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五社聯合書展

'縮小搜尋範圍':

  • 中國思想史研究叢書
  • 三年以前

排序依

商品清單共有22

南朝清談:論辯文化與三教交涉在南朝的發展

南朝清談:論辯文化與三教交涉在南朝的發展

本書之撰作,乃將史料文獻中有關南朝談辯的紀錄作出歸納、分類、統整,藉由詳實的資料引述,觀察「南朝清談」在形式與內涵發展上的「複合性」特質,從而指出「南朝清談」乃在「魏晉清談」「名士化」定義的...more

晚明王學原惡論

晚明王學原惡論

人性非惡?惡從何來?如何去惡? 雖然理論上去「惡」與為「善」是修身的一體兩面,但歷史上「惡」的議題卻少見顯題與系統的論述。本書作為一部「即哲學史以為哲學」的學術專著,即旨於從哲學史角度清理晚明...more

清初至中葉《易》學十家之類型研究

清初至中葉《易》學十家之類型研究

鑑於學術史論及清中葉《易》學為了強調時代特色,皆以漢《易》派為代表,本書採取不同研究視角,強調彰顯《易》學發展的多元性,故針對清初及清中葉的《易》學,分別就圖書《易》學、漢《易》派、宋《易》...more

東亞易學史論:《周易》在日韓越琉的傳播與影響

東亞易學史論:《周易》在日韓越琉的傳播與影響

本書從學術史及文獻分析這兩大角度探討易學在日本、朝鮮、越南及琉球的傳播與影響。除了嘗試勾劃這些中國近鄰的易學發展史外,它還針對日本、朝鮮及越南的重要易學著作作專題性的文獻分析,並提出「易學文...more

先秦兩漢歷史敘事隅論

先秦兩漢歷史敘事隅論

中國「歷史敍事」源遠流長,濫觴於商周,成熟於戰國,至兩漢而鼎盛,其文本之豐贍多采,傲視寰宇。本書探討先秦兩漢「歷史敍事」,運用經傳、子史與出土文獻,以《左傳》、《國語》為主,輔以《清華大學藏...more

浙東學術研究:近代中國思想史中的知識、道德與現世關懷

浙東學術研究:近代中國思想史中的知識、道德與現世關懷

「浙東學術」在中國思想史中,究竟占有何種位置? 本書收錄作者多年來在中國近代學術思想史的研究成果,討論了陳亮、黃宗羲、萬斯同、全祖望、章學誠的文史之學,將他們的政論、史論、文獻學和史志之學綰...more

復仇觀的省察與詮釋:宋元明清編

復仇觀的省察與詮釋:宋元明清編

「復仇觀」是世界各民族的重要文化概念, 於中國更廣泛影響至思想學術、文學民俗、社會法制等各個面向。 本書為跨學科、跨領域、跨文化的研究, 與前編「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編」合而觀之, 可...more

揚雄的範式研究:西漢末年學術範式衝突的折中之例

揚雄的範式研究:西漢末年學術範式衝突的折中之例

西漢學術界殿軍主帥――揚雄,學術跨度之大,超出同時學者甚多, 本書以視域比照之法,為其思想找出最具詮釋力的視點, 進而切入並理解西漢學術範式的形構。 揚雄思想範疇跨度甚大,可探索的領域極多。而...more

焦竑與晚明新儒思想的重構

焦竑與晚明新儒思想的重構

本書雖以焦竑一人的思想為焦點,但絕非一般意義下的思想傳記 而將焦竑思想作為明中葉以來新儒思想內部演變的縮影 突顯中國近代思想史自晚明至於前清的發展特色與重大轉折 全書透過對於焦竑思想的系...more

先秦文本及思想之形成、發展與轉化(上)(下)

先秦文本及思想之形成、發展與轉化(上)(下)

先秦是中國思想史上的黃金時期,更為後世思潮創發的活水源頭 本書對於此一時代思想內容的相互激盪與融合,有深入的探析與解說 戰國乃古今一大變革之會,王官失守,道術為天下裂,形成諸子百家爭鳴的局面...more

