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性別」、「族裔」及「移民」的生命書寫及藝術越界為主旨,關注當前台灣在比較文學及跨文化研究中,多重語境交錯之下邊緣族群的形象與自我再現議題。作者彙集並修訂近年來相關研究成果,分別從離散...more
繼2017年許哲齊的首本《太魯閣行旅散記》頗獲好評後,相隔四年作者再度以太魯閣志工身份抒寫行旅花蓮、太魯閣的一切。此次以遊記、散文、新詩、小說不同型式,打造出不同於前的續集面貌,呈現行旅太魯閣的...more
當一位醫術精湛的專業醫師卻偶然發現自己的腫瘤已經是末期癌症,他將如何自處?當他以為拿到博士學位,即將抓住人生的榮華富貴時,自己掃描超音波卻讓他從碧藍的青天墜落至死蔭的幽谷,他的心情轉折如何?本...more
人們為什麼守護老房子、欣賞舊建築? 新的不好嗎?因為故事, 老房子裡的前塵故舊、物是人非, 正是老房子最無可取代的迷人之處。 青田七六文化長、知名走讀講師水瓶子 繼《台北慢步》之後又一老...more
★◎本書作者連續榮獲2018、2019年後山文學獎新詩優選。★◎ 來自科技單位的一蘭的第一本詩集《站在原地的旅行》,收錄了六十首詩, 為她在病床上命危之間的大夢初醒時所搗出的一張秘方。 她說她的生活...more
這是第一本鎖定以傳統非藥物行為管理為學習目標的兒童牙科教科書。本書以科學的方法與思維,用行為主義的理論,及其主幹的行為改變技術為架構,建構完整的互動式行為管理;並佐以步驟的圖片,說明在臨床上...more
為何有人能夠從莫大的逆境中奮起、翻轉人生?他如何辦到?為何麼他欠三百後來卻還百萬元?他的人生第一桶金跟摩門教有甚麼關係?一個建築商人為何又成為國家體育代表隊的副領隊?甚麼是金礦之子的土石之路?答案...more
一道歡笑的浪沖進了白皙的海灘,如今的富國島儼然已是世界級的觀光勝地。 但在1949年國共內戰之時,這裡卻曾是流離顛沛到越南異域三萬多軍民的「中繼所」, 至今仍有誰還記得,那原本是座「讓人等不到...more
在詩裡相遇(作者坦雅) * 一直認為,愛書愛詩,為我帶來許多好運。 二〇一六年夏天,偶然間走進「欒樹下書房」,遇見氣質美好的女主人瑜玲,我們談書談詩,感覺經驗著特殊時刻。瑜玲問我平日是否寫作...more
白血病只存在華麗的俄羅斯皇宮? 金縷衣包裹著慘白的皇室繼承人? 你我印象中白血病都是這樣童話般「爛漫」嗎? 三十年華的萬通比俄羅斯皇子還帥 他的皇居位於全台最頂尖的台大醫院 裹在黃白相間的...more
這本歷時七年完成的專書,強調由「喪親者的視野」來理解喪親哀傷經驗。本書第一手田野資料是來自作者實際與喪子女父母親的長期互動。作者先精論並批判各家理論與學術發展至今的實徵研究,再逐漸走向喪親者...more
您知道阿里山地區以前的產業道路為何稱為「麵粉路仔」嗎?您知道政府本來規劃通往阿里山的公路並不是以嘉義為起點,而是由南投水里或竹山出發嗎?您知道台18線原本路線是從嘉義經玉山到花蓮玉里嗎?後來為何...more
1960年一群在台灣土生土長的番薯仔, 踏上滿載亞洲移民的輪船, 航向距離台灣最遙遠的國度-阿根廷。 六○、七○年代起,這樣的拓荒番薯陸續抵達, 紛紛在彭巴草原擘劃屬於自己的未來。 他們賣掉台...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