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 /6
嘉明湖不是竹子湖:台灣的山 「一起去爬山吧!」這句話簡單的話,在台灣,可以有很多種不同的詮釋。穿著Levi’s牛仔褲、Converse 帆布鞋、斜背一個小包包,開車到台北近郊陽明山,以郊遊的心情欣賞風吹草低見牛群的風景,算是爬山;帶著價格破萬的 Gore Tex 防水外套、在七十公升容量的背包中放入睡袋、帳篷、生火與烹煮工具、滿滿的糧食和急救用品,徒步七天繞行雪霸國家公園一圈,也是爬山。 雖然台灣是一個多山的國家,但嚴格來說,很多人對這塊土地上的山域,認知並不充足,包括我自己在內。我第一次爬百岳時,衣著、裝備都是「郊遊型」的,雖然在同行夥伴的帶領之下順利走完,過程卻痛苦不堪。事後我常揶揄那個不懂事的自己是「錯把嘉明湖當竹子湖、誤將雪山當象山」。若不想和當初的我犯同樣的錯,就要先對「去爬山」這句話中的「山」有些簡單的認識。 從地形比例上來看,台灣無庸置疑地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山坡地佔全島面積百分之二十六點九一,高山地區面積比例更高達百分之四十六點七三。從登山旅行的角度,一般會把台灣的山岳分為郊山、中級山和高山,這三大類別的區分概念,大致是以海拔高度和攀爬型態為基準。位在都市近郊、海拔高度在一千公尺以下、多半可以一日往返的山岳,屬於郊山;海拔三千公尺以上、風景壯闊並擁有亞溫帶及寒帶林相的山岳,屬於高山;而介於兩者之間較模糊難定位的,就被歸在中級山的類別。 在台灣,海拔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山超過兩百六十座,而所謂的「百岳」,是由登山耆老林文安主導,和另外三位前輩蔡景璋、丁同三與邢天正共同探勘、討論後遴選出來的。遴選的客觀標準除了超過三千公尺之外,還需符合地圖上註有山名、山頂具有三角點。但符合這三大基本的山岳何其多?於是又另外加上了山容條件:山形需起伏明顯,擁有奇、險、峻、秀的特色。以此為準選出的百座名山,中央山脈有六十九座、雪山山脈有十九座、玉山山脈有十二座,便是現在令山友們心神嚮往的「台灣百岳」了。因此,百岳排名跟高度無關(但確實第一高峰玉山在百岳排名中是第一位)、跟難易度也無關,排名較後面的山岳,不見得比較簡單,許多頗具難度的三千公尺高山,也並未入選列名在百岳中。
共
6 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跳到
1 2 3 4 5 6 頁