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8
引言 品牌之網絡
假如我瞇起眼,斜了頭,閉上左眼,望出窗外就是1932 年的景象,一路直至湖畔。棕色的倉庫,燕麥色的煙囪,漆在磚牆上的告示已然褪色,徒然宣傳著「可愛」(Lovely)及「喜穿」(Gaywear)等早已夭折的品牌。此地是多倫多的老工業區,由成衣廠、毛皮商及結婚禮服批發商組湊而成。目前為止,尚未有人想出要怎樣才能搗毀這片磚殘瓦破,好重滾利潤;在這塊由八、九個街區組成的彈丸之地,層層的現代都市就草率地覆蓋在舊市鎮的上方。
撰寫本書時,我住的就是多倫多成衣區遺跡中一間10 層樓高的倉庫。許多類似的建築物老早封閉,玻璃窗破碎不堪,煙囪也停止了呼吸;它們在資本主義社會僅剩的作用,就是懸掛在焦油屋頂上那一閃一滅的大型招牌,好提醒正在湖畔高速公路那側塞車的駕駛們,世上是有摩森啤酒(Molson's beer)、現代汽車,以及EZ 搖滾FM 頻道等等的存在。
20 到30 年代左右,來自俄國及波蘭的移民就在這幾條街上衝來跑去,不時還迅速閃進熟食店中爭論幾句托洛斯基(Trotsky)和國際婦女服裝工人聯合會(International Ladies´Garment Workers´Union)領導問題的事兒。直到現在,葡萄牙老人仍會將一衣架一衣架的服飾及大衣推到人行道上賣。此外,假如恰巧有需要(比如萬聖節的服裝啊,還是學校要演場戲什麼的……),你依然可在隔壁買到新娘子用的萊茵石頭飾。不過,精華之地還是過了這個街區的甜糖山(Sugar Mountain)吧,四周都是讓人大快朵頤的寶貝;這兒是搭上復古風的糖果麥加朝聖地,一直開到凌晨兩點才打烊,好滿足混夜總會的年輕人的食欲。樓下的店面仍做著出租光頭裸體模特兒的正經生意,多半是用來做某電影學院作業的超現實布景,抑或某電視訪談中過份趕時髦的背景。
一如許多同處後工業廢墟之境的城市地段,覆蓋在斯帕帝那大街(Spadina Avenue)上的層層歲月,有著奇妙而意外的魅力。出沒在閣樓和工作室的人們心知肚明,自己在這齣城市表演藝術的戲碼中飾演了一角,不過,大致來說他們盡量不讓自己留意到這點。假如有人對「真正的斯帕帝那」太過念茲在茲,其他人都會開始自覺像是廉價的道具,而一切的富麗堂皇也將隨之崩解。
共
8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跳到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