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五社聯合書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8
Chapter 2 發掘天賦的祕密

與生俱來六大特質,每個孩子都是天才!


【引言】

每一個新發現、新認知與新能力,都能在孩子腦中激起一股成人再也無法想像的熱情。而這股對自身,以及對所有待發掘事物的熱情,就是影響大腦未來發展的重要「燃料」。

● 比奇蹟更令人讚嘆的天賦

每當我們說到天賦異稟,都會想到那些才華洋溢、展現過人能力讓我們這些「平凡人」望塵莫及的人。因為我們相信,若非天生的,不可能有那樣的能力;所以,見到那樣的人,我們一律將他們的才能歸因於天分。

天賦跟基因有關嗎?

我們不明白為什麼有人天生就擁有一些超凡能力,所以,我們又認為那應該是基因遺傳的關係。我們覺得,那應該是一種命運的安排,是一種天生好運,所以像莫札特、愛因斯坦、德國自然科學家洪保德(Alexander von Humboldt)及畢卡索的天賦,都不可能重現,無論我們怎麼努力與拚命練習都不可能。

我們這樣深信著,所以,不知不覺的,肩負教養責任的父母們,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密切注意,想知道孩子會不會有哪方面的特殊才能。我們很想早點知道;因為知道了,才能提供孩子良好的發展條件,才不會浪費了天賦。這想法,乍聽之下還滿有道理的,不過若再多想一下,就會覺得哪裡不對勁了。

「天賦」與文化和時代息息相關

首先,我們得問問,如果把畢卡索、愛因斯坦或莫札特這些人,放到另一個文化圈或不同的時代裡成長,圍繞他們身邊的人,以及那個年代的人,是否仍會把他們當作天才看待?只要假想,他們是亞馬遜河流域的印第安人或澳洲土著,或是中古世紀十字軍東征時期的居民,就知道問題在哪裡了。這些地方及那些時代的人,有可能覺得別種能力才是天賦異稟。因此,衡量何謂天賦的標準,其實也隨著文化與時代的變遷而大不同,這標準絕非放諸四海皆準。

因此,所謂的天賦,也常跟某人所處之地的居民有關,完全視這地方的人認為什麼是重要且有價值的東西而定。以前的人所認為的天賦,或許跟農耕能力相關,但當今之人所想的,則有可能比較偏向電腦資訊處理能力。因此,究竟什麼才是特殊的能力與天分,真的沒有絕對的評斷標準。

探尋天賦之祕──沒有「天才基因」

正因為如此,想為特殊天賦勾勒出一個全貌,真的很難。有的孩子,爬起樹來異常敏捷,攀高也毫無問題,他這種能力,跟那種小學時期數學能力就超級棒,棒到讓專家自嘆弗如的孩子比起來,難道不是一樣珍貴的天賦嗎?

看來,我們得好好審視一下關於天賦的概念了。尤其我們得仔細想想,在我們身處的時代與環境中,那些大家普遍接受的天賦概念,會對我們評斷一個人有無天分時造成什麼影響。

客觀來說,不管結果如何,對於這些被品頭論足的孩子來說,都不是好事。因為無論結果是好是壞,他們都會被分類。一些被評價為能力較佳的孩子,被當作現今社會中比較好也比較有價值的一份子,而另一些能力沒這麼好的孩子,則被認為不那麼有價值,甚至遭到排斥。由此可見,這種評斷的結果,對誰都不好。

此外,從分子生物學的角度來看,關於天賦的一些論點,也頗令人質疑。人類花費了巨額資金從事研究,一直努力想從基因的結構中尋找答案,希望能找出一些跟天賦相關的蛛絲馬跡來。結果,大家還是失望了。

雖是很難接受的事實,不過我們還是得承認,真的沒有所謂「莫札特」或「愛因斯坦」基因的存在。我們也不曾在一些神童的腦袋中,發現過任何特殊的結構或連結。
8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