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4
半瓶醋亂序
辜懷群


我不能假裝懂得王士儀教授的書法,或當仁不讓地做起他一步一腳印辛苦治學所得出的各類戲劇理論之代言人;但是我能瞭解他一生不肯汲汲名利、展賣書畫、編劇導戲,以致在愈來愈注重表面價值的今天,身負「絕學」,卻不夠「有名」,少有「商機」。我的學問固然跟不上他,但我相信世上像我這樣的人還是有一些的:願意接觸新知,提升內涵,對各種理論的研究即使參悟不透,仍有興趣涉獵。所以我不停地拜託王士儀「賣弄」他的學問,套句現在流行的社群話語:「分享」出去。諸位看了若有興趣,請去文化大學老宿舍裡找王士儀喝茶聊天。

他年輕時不曉得自己原來很愛分享,現在知道了(據說是潛讀佛家「破吝法」,茅塞頓開。我不管是什麼法啦!),猶未為晚。

《可恥!我們狂歡吧!》是王士儀根據自己戲劇研究的心得,解構了清代朱素臣的傳奇《十五貫》(註1),又將之重構的結果。他自稱是個「典型的理論實踐者」——他要證明理論有用,依據理論是可以「實踐」出一部有內容、有趣味、「能上演」的戲; 他更希望有人把這齣戲排出,供大家辯論,那才叫徹底的「實踐」。不過我發現他在重構的過程中,遇見了中西戲劇的「不同」。《十五貫》原是一個戲曲本子,經過西方戲劇理論的耙梳,出來的新作感覺更貼近舞台劇劇本了。這到底是不是王士儀「始料所及」?還是正好又體現了東西方文化或戲劇形式的什麼異同?(看來該我速速去找王士儀喝茶聊天了……)

由衷地敬佩印刻出版社的初安民,肯給這麼一本冷門書問世的機會。王士儀說寫劇是回應美國長江劇團合創及藝術總監陳尹瑩女士對他終生「只搞理論,全無著作」的挑戰。但最主要地,他要以此書紀念他的老師李曼瑰女士。值此我肅立了——若無李曼瑰老師,台灣的當代華文戲劇絕對晚啟蒙四分之一個世紀!這不是理論,也不是戲;是事實。

(註1)原名《雙熊夢》後改為地方戲曲,叫《十五貫》。

六、〈謝幕〉:新傳統主義本質

改編《十五貫》的情節結構,〈楔子〉是擴大宋雜劇「豔段」形式,可要,可不要。由〈楔子〉到〈謝幕〉,則屬正劇文本。然而,將〈謝幕〉作為本劇的結局,試問這種〈謝幕〉結局模式,在中西劇作上,有何特異之處呢?

自古以來劇本的結局形式,似乎只有一種,稱之為:封閉型結局(closed ending)。不論中外,自希臘以降,莎劇、新古典主義,無一例外;中國戲曲,更屬如此。到現代戲劇中,忽然出現一種,稱之為:開放型結局(open ending)。充其量,不過這兩種而已。那麼,〈謝幕〉的這種結局形式,也值得討論嗎?容稍做以下的簡介。
所謂封閉型結局,係依據戲劇情節結構的三部分;即:發現、解決與結束。凡完整的戲劇行動到結束事件為止,必需要有個結局。自亞氏理論以來,再加上Maxwell Anderson的解說,不論單一與自身交織情節,無不皆然。雖然,高乃依指出亞氏是理論家,而不是創作者。他認為一個劇本不是依據已有的情節形式,劃出一個叫作結局事件者,戲劇行動就會結束的。

41 2 3 4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