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7/7
撥亂反正的解難之道
要解決廿一世紀的經濟不均現象,不單在於減輕低收入階層的貧窮問題,還在於防止中等收入階層陷入「瀕窮」困境。問題既關乎投資在人才身上,使之兼備軟、硬技能,亦關乎放寬規限,增加土地、房屋、樓宇供應,避免本地社會日趨分化;同時需投放更多資源於醫療服務,使長者可以有尊嚴地生活,以及向無依的長者提供收入緩助。
經濟不均現象日趨嚴重,釀成政治分化。縱然問題表面上在於對民主的訴求,以及對「一國兩制」的不滿,但本地大部分人,尤其是年輕一眾,既有對未來漸感無望,亦有深表不滿,更有滿腔怨憤者,問題核心在於錯綜複雜的相關議題,皆是經濟不均的各種表徵。對於由此在社會上產生的強烈不公之感,卻一直未獲正視與解決,種種積怨,導致社會對現行政制安排大失所望。
雖然問題棘手,但通過研究,深入理解,應能迎刃而解,關鍵在於正確分析,並制定有效策略。話說回來,這只屬解決問題的一半方案,難免會受政治障礙,除非政府能凝聚共識,否則將難以得到社會大眾支持政策轉軌。但願本書所載各篇研究文章,有助社會找到前半部的解決方案。
如政府未能正確地訂定其政策的先後次序,香港將付出沉重代價。我們現有以及未來的財政儲備將無法應付人口老化、醫療服務、投資於人力資本以幫助年輕人擺脫影響他們的成長的不利因素等等各種開支。只有先釋放被凍結的土地價值,解決公共房屋發展開支,才能應付上升的公共支出需求。如此才有望緩解廿一世紀的經濟不均,進而邁向未來的經濟繁榮。
共
7頁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跳到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