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內容連載 頁數 1/1
有一天,我的女兒布魯克還只有一歲時,她決定去散步。她打開了往我們夏季小木屋的紗門,走下了石板路,朝著通向樹林的泥土路走去。她沒有開口說任何話,甚至連看都沒有看我一眼,就出發了。事實上,就好像我不在現場一樣。她只是從她在玩的那一堆鍋子和盤子中站了起來,朝紗門走去,把它推開,走了出去。

你可以料想,我的第一個反應是阻止她。我在想:「我不能讓一個這麼小,又才剛學會走路的孩子,就這樣走出門去,連問都不問我一聲。她要去哪裡?她能去哪裡?各種事情都可能發生到她身上。一個有責任心的爸爸不會讓她一歲的女兒就這樣自己走進樹林中,這太危險了。」

但是就在那第一秒鐘,另外一個念頭浮現了。「等一下──這裡其實沒有立即的危險。讓我偷偷跟著她,看會發生什麼事,我現在還不需要採取任何動作。」我察覺到了另一個一閃而過的念頭:「她好像知道她在做什麼!」

我內心深處有個聲音告訴我,她這個決定需要被尊重,她並沒有四處張望來找我,所以我也沒有叫她,來引她注意,我只是在一段距離之後,悄悄的跟著她

什麼東西促使布魯克去探險?經過這麼多年的為人父母,為人師表,做校長,管理一個學校之後,我想我知道了。至少,我替它找到了一個名字:是她內心的genius。

我知道相信這個「某個東西」是有效教導孩子的基石。
我們的孩子正走在他們自己人生的路程上,這條路的引導者就是他們的genius。如果想參與他們的教育,我們必須跟他們的內在良知變成夥伴,這本書就是有關如何變成這個夥伴的法則。

在一陣強風吹過後,
莉西:「媽,假如一陣大風把我刮到雲上去了,你要怎麼辦?」
維多利亞:「嗯哼,我會去找全世界最大的樓梯,爬上去,把你抱下來。」
莉西:「不行,那樣不行,樓梯可能會打到我的頭。」
維多利亞:「好,那麼,我會拿條很長的繩子,作成一個活結,把它一直甩,一直甩,直到它甩到天上雲裡,把你套住,帶下來。」
莉西:「不行,那樣也不行,繩子可能會纏住我的頸子,使我窒息。」
維多利亞:「好吧!那我就坐上火箭,對準雲朵射去,把你抓住,帶回地球來。」
莉西:「但是火箭可能會把雲朵戳個洞,讓我掉下來,我會摔死。」
維多利亞:「好,那麼你說,我要怎樣才能把你帶下來?」
莉西:「很容易呀!我從一朵雲跳到另外一朵雲,再跳到另外一朵雲,一直到天堂。然後我就跟天使借一副翅膀,我就可以飛回地球了。」

維多利亞在說這個故事時,她是非常努力的要救她的女兒。但是到最後,莉西發現她必須救她自己。

一個孩子內在的智慧還有更深的向度,孩子的天性本來就和父母的不一樣。父母最關心的是孩子是否安全,而孩子聚焦在如何變成一個他想做的人。

萊恩的父母親要萊恩到我的學校就讀。雖然他才五歲,但是父母認為及早準備好學業是很重要的事。從他們跟我的談話中,我感到他們希望我會為他們努力,使萊恩在這麼小就學會閱讀、寫字和做算術而感到敬佩。他們尤其為他們用的新技術而感到驕傲:在浴缸裡放閃卡(flash cards)。

然而,當萊恩在教室裡時,他是全班十二個孩子中,唯一不知道去追尋自己的興趣,如何跟別人一起工作,或參與別人活動的人。他一直看老師,希望老師給他指示。

在他父母努力要使萊恩準備好跟人一決雌雄時,他們無意間剝奪了他去做其他幼稚園小朋友會做的事的能力。他們專注在學業上(這是老師的工作)毀了他們的兒子作為學生的能力。他們執著於學業上的表現使他們踰越了父母的範圍,他們干擾了他們孩子發展過程中的「自我導向」(self-directing),他們也干擾了老師教孩子學業的工作。在球賽中,知道自己的位置(position)常常跟信任別人有關──你要信任你的孩子、老師和其他的大人──他們會知道自己應該站的位置。
11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