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五社聯合書展
香港文化眾聲道 2

香港文化眾聲道 2

內容連載 頁數 1/5
吳平(一九四一~)

筆名畢靈、阿蒙等。

原籍廣東潮州,在家鄉出生,七歲來港定居,曾就讀紅磡工業專科學校、德明書院中文系。一九六○年代初參加《中國學生周報》活動及徵文比賽,獲當時社長胡菊人邀請參加編輯工作。吳平主理《中國學生周報》各文藝版面(〈詩之頁〉除外)期間,大量採用本地年輕作者稿件,開展《中國學生周報》「本土化」重要一頁。一九六○年代後期,香港社會急劇變化,刊物銷量日漸下降,留守該刊的編輯一度只有吳平與陸離,吳平最終於一九七○至一九七一年間離任。離開《中國學生周報》後,吳平曾任電視編劇、廣告撰稿、報章編輯及專欄作者,一九九○年代移居美國。

日期:二○○二年五月十日

地點:香港華美酒店

訪問者:盧瑋鑾、郭詩詠

列席者:何杏楓、張詠梅

吳:吳平盧:盧瑋鑾郭:郭詩詠何:何杏楓張:張詠梅

(節錄)

吳:大概在一九九三年移民到美國後,我便轉行做生意了。初時學電腦組裝,做技工,一年後跟合夥人合資開了一間小型電腦公司,我負責推銷、賣東西。其實現在我跟文藝、編輯工作完全脫節,以前的事都忘記了,連怎麼寫中文也未必記得呢。

盧:有些人一口咬定《周報》﹝《中國學生周報》﹞是美元文化,宣傳抗共,甚至說他們是收了錢才這樣做。但《周報》遷入新蒲崗之後,變化很大,跟從前秋貞理﹝司馬長風﹞等人主持的風格很不同。

吳:若果談到這些尖銳的關節,我所知不多。我最初去《周報》是參加他們的活動,也就是那些興趣小組。我想《周報》是最早辦這些興趣小組的機構。

盧:甚麼時候呢?

吳:大概一九六三、一九六四。

盧:那就是我讀大學三、四年級的時候,即陸離進去《周報》工作的時候。

吳:她比我早加入《周報》工作。其實我記得不太清楚,我最初是在那兒參加興趣班學國語的,莫名其妙地也參加了《周報》的創作比賽,那時社長是胡菊人。我得了獎,他看我對寫作有興趣,於是叫我到編輯部幫忙。我想最初是幫忙看稿子,那時投稿的人很多,有興趣寫作的中學生真的不少,我每星期經常要看三、四百篇稿,沒有誇張。

《周報》文藝版是很有系統的,由〈拓墾〉到〈穗華〉,即使程度很低,它都讓你有發表的機會。我想它最大的作用,是大大提高了當時中學生對中文的興趣,沒興趣培養出興趣,有興趣的就讓他發揮。你要想想,香港是殖民地社會,是以英文為主要語言的地方。

「友聯」和《周報》的背景我開始時不清楚,後來也沒有積極查問,但我做編輯的時候,編輯的自主權是很大很大的。
51 2 3 4 5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