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
舞鶴台灣

舞鶴台灣

  • 作者:李娜
  • 出版日期:2015/02/04
內容連載 頁數 1/3
引子:透過舞鶴眺望
 
舞鶴(一九五一—),一個公認難以理解而又重要的台灣當代作家。這個一九九○年代讓文壇驚歎的「新」面孔,其實早在「鄉土文學論戰」以文學之名掀起一場思想、政治論爭的一九七○年代末,就曾以「陳鏡花」之名,發表過一個透露了寫作潛力和野心的短篇〈微細的一線香〉(一九七八),同時入選(藝術與思想)標準不同的兩本年度小說選。
 
但在接下來被認為是台灣社會民主轉型、文學解禁、「眾聲喧譁」的一九八○年代,舞鶴不是弄潮兒,反倒從文壇消失,在台北邊緣的淡水小鎮,一隱十年(一九八一—一九九一)。十年孤獨歷練,「舞鶴」一飛驚人,他從個人生命經驗的「紀念碑」式書寫出發,穿越了戰後台灣的庶民生活變遷,又以一個「不事生產」、「精神出線」社會邊緣人(知識者)的自覺,讓現實與歷史、個人與社會之間種種荒唐悖謬與精神傷痛,悠悠浮出華麗島的世紀末。
 
他的書寫方式與「眾」不同—鄉土,本土,現代,後現代似乎都難以覆蓋,「復出」之初,論者多以「原創」一詞模糊地表達讚美。「書寫當下」的他,是一個「浪蕩者」,一個「狂人」,世紀末的讀者對其幽幽會心又難以評述,世紀末的文壇卻不吝授予其殊榮—舞鶴先後獲得賴和文學獎﹑中國時報文學推薦獎﹑台北文學獎﹑國藝會創作獎助﹑東元科技文學獎等文學界重要獎項,成為台灣當代評論乃至文學史意義上的重要對象,以至於論者有言「論二十世紀台灣文學,必須以舞鶴始。」
 
舞鶴?是的,舞鶴!
 
舞鶴本名陳國城,曾用筆名陳渝、陳瘦渝、陳鏡花、黑貓,一九九一年以後以「舞鶴」之名發表作品。台灣台南人,畢業於成功大學中文系,後曾就讀台灣師範大學國文所、東華大學創作所。至今未正式從事過任何「職業」—在「作家」並非可謀生的職業的台灣,這不多見。
 
透過舞鶴,眺望台灣。一以他的每一部作品,都與呼應時代的某種文學現象或思潮相關,並體現了戰後台灣「嬰兒潮」作家融匯「本土經驗」和「現代主義」所達致的文學成就的一個高度。二以他的經歷與思考、書寫方式,都與戰後台灣的現代化經驗,有著刻入彼此內裡的關聯。
 
舞鶴特立獨行的人間姿態、晦澀又富有想像力的文字,被視為當代台灣文壇的「異數」。讀解這個異數,就從「舞鶴」這個名字說起。
31 2 3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