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百大_暢榜
內容連載 頁數 3/3

禪那的路線圖

要在專注之道上前進,需要練習。我們就從這裡開始,從這個我們透過身體感官及概念思考所知道的世界開始。如果你把專注之道看作一張路線圖,你可以說我們大多從相同的地理區域開始,但每個人的位置稍有不同。那是因為我們都有不同的人格,而且我們累積了不同比例的「不淨煩惱」,需要我們各自努力去除。我們用稍微不同的清理行動開始,把重點放在阻礙我們最嚴重的地方,然後隨著各自的進步,我們的路線將會合到一起。我們所做的會愈來愈相似,直到我們走上同一條道路。

這條道路的起點,在於認出並制服一些叫做「障礙」[蓋]的東西。障礙是負面心理作為的粗顯層面,而我們可以輕易地認出來。要做到這點,我們要獲得並經歷特定的禪修狀態,叫做「禪那」。我在下一章會更加詳細地介紹,在此只要知道,在更高的禪那中,我們使一些叫做「結」的東西暫時失效。這些「結」是心裡面一些比較精細的因素,造成了「蓋」的生起。

一旦我們暫時移開了路上的障礙,專注力﹝定力﹞就會變強。然後我們把注意力放在某些非常有用的對象上,觀察這些對象的特性,這將導致解脫自由。

這其實不像聽起來那麼簡單,只需1–2–3幾個步驟就好。實際上,我們可能同時做好幾個步驟。在每個方面的成功,都可以讓其他方面更加進步。

一直走下去之後,不斷加強的專注力會突然把我們帶到一個新的境界。感官和思考的世界退卻了,我們體驗到四個連續的階段,每個階段所體驗到的喜悅、快樂都愈來愈精細。這是「色界禪」階段。這仍在我們平常世界的領域內,只是已接近邊緣了。

然後是另外四個階段,那幾乎已經和我們現在所知道的世界無關了,沒有體驗過這種特別禪修狀態的心是無法知道的。這些是「無色界禪」,已經超越我們現在所經驗的真實。

隨之而來的叫做「出世間禪」。這很重要,已完全超越了熟悉的領域。 這條專注之道,就是我們在接下來的章節裡所要講的。
3上一頁 1 2 3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