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
旅人的食材曆

旅人的食材曆

  • 作者:洪震宇
  • 出版日期:2010/10/01
內容連載 頁數 3/7

澎湖土豆粿,百年家鄉味
除了本島雲林之外,外島澎湖也是花生知名產地。澎湖的朋友常說,澎湖花生最有家鄉味道,連來台定居之後,也忘不了那個老滋味。

從台灣發展史來看,花生是從大陸先引進到澎湖,再傳到台灣本島。澎湖花生栽植歷史早,但環境最惡劣。由於澎湖土壤是玄武岩風化而成,屬於鹽分含量高的土壤,養分不足,花生一年僅能一穫,每年六、七月是產季,也許因為時間醞釀較久,加上海風淬鍊的生命力,讓澎湖花生外形又大又長,結實飽滿,因此澎湖花生酥就是知名觀光伴手禮。

在澎湖吃飯,花生幾乎無所不在,一道清炒高麗菜,是用碎花生來拌炒,能嚐到菜甜與花生顆粒香。因為早期澎湖人沒有什麼動物油可用,藉著花生碾碎的油就能用來炒菜。即使是吃臭肉鮭,還能用花生米沾臭肉鮭汁,咀嚼鹹甜鹹甜的滋味。

但讓我著迷的卻是澎湖用來祭祖拜神、平常少見的土豆粿。

那是一個謎樣村落的特產,位在西嶼、有百年歷史的二崁村。這是澎湖少見的單姓聚落,陳姓宗族四百年前從金門夏興村移民來此,傳承十五代的二崁,是澎湖現今保存完整,擁有四十多棟古厝、六十多人居住的村莊。

二崁過去被稱為中醫村,因為一百多年前曾發生瘟疫,有族人到台灣學中醫想要幫族人治病,慢慢吸引其他族人前往台灣學中醫,他們在高雄、嘉義等地行醫發達之後,返鄉興建陳家宗祠,也運送上等建材打造家園。

有了宗祠,人口仍大量外流,因為他鄉的富庶,更顯家鄉的貧乏。前幾年一群陳家第十四代的後人,決定中年轉業,一同返鄉整修恢復聚落外貌,並開設民宿與舉辦文化活動,將沒落的二崁重塑成觀光重鎮。

二崁村跟花生一樣老,老得有樸拙的人生智慧,老得跟花生一樣散發清香。

烈日下,我在老街上閒晃,看到一個小雜貨店,老阿嬤坐在外頭乘涼,見我路過,輕聲招呼買土豆粿。土豆粿看起來不太起眼,我仍好奇買來吃吃看,花生餡又香又細,糯米粿皮很有彈性,詢問後,才知道這是二崁人傳統祭拜的供品,因為要拜神明,點心不能隨便做,花生要先炒過,接著用石杵搗花生,將花生搗碎搗成細粉,再用麵粉與糯米粉、地瓜攪拌製成粿皮來包花生粉,除了增加地瓜香氣,口感也比較好。

我問為何不用機器碾花生粉?滿臉風霜、皮膚黝黑的老阿嬤說,手工才細,也有誠意,這是傳統。

我走到隔壁的小吃店,吃了包裹竹筍與碎肉的金瓜粿,老闆也招待我吃花生。聊到他們從台灣回到老家定居,老闆說這裡夏天熱、冬天冷,土地貧瘠,作物都養不活,只有花生產最多,但是他們懷念家鄉,用在地食材做點小生意,就能養活一家人。

探頭看他們家裡的廚房,大灶正在蒸粿,熱氣四散,太太則在炒花生,觀光客經常來此休息,吃花生、吃金瓜粿,聽老闆講二崁故事,返鄉的生活蠻寫意自在。

抬頭望去,眼前是盛夏青綠的草原,再過去就是湛藍大海,海天共長一色,回頭則是澎湖?石搭建的古宅,還有為了防風,用珊瑚礁與玄武岩混合的? 石當建材,圍牆種花生的「菜宅」。

這個壯麗景色,讓小小西嶼在歷史留名。西嶼在大航海時代被荷蘭人稱為漁翁島,大陸移民東渡來台,一定會經過西嶼再到澎湖,或選擇在西嶼停泊休息,清代就以「西嶼落霞」之美成為全台八景之一,與基隆、鹿耳門、安平齊名。乾隆時期的台南籍詩人章甫,搭船路過西嶼,就寫下:「五色文章天上降,九光錦繡水中鋪」的浪漫詩句。

錦繡美景一直未變,只是我們未曾駐足停留。作家梁容若在〈落花生的性格〉這篇散文提到,落花生每棵長的果子並不多,但每顆果子都有發展為一棵新生命的可能,相對柳樹的飛絮這種充滿野心的植物,隨風飄舞,要把種子鋪滿世界,卻不見得有一顆能長成。「落花生安分守己,發展得很慢,腳步卻踏得最堅實。」也許就是這種落葉歸根的力量,讓曾經以為是柳樹飛絮的二崁村民,重新回到家鄉,落地成為堅實的落花生。

不過種花生的腳步,真的需要踏得堅實才行。二崁村人說,三月春雨過後,原本乾硬的土地因雨水滋潤而鬆軟,正是種花生的時刻。儘管此刻風大,二崁村民會一同用牛犁田,將花生均勻灑在凹槽中,再用腳輕輕將兩邊的土踢向凹槽。

踢土也是一門學問。由於得低頭踢土,鬆軟田土踢起來其實很費力,單腳踢時容易被風吹得重心不穩,因此每一步都得將土踏平,又不能太密,腳步要輕盈,力道得均勻,播完種之後,可以看到一排排淺淺的腳印。

聽村人訴說種花生的故事,我猛然想起小時候在高雄林園的鄉下,跟著祖父與家人種花生的情景,我和弟弟跟在牛後頭嬉戲,家人則是撒花生播種,貪玩的弟弟還被牛口水滴到頭髮上,味道又臭又稠,被我嘲笑許久。

也許,當年的田裡,也曾留下我與弟弟淺淺小小的足印吧。
7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