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五社聯合書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6
(植蔬)菱角──以有機種植復刻懷念的古早味

@內文:
官田每年產出3千噸菱角,佔全台產量80%,採收下來的菱角立刻送到集散場清洗,不過,不管過了多久,菱角歷經幾次改良,想吃到菱角,全部都得依賴人工作業,而這份美味也更顯得可貴。

趁著新鮮,官田阿嬤把現摘下來的菱角切成片狀,倒進現磨的米漿裡攪拌,燒著木柴,蒸氣冉冉上升,要製作古早味的菱角粿,空氣中不僅彌漫著菱角清香,更飄散著柴燒古味,菱角粿的口感香Q,參加美食比賽,這天然的好味道在三十一個鄉鎮中還得到第三名。由於產量有限,用料實在,還可以吃得到一塊塊菱角肉,能吃到阿嬤的菱角粿,實在是一份難得的幸福滋味。

秋日撿菱,官田的菱農風情
台南官田每年九月到冬至,都會出現戴斗笠彎腰採菱角的畫面,彷彿是台灣版的米勒畫作《拾穗》的風情再現,這一幅農家樂的景象看似恬靜,但採菱角卻相當辛苦。

早上六點多戴著斗笠、穿著青蛙裝的菱農們,早就已經下水好幾個鐘頭,菱田水不深,要看到划著船採菱角的景象,已不復見,不過水底下一堆爛泥巴,菱農舉步維艱,一不小心重心一偏,馬上摔個四腳朝天,他們持續彎著腰,熟練地翻找著一株株菱葉,尋覓藏在菱葉下的褐紫色菱角,用力一摘都是一顆顆令人開心的果實。

而李价斌採有機栽種的菱田和別人的比起來,實在看起來荒蕪許多,他的菱葉總是坑坑巴巴,不見茂盛完整,各式各樣的生物都跑來他的菱田吃吃喝喝,菱田變得就光禿禿一片,菱角葉還有許多蟲孔,連菱角才剛長出來,就被昆蟲、老鼠吃得七零八落。

選擇有機耕作堅持不灑藥,除蟲就會變得相對困難,連帶影響產量也會銳減,只有別人的三分之一,別人收成3千斤,李价斌只有7百斤。李价斌笑說,自己田裡昆蟲的群數比較高,自然影響產量,只能用生物防治法來預防,藉著飼養綠頭鴨大軍,來幫忙吃掉福壽螺,還得時時查看和摘除在岸邊聚集的粉紅色螺卵,避免好不容易熟成的菱角又變成福壽螺的大餐。此外,一瞑大一吋的水中殺手金魚藻,會阻礙菱角生長空間,與菱角爭肥料,他也不辭辛勞手工拔除。

有機種植,讓菱田自有生態平衡
就因為捍衛環境、吃進健康這兩個堅持,在別人眼裡看來是傻子,他也用心堅持,雖然飼養的綠頭鴨,偶爾也是會偷吃菱角,但他的菱田有著完整豐富的生物鏈,還吸引了珍貴罕見的鳥類凌波仙子水雉駐足棲息。沒有充斥化學肥料,不灑農藥,有機菱角的口感相對軟Q,不會像外面慣行的那麼的硬,大家吃進健康,堅持回歸原味有了代價,也對大自然有交代,讓有機菱角田生機永續。

在台南官田,和他有相同理念的,還有其他年輕人:專業插畫家阿明,因為爺爺肝癌,所以返鄉在爺爺的田裡種有機水蓮,剝菱角的技術更是熟練;雅惠專門在研發菱角創意料理,希望除了菱角排骨湯外,菱角也能有創新吃法,像是紅酒醋菱仁菇;在家鄉專門栽種有機桑椹的小鄭,把密菱角、鴨蛋黃倒進鮮奶裡,製作菱角冰淇淋;負責推廣的是楊從貴,在科技業十幾年處在冷冷冰冰的環境,當聞到土地香氣的那一刻,毅然決然回到家鄉,他說:「有機農業不能夠用很多人為的干預去栽種,一切都要師法自然」。

官田鄉有著350公頃的菱角田,而這有機菱角田的規模或許佔不上邊,但這群年輕人聚集在一起實踐理想,願意以鴨子划水般的速度,慢慢推廣無毒農業,用各種方式賦予菱角新生命,以有機農法讓菱田永續生存,讓後輩子孫採菱角外,還能見到豐富的生物鏈。

@食材百科:菱角
菱角是菱的果實,因外型有角,故稱為菱角。原生於歐洲、亞洲的菱角都栽種於溫帶的溼泥土地中,盛產期約在每年秋季的九至十一月左右。在中醫裡屬於良性食物,可幫助腸胃消毒解熱。除了可剝殼食用外,一般還用來煮湯、或者當成藥材使用。

@達人出列
在菱角田裡,菱農都是阿嬤、阿公級,採菱角得在水裡泡上十幾個小時,腳陷在爛泥巴裡不說,還得彎著腰忍受腰痠背痛,年輕人都受不了苦,不願下田作,但是年輕的李价斌,卻不顧父母反對,堅持留在家鄉採菱角。

李价斌使用有機農法種菱角,不灑農藥,一切師法自然,以生態保育的觀念經營有機農業。近年因為經營出心得,獲得許多電視台爭相採訪邀約,並提供場地歡迎生態相關科系與單位進行研究、探訪。他的有機農場,如今已成為官田最夯的生態教室。

@聯絡方式:水菱有機農場
電話:06-5795775、0956-875678(李价斌)
網址:tw.myblog.yahoo.com/shui-ling/
61 2 3 4 5 6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