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五社聯合書展
圳水漫漫:葫蘆墩圳探源

圳水漫漫:葫蘆墩圳探源

  • 作者:楊宏祥
  • 出版日期:2016/12/11
內容連載 頁數 1/3
沿著葫蘆墩圳逆流而上
 
我打葫蘆墩來──中部福爾摩沙的豐沃原鄉。
 
從童蒙到少年的記憶中,我記得1950、60年代這片豐沃原鄉還被稱為「鎮」。年少的我們不懂「大溝」的灌溉、水利功能,卻很清楚它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連的緊密關係。阿嬤、阿母總是提著一家老小換洗的衣物到隔條街的「大溝」邊,與左鄰右舍的許多婆婆媽媽就著溝水邊洗邊開講,話題天南地北、漫無邊際;相隔不遠處的土地公廟埕,則是阿公跟那些叔叔伯伯們行棋、開講、鬥嘴鼓的舞臺。而我們這群毛頭孩子們總是趁著大人們忙著時,偷偷地下到大溝裡去玩水、抓魚。鹽館巷口的米行,聽說賣的就是「大溝」灌溉出來的故鄉米。「大溝」,給了我們一家前後幾個世代不同的生活舞臺以及回憶。
 
毛頭孩子時期的少年記憶,經常聽家裡老人家說起這片豐沃原鄉是如何的「水清、米白、查某水」。少不更事的我們,也許是因為從小到大就看著故鄉是這副模樣,習以為常,當下也不覺得它有什麼特別的。倒是年節一到,「大溝」邊的竹廣市仔和橫街仔就成了我們的快樂天堂。年節前,阿爸、阿母帶著我們這些毛頭孩子們踅街打點新年行頭;年節時日,鎮日跟著同齡的表兄弟們沿著「大溝」邊直到葫蘆墩橋頂,一路撈魚、打珠仔臺、報箍仔……總是得等到家裡人來相尋,浪遊的歡樂時光才會暫告段落,等著明天、明年再繼續。
 
隨著時間的遞嬗輪轉,當童蒙漸遠,從國、高中沒日沒夜的升學主義日子,到大學的遊學異地、漂洋過海遠赴金門的義務兵役歲月,每一步的人生成長,原鄉與「大溝」都跟我們的生活連結漸行淡遠。退伍的那年,回到原鄉,走出火車站,沿街踅了一趟,曾經熟悉的街景依舊,而最想找回那被歲月磨得淡遠的「大溝」印象,卻已沉埋在水泥封蓋底下。
 
我們走在這塊水泥地上,走了許久,心中始終懷念青草地的觸感。如今隨著開蓋的呼聲四起,似乎也開啟我們對於家鄉與河流的念想與記憶。我們開始不覺得「水清、米白、查某美」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而是老在地人暱稱「大溝」的葫蘆墩圳為這片原鄉引來的大甲溪活水所澆沃出的美麗。循著這條古圳巡走,我們會發現它牽繫著北臺中將近三百年的生息、歷史、人文,是如此豐厚多姿。
 
於是,為了更了解自己的原鄉,我不但沿著葫蘆墩圳逆流而上,更逆著時光回到過去,一窺那個站在豐原的土壤上、捧掬著大甲溪水、開始扎根生活的先民樣貌……
31 2 3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