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五社聯合書展
內容連載 頁數 2/3
無論什麼行為存於此世間,皆是緣於屬性與習性。例如,某人一個月內四度結婚、離婚。這些行為是由習性和特質當中所產生的,然而,見證此行為者卻超越了屬性。見證者即「我在」(I AM,我存在),當他消散時,還有什麼留下來?當見證者消失時,其他事物也一併跟著消失了。同樣地,當「我在」生起時,整個顯相界也出現了;「我在」與顯相界無有分離,它們是一體的。「我在」即見證者,整個顯相界因之而生。
 
這一切顯相背後的動力就是習性或屬性,或可稱之為「幻相」(梵maya)。就如太陽和陽光,如果太陽未顯,則陽光亦未顯;同樣地,如果見證者不存在,顯相或幻相也會不存在。當「我在」生起之時,萬物顯現紛紜;當「我在」消散時,萬物消散。這就是我試圖要告訴你的,但你卻想聽點別的東西。你想聽人替你算命,預測你的未來,然而命運和未來都只是顯相界的一部分,而我想要打擊的正是這顯相界本身。
 
你從早上五點半起就一直和我待在一起,工作、交談,忙個不停。但我卻從來不會把自己視作與你有所不同的智者(梵jnani)。另一方面,我也未曾忘懷多年前的那個小孩。從現在算起應該是八十二年前了,我曾有過那幼兒的知識,那是不完備的知識,誕生於一念無明──我出生於此世間。在三歲之前,我什麼都不懂;三歲以後,我被母親的話語打動,如你所知,概念生起來了,於是林林總總的事情也都隨之生起。現在看來,這個幻相源於八十二年前,它一直在歌唱。幻相生起,幻相消退,它循環往復、盈虧消長。再過上一段時間,這份幼兒的、不完備的且建立於無明上的知識……這份源起於八十二年前的體驗(我們還是別把它稱為「身分」吧),也將會消散、枯萎。
3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