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的手」是經濟學用語中大家最耳熟能詳的一句。發明這個詞的是亞當‧斯密,但真正廣為使用的是之後的經濟學家。看不見的手無所不摸,導引一切,伸入一切,決定一切,但你看不到也摸不到。這隻手不是從天上或外太空伸進來,對著萬事萬物指指點點,推推拉拉;看不見的手現身在每一個人的行動與選擇裡面、行動與選擇之間。驅動系統的就是這隻手,而且是從內而外。這個概念更成為後世經濟學家的思想中心,遠超過亞當‧斯密本人重視的程度。這位政治經濟學之父在《國富論》(The Wealth of Nations)只提過這個詞一次,但如今「看不見的手」常被視為經濟學以及經濟學建構出的單一世界的根基。
自利之於社會,有如重力之於自然
亞當‧斯密寫出「看不見的手」一詞之前的一個世紀,英國學者牛頓(Isaac Newton)出版了《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Philosophiae Naturalis Principia Mathemat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