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面對不均 再創奇跡

面對不均 再創奇跡

  • 作者:王于漸
  • 出版日期:2016/06/24
內容連載 頁數 4/7
我認為廿一世紀的不均現象,根本無法單憑二十世紀的社福政策可以化解(見第二、第九部分及第36章),歸根究柢,出路始終繫於經濟繁榮的持續趨勢,而確保持續繁榮之道,應從維護本地自由市場經濟入手。

經濟不均的社經因素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在面對經濟全球化及中國對外開放的同時,香港亦出現經濟不均、貧窮以及「瀕窮」問題。1976-2011年期間,衡量家庭收入不均程度的堅尼系數由0.429增至0.537(【圖1】)。根據政府估計,若將向家境欠佳家庭的撥款計算在內,收入不均程度略為減輕,同期的堅尼系數由0.466增至0.475。

收入不均程度之所以持續上升,一般會認為是由於人口老化,戶主已退休的家庭日增。香港人口老化問題的嚴重程度已與日本相若(見第29章),以堅尼系數分析戶主介乎20-65歲的家庭,當會剔除不少不工作的長者家庭,因而減輕人口老化對家庭收入不均的效應,但【圖1】顯示1976-2011年期間,有關堅尼系數仍由0.432增至0.507,可見人口老化似非收入不均趨勢的主因。

香港一如其他發達國家,經濟不均趨勢漸見嚴重,乃因互為影響的多項因素所致,根本難以遏止,若要制止甚或逆轉,非一兩代人的努力莫辦,本書將對各項相關因素詳加探討。

首先,教育投資不足,已令教育投資回報持續趨升。1981-2011年期間,教育投資回報率由8.3%升至14.8%(見第一部分,及第12、19章),而大學畢業的投資回報率由17%升至22.7%,至於小學教育的投資回報率則由5.8%降至 5.3%。

中學及專上教育學額供應不足,令高學歷與較低學歷者之間的收入不均現象惡化,而且在學歷婚偶「正值」傾向影響下,亦即高學歷者往往以學歷相當者為擇偶對象,反之亦然,亦使家庭收入不均現象惡化。

第二,跨境婚姻及再婚趨勢,加速本地家庭破碎。1981-2014年間,跨境婚姻累計總數為680,017宗,佔本地婚姻總數百分比為40.3%。2014年,跨境婚姻達26,330宗;離婚宗數持續上升,在2014年共20,019宗,期內離婚累計總數為365,229宗。而1986-2014年間跨境再婚累計總數達130,040宗,佔再婚總數44.3%。2014年,跨境再婚為數達11,839宗。

大量跨境婚姻引致兩大後果。首先,實施單程證配額制導致分隔兩地的家庭遲遲未能團聚,嚴重影響子女成長環境,他們長大後亦較難具備獲取理想經濟生活的條件。其次,離婚及再婚率趨升,破碎家庭隨之增加,期內在單親家庭中成長的子女比率激增超過十倍之多。
7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