀者好評4.5顆星 ★破解以色列連續創新的育才祕密 沒有任何資源的以色列,建國半世紀,把荒...more
【每個人心裡都藏著一位隱士。】 何謂幸福的人生? 梭羅說:「失去全世界之後,我們才開始找到自己。」 「世上我不想要的事物何其多!」——蘇格拉底,西元前約四二五年 ★現代隱士克...more
※2015《華盛頓郵報》、《丹佛郵報》最佳圖書※ ※2015普立茲獎入圍※ ※2015國家圖書獎入圍※ 回歸《古蘭經》,我們能看到什麼? 世界上再沒有第二本書,能同時引發寬恕與戰爭、慰藉與仇...more
當房租超過薪水三分之一,我們再也無力翻轉貧窮! ∥ 哈佛社會學家花費數年,住進兩個底層社區、採訪三十多名房東、出席一千多場法庭,將美國底層的居住現狀化為八個家庭的真實報導 ∥ 榮獲2017...more
他們的人生都轉了彎 只因爲相信 要勇敢聆聽内心的聲音 要循著使命賦予的方向 無私地開創,堅毅地前行 世界就會賜予力量 他們就能為世界帶來改變 六個為人類進步掀起巨變浪潮的時代典範 ...more
瑞典第一大報得獎記者暢銷著作 銷售超過220萬冊 我想念人與人之間的互動。 和某人握手、擁抱某個人、親吻某個人的臉頰, 不論什麼都好。 我想念那些人們每天在做的小事, 大家...more
資深駐德記者深入德國的肌理 從政治、能源政策與轉型正義三大面向 剖析統一後的德國如何在困境中擁抱改變 重返歐洲的中心 二戰結束,戰敗的德國在美蘇兩大陣營的角力下一分為二,東、西德隔著柏...more
沒有地上跑的快遞,就沒有天上飛的互聯網經濟! 馬雲的阿里巴巴為何能夠每年創造天價業績?打造「中國模式」的竟然是來自鄉村的農民?! 沒有地上跑的快遞,就沒有天上飛的互聯網經濟! 魯...more
透過「聚焦全世界」主持人舒夢蘭的雙眼與文字描述, 為大家探訪極地環境下,既神秘卻又真實的奇幻風貌! 熱愛旅行,足跡踏遍全世界,本書記錄了作者橫跨地球南北兩端,出生入死採訪後的心路歷程! ...more
少輔院的洪仲丘案翻版 現任監察委員痛徹心扉查案驚奇! 做錯事的孩子,能討回公道嗎? 枉死少輔院,16歲少年悲歌的控訴 揭露!重啟真相、實現正義的調查事件簿 凱凱一身的傷,被關在...more
革命,不只是新聞頭條,而是他們的生活日常。 在踏上革命的路口上,抗爭者為何時而奮勇向前,時而徬徨躊躇? 如果民主無法承諾太平,專制未必不能苟活,市井小民該何去何從? 《端傳媒》...more
★2016年獨立書店年度選書推薦 ★2017年臺北國際書展書展大獎非小說類首獎 ★第41屆文化部金鼎獎圖書類出版獎非文學圖書獎 以人類學之眼、受苦共感之心, 走進底層工人的生命世界,記錄一段被遺忘的社會史。 ...more
全臺第一代眷村──高雄鳳山「黃埔新村」, 這是一個因時代而起,因時代而落的眷村聚落。 你能想像嗎? 有一處空間,流轉記載著百年來的台灣在地故事, 她曾經見證這片土地的繁華與興盛,而...more
為何再怎麼努力工作,卻依然窮困? 普立茲獎得主大衛‧K‧謝普勒一刀切開美國夢! 一本記錄資本社會下窮忙族的故事, 一本最貼近台灣社會現況的紀實佳作 「亞馬遜書店」盛讚,「這本動人的書...more
一個不一樣的緬甸故事一群被遺忘的緬甸英雄 追求緬甸民主運動的背後,不只是翁山蘇姬一個人的努力, 還有許多默默付出的自由鬥士, 這五十年間持續為緬甸爭取自由獨立而反抗。 他們的遭遇與奮鬥的歷程,...more
