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自然生態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3
前言 Introduction

請注意:這不只是一本關於設計方法的書。

對,我們知道封面上寫了什麼,但是我們相信,書中提到的每一種方法和技巧,都將幫助我們透過對話更加了解人,更聚焦在人身上,創造出更有意義的產品。

這本書的初衷,只是單純地想要集合100種搜集使用者研究資料、歸納和分析資訊,以及呈現成果和設計意涵的方法,但在寫作過程中,我們發現,這些方法和技巧所出現的對話—與利害關係人、團隊成員、客戶,以及最重要的,最後使用產品、系統或服務的使用者—是不可或缺的一環,這些方法和技巧幫助設計師在對的時間進行對的對話,並從中建立專業知識及可信度。業界和學界若要維持卓越不墜,都需要不斷廣納新知,本書的100種方法、技巧和成品正可滿足這項需求。

於是,根據我們的理念,我們完成了一本簡單、以人為本的設計書,書中的方法和技巧依照英文字母排序,方便查閱,跨頁左邊的文字簡單扼要說明每一種方法,搭配延伸閱讀的參考資料,向那些開路先鋒致敬。

跨頁左頁下方的圖表,標示出每個方法在研究調查領域中所代表的面向。行為/態度是研究題材的類型;量化/質化是研究題材搜集和溝通的形式;原創/改編/傳統表示這個方法是源自設計界、改編自其他領域或傳統上跨領域通用;探索/衍生/評估表示這個方法的目的是初期的探索、概念的形成或測試及評估;最後,參與/觀察/自我描述/專家審查/設計程序則是研究人員及參與者的角色,其中,設計團隊在設計過程中執行的一個部分即稱為設計程序。

跨頁的右頁則是透過圖片和個案研究來呈現每一種方法,大部分來自設計實務和研究領域中知名同業的實例,我們會告訴讀者其他相關的方法,並在頁面右緣以數字標示出該方法落在1到5的哪一個設計階段。

階段1是規劃、釐清、定義,探索並界定專案的範圍。階段2是探索、歸納和設計意涵,透過大量的研究以及使用者環境的田野調查(設計民族誌),形成設計意涵。階段3是概念的形成及早期原型迭代,包括參與式和衍生式設計活動。階段4是透過循環測試與反饋,進行評估、改進和製造。階段5是上線和監控,透過品保測試來評估設計是否達到可公開上市的程度,並持續觀察及分析成果,適時做出修正。在本書目錄中也標示出每種方法所屬的階段。

設計團隊的工作不在專精這些方法,也無關軟體,或我們推展出來的結論,而是要深知如何建立必要的對話,為工作找到最佳的設計解決方案,將這100種方法和技巧視為精進設計的途徑,這些方法本身不是目的,亦非終點。探討這些方法,根據你的目標及要解決的問題去嘗試它們,決定孰輕孰重,然後依序執行,將這些方法視為對話,就跟我們一樣。

01 A/B測試 A/B Testing

A/B測試可用來比較同一設計的兩種不同版本,從統計結果找出哪一種較能達到預定的目標(註1)。

A/B測試是一種最佳化的技巧,可用來比較同一設計的兩種不同版本,找出何者較能達成公司目標(註2)。首先是將不同使用者隨機分成兩邊進行A測試和B測試,累計到統計上具代表性的樣本數後,根據測試結果,就可以決定哪一種設計較接近預設的目標。

舉例來說,你的目標是增加免費試用某個線上服務的註冊人數,網友可能會因為很多不同的原因而沒有註冊:註冊表格太冗長?擔心隱私權以及你會如何利用他們的資料?希望在註冊之前先了解收費標準?你可以針對這些問題在介面做一些小修改,找出每個問題的答案,然後進行A/B測試,看看那個版本能吸引較多人註冊。

例如,在上述的例子中,你可以設計幾次測試來比較:

※ 服務條款不同的輔助說明設計,即引導使用者並使其放心填寫的說明文字(遣詞用字、字數長短、字級)。

※ 表格設計(多少個必填欄位)。

※ 不同的按鈕設計,鼓勵使用者在網頁上採取行動(位置、大小、色彩、按鈕上的文字)。

A/B測試雖然可以用來衡量哪一個設計的結果比較好,但是無法協助你了解為什麼使用者偏好某一種設計,因此不能取代用來評估客戶的渴望、態度和需求的質化研究方法,也無法用來處理像是客戶是否信任你的網站這類較複雜的問題(註3),因此,A/B測試一定要搭配質化方法,才能進一步了解客戶真正的動機和需求。

註1: A/B測試源自傳統的廣告郵件(DM),將同一份廣告的兩種不同版本寄給不同人,再來了解哪一種版本的回應率較好。

註2 :Nielsen, Jakob.“Putting A/B Testing in Its Place,” 2005, http://www.useit.com

註3: Kahavi, Ron, Randal M. Henne, and Dan Sommerfield.“Practical Guide to ontrolled Experiments on the Web: Listen to Your Customer Not to the HiPPO.” Proceedings of the 13th ACM SIGKDD, 2007.
31 2 3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