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五社聯合書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5
〈黑暗時代的人本精神〉
 
歷史上的黑暗時代不在少數,它們的公共領域總是一片模糊,社會則是一片混沌,以致少有人會去過問公共事務,眾所關心的,無非是切身的利益,但求獨善其身。活在這樣的時代並受其形塑的人,對社會與公共領域大多不具好感,儘可能敬而遠之,甚至乾脆視而不見,拋諸腦後──彷彿這個世界只是一個讓人可以躲在它背後的表象 ──但求這個介於他們中間的中介空間最好不要介入他們彼此之間的了解。在這樣的時代裡,如果沒有意外,常會出現一種極為特別的人本觀念。要了解這種情形,不妨去看看《智者拿丹》(Nathan the Wise,譯註:萊辛早期的詩劇作品,強調宗教的寬容),在整部戲裡,無所不在的主題正是:「能夠生而為人也就夠了」,而有如主旋律般貫穿其間,與之相呼應的訴求則是:「做我的朋友吧」。同樣地,我們也可以在《魔笛》(The Magic Flute,譯註:莫扎特歌劇作品,劇作家為Emanuel Schikaneder)中看到同一類的人本精神。絕不像我們所熟悉的十八世紀人本理論,突顯的只是基本的人本觀念,根植於其上的卻是國族、民族、種族與宗教的分歧和人類的分裂;這種人本精神則是比較完整的、充實的。如果真有這種人本精神存在,那麼自然會有一種現象,要求行為應該符合「人之所以為人」,並主張人與自然的行為是一體的、同一的。十八世紀時,提倡這種人本觀念最不遺餘力、影響也最大的莫過於盧梭,對他來說,全人類共有的人本特質並非表現於理性而在於惻隱之心,亦即他所說的:不忍見同類受苦之心。在這方面,萊辛所見亦同,他曾說,最優秀的人就是最富有同情心的人。但萊辛卻擔心同情心的一視同仁,亦即他所強調的,對壞人也「心懷同樣的惻隱」。但對盧梭來說,這卻不是問題;在以他的理想為依歸的法國革命精神中,他就看到了「博愛」這種人本的極致。萊辛卻別有所見,在他的心目中,友善──有選擇性的、有別於一視同仁的同情──才是人本真正的體現。
51 2 3 4 5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