當代中國哲學的知識論

當代中國哲學的知識論

吳汝鈞教授在本書以二十世紀三位重要思想家張東蓀、金岳霖和牟宗三為代表, 對當代中國哲學知識論展開全面、客觀且準確的論述,並有創發且獨到的思維見解。 知識論在傳統的中國哲學中未受到重視,一直...more

思想與文化論集

思想與文化論集

近三十年臺灣思想文化界思索的主題,在本書可讀到錢新祖老師的先見之明 儘管錢老師已離開這個世界,但他的思想之於臺灣社會,仍未遠離 本書收錄了錢新祖教授從一九七○年代中期開始撰述的中英文論著共...more

中國思想史講義

中國思想史講義

1980年代開風氣之先, 將當代西方思潮批判性地引入中國思想研究領域的錢新祖教授 所留下的《中國思想史講義》將再度啟迪新一代的人文社會學研究者 本書為錢新祖先生極具個人見解的中國思想史,不同於一...more

漢代儒學別裁:帝國意識形態的形成與發展

漢代儒學別裁:帝國意識形態的形成與發展

儒學如何進入體制,成為主導帝國統治秩序的核心思想? 儒者在與現實權力周旋的過程中,又如何苦心孤詣保留些許理想? 本書透過對漢代儒學的解析,並以西方理論為佐證, 對以上提問作出詳細而深入的分析與回...more

復仇觀的省察與詮釋: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編

復仇觀的省察與詮釋: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編

《復仇觀的省察與詮釋──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編》一書探討先秦至唐代的「復仇觀」,為跨學科、跨領域、跨文化之研究,作者李隆獻教授運用經傳、史書、經生之詮釋、儒士之論述,以及古注、類書、地志、冥...more

世變與學術:明清之際士林《易》學與殿堂《易》學

世變與學術:明清之際士林《易》學與殿堂《易》學

本書旨在探究明末清初士林《易》學與殿堂《易》學的發展,考察在野及在朝的《易》學家,如何藉由治《易》對人生和時代提出反省與思考,以及如何承繼前代的《易》學成果並加以推廣。藉由對明末清初士林《易...more

易詮釋中的儒道互動

易詮釋中的儒道互動

儒家思想與道家思想的衝突與對話,是中國思想史上最有趣的課題之一。秦漢以降,兩派學者或固守壁壘,或力主融通。在論辯的過程中,歷代學者不斷在整理與回顧之中找尋新方向,逐漸形成兩派各不相同的譜系與...more

玄學與理學的學術思想理路研究

玄學與理學的學術思想理路研究

魏晉玄學與宋明理學是中國思想學術史上影響巨大的兩大思潮,二者之間有著深刻的內在聯繫。本書主要採用「內在理路」的解釋方法,著重探討玄學與理學的學術脈絡與思想理路,探討在中國的社會歷史「外緣條件...more

周易春秋的詮釋原理與應用

周易春秋的詮釋原理與應用

《《周易》《春秋》的詮釋原理與應用》一書是林義正近十二年來致力於中國經典詮釋的薈萃之作,全書以《周易》、《春秋》為焦點,透過九篇論文來呈現中國經典詮釋的原理與應用。前三章指出自孔子以來的詮釋...more

王陽明思想觀念研究

王陽明思想觀念研究

王陽明思想具有濃厚的實踐性格,由良知擴充到人生道德、事業以及與自然萬物之關係等,可因個人體會而有不同程度之發揮。本書所收五篇論文之觀察角度不同,立論之重點也有差異。基本上採取橫向與縱貫的方式...more

境界.思維.語言:魏晉玄理研究

境界.思維.語言:魏晉玄理研究

魏晉玄學家的玄論,如今只在紙本文句間。但並不靜默,那些玄論總是對讀者展現其自己。魏晉之世,喧囂擾攘,玄思者或灑脫放達,或抑鬱沈吟,如何在現實間依違、順逆?是魏晉玄音中最深刻的底蘊。 作者盧桂...more

文內文外:中國思想史中的經典詮釋

文內文外:中國思想史中的經典詮釋

「文內」和「文外」指的是文本與文本以外所有外緣因素之間的關係。文本猶如王陽明所謂的山花,只是白紙黑字,本身並無任何意義,意義的產生全憑讀者的觀照,一經觀照,「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more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出版社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