本書藏文版乃藏人女作家白瑪曲珍(Pema Choedon)看完中文版原著後,感動之餘,著手翻譯成藏文,並徵得作者袁紅冰同意,在達蘭薩拉出版。這是唯一一本藏人自發從中文翻譯成藏文的中文版文學/哲學書籍...more
2009年,一個大報記者在媒體業不景氣的縮編計畫裡, 她被迫離開「機構記者」工作; 2010年,她以「獨立記者」之姿,一口氣拿下三座具份量的 「卓越新聞獎」與「曾虛白新聞獎」。 她,是獨...more
史上最大文件解密 來源:匿名 範圍:全世界 2.6TB資料11,500,000份文件214,000家信箱公司80多個國家將近400名記者參與調查 政要、首富、名人、銀行、財團、黑手黨、犯罪者與特務是如...more
只有真正在西藏住過的人,才懂得敬畏這塊土地; 只有感受過大自然偉大力量的人,才懂得謙卑。 高山症的隨時威脅,突如其來的雪盲症, 令人瞠目結舌的婚俗,天葬、水葬獨特的風俗, 跨越千里...more
2008與歐盟恢復合作關係 2015與美斷交54年後復交 古巴——北韓之後最受矚目的話題國 歐巴馬破冰參訪讓世界聚焦 這個充滿神祕色彩的共產國度未來會如何?人民又有什麼期待? 深入哈瓦...more
中國觀察家華希本一竿進洞,直擊真相! 揭露「禁忌運動」如何體現中國夢 從國家禁忌到資本市場 高爾夫在中國的興起和成長,反映追尋「中國夢」的矛盾與弔詭 在中國,被禁止...more
★文化部藝術新秀首次創作發表補助 流亡半世紀,落地不生根,一心渴求歸返在山那頭的家鄉 這是藏人的生命故事,也映照出我們每個人的存在 「喜馬拉雅山的那一邊,西藏就像一座大監獄。我唯一能為他們...more
地理戰略家羅柏‧D‧卡普蘭對第三世界的第一手觀察 人口壓力、環境惡化、疾病與種族文化衝突, 深入動亂紛擾的現場,直探第三世界核心問題 「這趟旅行的開始,我很天真。我還不知道答案會在一...more
沒有任何人可以代表這場運動,但每個人都不可或缺! 24天、80多人、1,234則新聞;3小時、3,600多人、693萬元⋯⋯等等這些數字印證了新媒體在太陽花運動中化不可能為可能的奇蹟!零時政府、大腸花、沃...more
進步,源自不滿於現狀的渴望; 每一頁歷史的開展,背後都有堅持理想的靈魂。 在這個大師凋零的時代,他們以專注開創未來,以風範傳承新脈, 五個相信美好未來的典範, 讓我們看見不放棄夢想的偉大力...more
我相信,遲到者能夠衍化成獨到者。 頻繁的搶點飛行,我「把飛機坐成了大巴」。 再用嚴格的標準訓練自己,讓手中握有一支聽話的筆。 本書收集的文本,均為作者三十多年記者工作中,對重大事件及相...more
從「新自由主義」崩解到「直接民主」再崛起,從「阿拉伯之春」到歐債危機,直探事件現場,見證一波波為尊嚴而抗爭的覺醒運動真相。 卡謬:「痛苦是個人的,一進入反抗行動,痛苦則成為集體的。」 ...more
正如《預約五百年》一書中所指出的:人類歷史如大河直奔而下……我們就處在從秩序到脫序,從經驗到創新,從理性到混沌,加速的大河沖擊攪拌的世界。台灣,當然不可能脫離這個「沖擊攪拌的世界」。這二、...more
《中國時報》繼2010年推出「民國99,台灣久久」專題獲得廣大迴響後,於2011年推出「當代風華──把台灣推向世界的精采人物」大型專訪,以十二個月的時間,深訪當年度特別受到國際注目的十二位台灣人。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