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聽聞某特定公司之利多消息,構成內線交易?漢微科案事實與腳底按摩案(該案被告按摩師是無罪)的涉案事實相似?或不一樣?未來可能很多類似案件的爭執會以此點為角力處。何者是自行研判,不構成內線交易?何...more
財報不實(一)聚焦於民事與刑事責任上。財報不實之刑事規範重疊,其刑事責任之輕重相去甚遠,往往成為實務攻防的重點。民事責任上,持有人得否請求損害賠償、責任主體是否限於第20條之1明文者以及比例責任...more
有別於財報不實(一),本書著重於財報不實中交易因果關係與損失因果關係的探討。交易因果關係中,詐欺市場理論是否有適用之餘地?效率市場假說在臺灣應如何詮釋?損失因果關係中,淨損差額法或毛損易法應如何...more
本書以2018年8月為止最新修正之證券交易法、公司法、相關證券法令及最新且重要之法院判決為藍本,針對其主要內容,以實例方式並運用證券法學理加以解說。研讀法律應以問題意識出發,才能區別相關規範之異...more
監察人於公司之地位與權限始終是公司治理中的重要議題。面對諸如審計委員會等新興監察制度之引進,監察人的定位是否已有改變,甚至被取代?而監察人行使代表權或股東會召集權等職權所生爭議,本書皆有豐富...more
本書乃是接續財經法新課題與新趨勢,以及財經法新課題與新趨勢(二)後,政治大學法學院財經法學中心全體成員最新的研究成果彙編。其中內容涵及公司法、證券交易法、金融法、保險法、國際經貿法、仲裁法、智...more
本書已2016年8月為止最新修正之證券交易法令及重要法院判決為藍本,針對其主要內容,以實例方式加以解說。研讀法律應以問題意識出發,才能區別相關規範之異同,也才能真正掌握規範之意旨。財經法律,尤其...more
台灣法學會為慶祝創會40週年而進行的「戰後台灣法學史」專書出版,於下冊將繼續針對刑事法學、刑事訴訟法學、公司與證券法學、財經法學、勞動法學等五個法學領域,呈現其在戰後台灣60餘年來發展的軌跡。而...more
原本從《月旦法學雜誌》之「法學教室」單元獨立而創刊的《月旦法學教室》,已經堂堂邁入並超越了100期,就法學的教育目的以及實用的演習角度來說,它已經成為兩岸法學教育雜誌的標竿。 基於上面的背景與...more
委託書究應如何規範?這個問題,不僅台灣的主管機關困惑,各界人士之見解亦莫衷一是。例如,可否准許以對價收購委託書?又股東會紀念品是否為對價?如是,紀念品價值應否設限?應否有委託書徵求人積極資格及消...more
本書收錄作者進來所發表學術論文十篇及附錄研討會文章一篇,針對公司法及相關法規中幾項重要問題,藉由相關學理及實務見解之檢討,供學術界及實務界參考。如:從比較法觀點提出第一五七條之一「重大性」之...more
本書介紹日本、美國之股東會書面投票制度,並探討此等制度引進我國之可行性及所需之制度配合。對於我國大規模公開發行公司之股東會運作機制之可能轉變,提出重要之思考方向。此外,並附論「公司於停止過戶...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