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
內容連載 頁數 2/2
到了二次大戰,美國陸軍准將馬歇爾訪談一般士兵,詢問他們在戰鬥時的作為。他唯一得到的意外發現是,每一百名與敵人遭遇並交火的士兵中,平均只有十五到廿人「以手中武器參與戰鬥」。而且,不論戰事持續一天、兩天或三天,這個比例都不變。

馬歇爾是二次大戰時美國陸軍在太平洋戰區的軍史官,其後調任美國在歐洲戰區的主軍史官,手下有一批軍史官供其調度。這些軍史官在歐洲與太平洋戰場上,以個別與集體訪談的方式,訪問了四百多個步兵連中,剛結束與日軍或德軍作戰後撤的數千名官兵。軍史官整理出來的訪談結果相當一致:二次大戰時有實際作戰經驗的美軍步兵中,朝敵人射擊的比例只有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廿。但沒有開槍的士兵卻沒有逃跑或躲藏(許多案例顯示,他們甚至願意涉險拯救同袍、搬運彈藥或傳令),他們只是單純不朝敵人射擊,甚至面對日軍一波又一波進行攻擊時,他們還是不開槍。

原因是什麼?為什麼這些人不開槍?當我從歷史學者、心理學家與軍人的角度思考這個問題、同時研究作戰殺人的過程時,我才發現,大家對作戰殺人的了解,普遍忽略了一個可以回答這個問題與其他更多問題的主要因素。這個因素其實就是一個單純、顯而易見的事實:大部分人內心是強烈抗拒殺戮同類的,而且,這種抗拒心理強烈到許多戰場上的士兵還來不及克服就先陣亡了。

有些人認為,這不是眾所皆知嗎?他們會說:「殺人當然很難,我自己就絕對做不到。」但是,他們是錯的。因為只要接受適當的制約訓練(conditioning)、再加上時空條件配合,任何人應該都能夠殺人、也能夠產生殺人的意願。這時候又會有人說:「作戰時只要遇到敵人要殺你的時候,你就會殺人。」這種想法更是大錯特錯。我們在本書第一部會看到,古往今來的大部分士兵在戰場上根本不願意殺敵,就算殺敵可以拯救自己或朋友的性命也一樣。
2上一頁 1 2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