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加碼
俄羅斯典藏晚清木版年畫

俄羅斯典藏晚清木版年畫

  • 作者:
  • 出版日期:2016/08/15
內容連載 頁數 1/4
中國年畫的露西亞遊記
文/楊玉君
 
你出國會買什麼?
  
如果你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到中國旅行的俄國人,你會買什麼紀念品回俄國呢?很多人都想不到,當時一種很「潮」的紀念品竟然是年畫!19世紀後半期,陸續有俄國傳教團團員、民族學家、植物學家、版畫收藏家、醫生、商貿團團員在到中國旅遊時,將數量不等的中國年畫帶回俄國。為什麼呢?可推想的原因是年畫顏色鮮艷、價格廉宜、有民族特色、又容易打包。而且俄國人從中國年畫中看到了與俄國傳統版畫類似的特質。這些民俗版畫用來作為牆面裝飾,亦即自一段距離外欣賞,所以畫面不需要特別精細,而以鮮艷的色彩、大膽的設計取勝。
  
此外,俄國人買中國年畫,另外還有個歷史背景。由於俄國自19世紀中開始,一方面受到西方社會發展的衝擊,另一方面又經歷了克里米亞戰爭的失敗,焦慮的知識份子反思俄羅斯當時落伍的農奴制度,以及貧窮的生活,再對比政府的衰弱與腐敗,紛紛意識到改革的迫切性。除了推動廢除農奴制度的政治改革之外,在文化領域上也揚棄了傳統貴族雅好的品味,轉而重視民間文化。在這一波思潮的推動下,知識份子也積極的開始收集、研究俄國的民間文學及民間美術,對俄國民間版畫的興趣與收藏,在這個時代逐漸聚焦。
  
影響所及,不但文學藝術的創作從民間版畫得到靈感,俄國人到國外旅行時也就開始留意收購異國的版畫。一時之間蔚為風潮,漸次累積,俄羅斯竟然成了中國以外最大的年畫收藏國,各個公私機構的收藏加起來約有6,000件之鉅。
  
來自中國的年畫,在俄國近代美術留下驚鴻一瞥的印記。畫家Ilya Mashkov(1881-1944)繪有一幅Evgenia Ivanovna Kirkaldi女士的肖像,畫面中,Kirkaldi女士旁邊有一隻鹿,後面有一位古裝中國侍女手上的盤子立著一個瓶子,右後方還有一隻蝙蝠。熟悉中國年畫語彙的人都認得出,鹿代表祿,瓶是平安,蝠即是福,這是年畫慣用的表達方式。
  
另位俄國著名畫家Pyotr Konchalovsky(1876-1956)的《家庭畫像》中,畫面背景的牆上可以看到一幅穿著肚兜的娃娃抱著大魚的年畫,這也是中國年畫中常見的「富貴有餘」的構圖。
  
除了藝術家,中國年畫也深深的衝擊了一個在聖彼得堡東方學系求學的Vasily Mihailovitch Alexeiev(1881-1951),漢名阿理克的這個年輕人,後來成為著名的俄國漢學家,也被選為俄羅斯科學院院士。
41 2 3 4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