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五社聯合書展
抗癌自癒力:正念減壓8堂課

抗癌自癒力:正念減壓8堂課

  • 作者:石世明
  • 出版日期:2016/05/11
內容連載 頁數 4/8
慢性壓力的形成
 
如果你像這匹斑馬跑贏老虎,接下來你能像斑馬一樣,享受一頓美好的午餐嗎?恐怕沒有辦法。吃午餐時,你會「活在過去」:檢討為什麼只有我被老虎追(而別人不會)?我是哪一點沒有做好(自責)?或「活在未來」,腦中不斷盤算:下次碰到老虎的機率多高?該怎麼防範?
 
無論活在過去或未來,吃午餐時,你無法放輕鬆,滿腦子不斷盤旋著跟老虎有關的問題,各種預想、擔憂、自責、緊張,正激發你的交感神經系統。此時,你在餐廳眼前是美食,老虎幾乎不可能會出現,但某個程度上,你卻不知不覺讓自己回到「打或逃」的狀態,午餐味道如何?完全不知道。如果這個狀況長期、一再地出現,你已經讓自己暴露在慢性壓力之中。
 
我們的問題出自於:擁有一顆比斑馬好得太多的大腦。演化結果讓人類的大腦能處理極為複雜的問題,大腦(主要在前額葉)協助我們擬定、執行計劃,監控一切運作,並防範未來錯誤。這樣的能力一方面讓科技、醫療有卓越的進展,讓人類可以登上月球;但另一方面,這也是我們受困在過去和未來,以致於無法好好吃一頓午餐,無法放鬆身心的主要原因。
 
與擔憂建立不同關係
 
如果將老虎比喻為癌症,將完成治療的病人比喻為斑馬,當醫生告訴你:「現在治療已經結束(老虎已不存在),把自己當正常人,回家好好過生活。」有相當高比例的病人,持續受困在對過去和未來的擔憂,即便無病痛也無法好好過生活。
但重要的是,請不要自責,擔憂並不是你的錯,這是人類大腦的設計本來就會進行的運作,也可說是我們重要的能力之一。因為有「擔憂能力」,我們願意從事件中學習,改善不良習慣,追求更適合自己的生活。
 
許多來參加課程的病友受苦於擔憂甚久,剛來到課程抱持盡快「消除擔憂」的目標。事實上,你得到的是癌症,擔心它會再出現是合理的,我們不需要將這項能力消除,。
 
本課程的目標並非要消除擔憂,而是跟擔憂建立不同的關係。
 
透過覺察擔憂,拿回對生命的主導權,邁向無懼、踏實的生活。
8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