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漫畫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4
8.不要低估我
缺乏慈善

提到有事情尚未發生的報告總是讓我覺得有趣。因為如我們所知,有已知的已知;也有我們知道自己所知道的事。我們也知道有已知的未知;也就是說我們知道有我們不知道的事。但也是也有未知的未知—那些是我們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
美國國防部長倫斯斐(Donald Rumsfeld)
資料來源:Donald Rumsfeld, Defense Department briefing, 12 February 2002

倫斯斐的說話技巧是則傳奇。「我們無法確切知道他(賓拉登)是在阿富汗,或在別的國家,或已經死了。」天才!「我相信我昨天說的話。我不知道我說了什麼,但我知道我所想的,我猜那就是我說過的話。」聽了讓人安心。「我也知道陳述可能更好的事物就是在陳述什麼可能更好。」充滿啟發的話語。

口才不好加上新保守主義的政治態度,使倫斯斐在擔任美國國防部長期間成為眾人揶揄的對象。在大多數狀況,只有一種談論他的方式:負面批評。

當「白話英語運動」(Plain English Campaign)以公眾人物所發表最令人困惑的意見而頒給他「口拙獎」時,對倫斯斐的撻伐在英國也達到了頂點。那當然是因為他那段惡名昭彰的談話,「已知的不為人知的事情」。但是,有一個問題:他的話很有道理。他對已知的已知、已知的未知、以及未知的未知的區分,完全合乎邏輯,而且值得拿個哲學學位。

已知的已知包含從地球到月球的距離,水的化學結構,與比利時的首都。已知的未知包含腦部如何產生意識、暗物質(dark matter)的組成,以及魯肯爵士(Lord Lucan)的下落。未知的未知是所有我們尚不知道,或絕對不會知道的事。例如,在一九三0年之前,冥王星就是未知的未知。

如果倫斯斐的論點如此一致有條理,為何他的話廣泛為人嘲弄?原因之一是我們沒有像對自己同情的人一樣,把慈善原則也用在他身上。慈善原則與捐錢無關。而是一種方法論的原則,當我們試圖釐清一個人在說什麼時,會予其盡可能有利的詮釋。換句話說,針對表達的一致性,對懷疑的部分做善意的解釋。即使你認為倫斯斐多年前就喪失被善意解釋的權利,我們還是應該將這項原則適用在我們極不認同的言論上。

原因之一是我們知道有的人偶而會說錯話,但通常不難知道他們真正的意思。比方如果有人跟酒保點杯「花生酒」(peanut colada),要是酒保真的準備一杯以堅果為基底的雞尾酒就太殘忍了。至少,應該要跟客人確認花生是不是真是他要點的東西。

或許慈善最重要的理由在於,你頂多能做的不慈善詮釋是反駁某人的評論。但如果你盡可能採取最佳的解釋,你就有可能掌握值得討論的東西。這種事情確實存在,即使實際上人們的想法荒謬無稽。這項原則的意思並不是說,人們總是對自己所說的一切做最一貫的詮釋,而是說,除非能證明人們所說的內容不一貫,否則一般來說比較好的做法是假設人們的確做出了最一貫的詮釋。

你當然可以予人善意的解釋。但是該給多少機會才對呢?想想布萊爾對於參戰決定的談話:「我想,如果你相信這些事,那麼你會瞭解其他人所做的判斷,如果你相信上帝,那麼你也會相信上帝所做的判斷。」布萊爾因為把上帝帶進辯論之中而遭到大眾辱罵,但是難道他不是誠實地表達任何基督徒都相信的事?這些評論是歌手摩里西(Morrissey)的親身觀察,還是一名種族主義者的話語:「旅行到英格蘭,你不知道自己身在何方……如果你走過騎士橋(Knightsbridge),你什麼都會聽到,就是聽不到英格蘭口音。」他的說法值得給予善意解釋嗎?

會讓你想破同一片頭蓋骨的問題:
3. 選擇性的引用
42. 動機臆測
69. 稻草人謬誤
82. 人身攻擊
41 2 3 4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