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公告:2025年博客來春節過年各項服務詳情

科普高單套書展
發展研究與當代臺灣社會

發展研究與當代臺灣社會

內容連載 頁數 3/6
然而這種二元對立的假設,不僅忽略傳統與現代之間實際上相互牽連互賴的關係,也在實踐過程中面臨批判。主因是西化成了現代化的同義詞,使得在地文化與知識即使在客觀數據上可能比西方還要「進步」,卻仍被貶抑甚至大量摧毀。例如在醫學領域,人們逐漸發現,所謂的傳統醫學(例如中醫、印度醫學等),以全人或稱整體(holistic)的觀念來提升健康,有相當意義的療效,然而現代的、科學的、西方的醫學,卻在上個世紀大量取代了全球各地方擁有悠久歷史的傳統醫學,早已成為全球主流。
 
2.2 依賴理論
  
依賴理論是1970 年代以來拉美經驗的反省,並挑戰現代化理論。依賴理論認為南方發展落後,是因為在殖民之下形成的北方「核心」與南方「邊陲」(core vs. periphery),由核心宰制了邊陲,而核心不會有下滲效應(trickle-down effect)分享利潤給邊陲,反而是邊陲被核心剝削的回洗效應(wash-back effect)。例如,單一作物獨大經濟(如象牙海岸的可可或聖克里斯多福的蔗糖),是因為被北方殖民而改變了多元生態,現在北方控制全球商品價格,持續在相關產業中跨國剝削。因此,邊陲南方若想發展,就必須從北方主導的經濟脫鉤(de-link)。
  
儘管依賴理論的說法在南方一度盛行,但要與全球資本主義脫鉤或成立新的聯盟,卻有實際困難。奠定不結盟運動基礎的萬隆亞非會議,也沒有後續的成果。接著依賴理論在經驗上遭遇亞洲四小龍等成功轉型的挑戰;再加上1990 年代蘇聯瓦解東歐變天,北方自由民主資本主義被描述為歷史的終結道路,依賴理論走向消沉。
6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