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五社聯合書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3
【舌尖上的東洋與西洋】(引自本書第四章第三節)
 
飲食方式不僅呈現出一國的生活文化,也展現出該國的消費能力與待客之道,尤其該國慣常吃食的物品、吃食的習慣與用餐的地點等,也可顯示該國的經濟資本與消費的能力。然而舌尖上的記憶是很主觀的,它不僅很國族、也很自我。
 
一、舌尖上的西洋:麵包、牛肉與中國餐館
 
描繪法國內戰情況的〈陣中奇緣〉,在文中呈現出法國用餐時間、用餐地點與食物的種類:
 
「再說鐵奇鐵怪二人,辭別霞青,將欲歸家,行至十字街頭,時已八下鐘,處處樓閣,俱已上燈。鐵怪謂鐵奇曰,弟腹甚饑,兄亦然否?鐵奇曰,我亦餓甚,可同往前面酒館,買些少酒肴充饑。於是兄弟相將,入一宏敝酒館,就吩咐店夥,沽一瓶酒,并兩盤燒牛肉,六片麵包,擇一潔淨座席,兄弟對酌。」
 
這篇作品為描寫1793年法國大革命後內亂的狀況,在此引文呈現法國吃晚餐的時間與進食的場所。西方餐館起源於法國,本來restauarant一詞指的是給孱弱者補充精力的肉湯,後來被用來指供應肉湯的館子,除了肉湯之外,偶爾也要供應便餐。不過,在法國大革命之前,進入餐館消費者多屬於貴族階層。法國大革命之後,隨著中產階級流動,商業壟斷禁令的解除,加上專業廚師從貴族家中與宮廷流入民間餐館等促因,餐館開始在巴黎林立,餐館除了成為咖啡館之外,也是新的社交場所。他不僅提供食物、也是提供社交與休閒逸樂的公共空間。相對於台灣,餐館起源甚晚,日治以前台南府城與台北艋舺兩地有少數的酒樓,直到1895年以後,才開始有日本人設立的日本料亭與西洋料理屋等。所以,在外用餐的習慣在台灣仍不算盛行。而引文中也呈現法國慣常的用餐時間、由鐵奇、鐵怪兩人的身份來看,當時進入餐館用餐雖逐漸普遍,餐館仍並非是個是不分階級皆有錢去的公共空間。兩人食用的食材,呈現出法國是以麵包、酒類與牛肉為食物的狀況,從引文對照歷史紀錄,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當時位於艾菲爾山北麓,工業小城孟曉(Monschau)的紡織工人平日的食物是黑麥麵包抹上一層薄薄的奶油,或馬鈴薯沾鹽食用,吃肉是妄想,飲料也只能喝稀釋的咖啡或代咖啡。
31 2 3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