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五社聯合書展
蚊之色變

蚊之色變

  • 作者:蕭孟芳
  • 出版日期:2013/10/28
內容連載 頁數 1/5

大地被遺忘的子民

1992年我第一次踏上熱帶非洲,第一個拜訪的國家是中非共和國。在這之前,曾到過南非和埃及參加國際學術會議,不過我記得以前在英國唸書時,老師告訴我南非和北非都不算熱帶非洲。打從我於1982年開始在倫敦唸熱帶醫學以來,熱帶非洲幾乎每天縈繞我心頭,我對它感到既好奇又害怕。好奇的是它那一望無際的大草原,好奇那些奇珍異獸;害怕的是那疫病橫行,愛滋病氾濫,蚊蟲孳生的蠻荒之地。

坦白說,我雖專攻熱帶醫學,但壓根兒從來沒想到我會到熱帶非洲服務。當飛機降落中非共和國首都班基(Bangui)時,我簡直不敢相信這就是國際機場,與繁華的巴黎相比,彷彿從天堂到了地獄,機艙門一打開時,一股熱浪迎面襲來,把我從失神狀態中拉回現實。來接我的是外交部駐地的一位年輕小伙子,第一句話就跟我抱怨:「這鬼地方你來幹甚麼!」

長期以來,非洲被殖民政府操控,所有的外援,不是暗藏有政治外交目的,就是附帶有經濟商業利益。臺灣外交的考量,也無可厚非,所有的援助就是為了鞏固邦誼。我們可以幫忙蓋一個漁港,等到快完工時,才發現退潮時只有獨木舟才進了港;我們可以幫忙建一所高中,等到要施工時,才發現地基落差前後太離譜,於是追加龐大預算還是遲遲無法動工;我們可以幫忙建一個發電廠,等有電力供應時,才發現80%的住戶都繳不起電費;我們可以幫忙蓋一所醫院,提供現代化的醫療設備,風風光光地開辦診療中心,但就像一個無底洞,他們永遠沒辦法自己把醫院經營起來。表面上,這些援助都是脫離貧窮的基礎建設,以改善民生,造福百姓為目的,但結果不是設計錯誤、偷工減料,就是功能不彰。所有的援助只是充實了少數特權的荷包,廣大的平民百姓如草芥,還是一貧如洗,自生自滅。更過分的是,這些特權與政客食髓知味,認為所有這些援助都是應該的而且是不夠的,是掠奪者虧欠他們的。加上過去,兩岸在外交的角力,非洲窮國樂於遊走兩岸,予取予求。像中非共和國與臺灣的外交紀錄是建交三次斷交三次。臺灣為鞏固邦交,難免會以金錢利誘,對岸為挖臺灣的牆角,也會大開支票。種種明的暗的都在助長腐敗,可說欲達到目的,不擇手段。從上到下隨時伸手向臺灣勒索,不拿白不拿的心態,蔚為不負責任的風氣。

51 2 3 4 5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